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爵士樂竟然在這裡煥發了新生命

爵士樂竟然在這裡煥發了新生命

為 您 奉 上 全 方 位 的 影 視 音 樂 文 章 推 送

新 聞 、 樂 評 、 產 業 、 歷 史

訂 閱「 影 樂 志 」, 和 我 們 一 起

關 注 電 影 音 樂 一 百 年

盤 點

大家都愛爵士樂

2017年度十佳遊戲原聲賞析

文 岑飛雲

編輯 WN.

2

017年已經過去了,在這一年依然出現了很多水準不錯的遊戲音樂作品,筆者以多年個人經驗挑選了十款遊戲的音樂進行鑒賞和推薦,評選標準主要是根據音樂水準,是否耳目一新以及整體完成度來評定,雖然說不能保證最全面和完美,但是基本上涵蓋了這一年大部分出色的遊戲音樂作品。當然你會發現,在這一年,作曲家們似乎都迷上了爵士樂,而融合風格依然是遊戲音樂發展的主流。

重力眩暈2

這是本年度可能最被忽視的遊戲配樂,然而又是很多老玩家心目中的年度最佳遊戲原聲,但是這些音樂又被一些年輕的新玩家所輕視,如此奇怪的事情著實罕見。

之所以說可能是最被忽視,乃是因為這款遊戲本身素質上並不是太好,主要是玩法上可玩性比起2017年冒出來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等究極3A大作差了不少,又因為這款遊戲的前作本來是PSV平台小眾作品,結果後來登陸了PS4,連帶這個2代也出在了PS4上面,從小眾掌機遊戲改變成為了一款家用主機更偏大眾化的遊戲,於是未免有些顧此失彼,所以遊戲最後銷量也不算高,連帶著遊戲的配樂也沒有達到應有的影響力。

《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海報Nintendo

很多老玩家喜歡這款遊戲的音樂的關鍵,在於作曲家田中公平此次貢獻了他作麴生涯中幾乎是巔峰狀態的一整部交響詩歌。

田中公平作為日本老牌ACG作曲家,橫跨動漫和遊戲等多個領域,動漫方面有《海賊王》和《飛躍巔峰》等代表作,遊戲方面的代表作則有昔日著名的「櫻花大戰」系列,由於一直和索尼方面關係不錯,所以PS主機初期代表作《阿蘭多拉》也是他負責作曲,近年來他參與遊戲作曲並不多,重力眩暈系列可看做是他在遊戲領域的回歸。

田中公平畢業於日本動漫和影視的作曲家搖籃東京藝術大學的音樂學部作曲科,具有深厚的古典樂功底,再加上他曾經在著名的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伯克利音樂學院留學2年,所以他的音樂也帶有濃厚的流行音樂風格和爵士樂風格。

本次《重力眩暈2》音樂的出色最主要是在於音樂的整體性完整和優秀曲目層出不窮。以《最終幻想15》為例,雖然有下村陽子譜寫的一大半曲目,但是其他音樂人的參與導致該作音樂整體性割裂嚴重,堪稱歷代「最終幻想」系列正統作品音樂完整性最差的一部。而《重力眩暈2》全部曲目由田中公平一人擔當作曲,使得很多曲子之間都有很多聯繫。

《重力眩暈2》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田中公平此次貢獻了多達4張CD總共73首曲子,令人過耳不忘的曲目比比皆是。例如《因果の螺旋》和天使卡麗的主題曲《アンジェ》等曲子用大劇院風格的管弦樂演繹,令人彷彿在夢中欣賞一場宏大的歌劇。

而且本作音樂配器之雜,風格之多變,令人耳不暇接,從中可以發現不少借鑒和致敬電影配樂和古典配樂的痕迹,而爵士樂和管弦樂混合的曲風可謂是田中公平招牌風格。最為難得的是本作音樂沒有放棄專業性,不少曲子單獨聽可能並不悅耳,但是在氛圍塑造上實屬一流,尤其是場景音樂最為典型。

之所以一些年輕玩家輕視這種音樂,是因為這些年電子樂實在太過流行,而且在遊戲領域幾乎到了泛濫的地步。而田中公平作為一位老牌作曲家,而且更是定義了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ACG音樂的一位宗師,這種風格可能對於新一代年輕玩家來說顯得過於陳舊了,但是這絲毫無損於音樂本身的品質和成就。

作曲家田中公平

異度之刃2

《異度之刃2》居然是2017年難得的幾款最為傳統的日本RPG之一,而音樂風格上則是最傳統的那種日式RPG風味。比如說到大場景就用管弦樂演繹,戰鬥音樂就用快節奏的激烈電子搖滾樂,安寧美好談情說愛就用安靜的鋼琴樂和女聲吟唱。你玩過的日式RPG越多,你就越能提前知曉遊戲中下一個場景或者劇情出現的音樂是什麼風格。

可能有些玩家會覺得膩味,但是在日式RPG不斷式微的當下,這種精確到點的音樂內容倒是頗顯珍貴。就像一家多年老鋪,風味一直堅持傳統不變。

《異度之刃2》海報Nintendo

當然本次音樂形式上雖然傳統,但是具體的一些元素上還是有些新意。例如作曲者之一的光田康典挑戰了一些中國風的元素,還用上了二胡和響板等樂器,也挑戰了一下大合唱管弦樂。雖然整體上來說不至於流芳百世,但是放在2017年所有日式RPG中來看音樂也是個中翹楚。更何況最大競爭對手《勇者斗惡龍11》居然自暴自棄的大量沿用過去的舊曲旋律,炒冷飯到了極致。

尼爾:機械紀元

《尼爾:機械紀元》在2017年被不少玩家認為是最好的遊戲音樂,這和劇情本身的扭曲和感人不無關係,也有點沾了前作也就是2010年的《尼爾:完全形態》&《尼爾:偽裝者》音樂的光在。那一年,這兩款遊戲的音樂以一種截然不同的形態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簡單來說就是人聲器樂化。以往的遊戲音樂大多是純粹的器樂曲目,一般只有主題歌或者插曲才會出現人聲。但是《尼爾:完全形態》&《尼爾:偽裝者》用到了大量人聲來作為樂器,再加上一些機械詭異風格的電子合成樂,於是就顯得大為不同。

此次《尼爾:機械紀元》雖然說音樂整體水準比起當年的《尼爾:完全形態》與《尼爾:偽裝者》稍有遜色,但是這種風格就遊戲領域幾乎是獨此一家,受歡迎也就並不意外。

《尼爾:機械紀元》Square Enix

當然此前有朋友認為《尼爾:機械紀元》的音樂是精緻包裝過的兒歌,我覺得這種看法值得商榷。畢竟遊戲音樂和電影音樂最主要還是講究符合氛圍和情境,不能一味以技術論高低,更何況要說《尼爾:機械紀元》的音樂就是兒歌也未免只看到表面。實際上這款遊戲的音樂中大量歌唱元素雖然聽起來西化,但是其實也有很多源自於日本的歌謠元素和雅樂元素,配器上也有些和風化,用到了三味線和尺八等,混音專輯中這種特色更為明顯。要知道東西方音樂元素融合併不容易,我們不能忽視作曲團隊MONACA的這種努力。

女神異聞錄5

在我看來,《女神異聞錄5》和《尼爾:機械紀元》還有《重力眩暈2》的音樂出色更多是因為這三款遊戲都帶有RPG色彩以及豐富的劇情。相比之下,任天堂的《賽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和《超級馬里奧:奧德賽》雖然音樂也不錯,但是更多以動作冒險和沉浸體驗為主,沒有什麼豐富劇情,所以音樂上的情感化和曲折化不如《女神異聞錄5》這類遊戲。

《女神異聞錄5》P-Studio

《女神異聞錄5》的原聲也多達4張CD,一個玩家通關完遊戲後再來聽這些曲子,完全可以憑藉想像再度勾勒出之前的完整冒險體驗,而情緒也會隨著音樂而起伏,回想起一幕幕悲歡離合和緊張的戰鬥。從這個角度來看,有著豐富劇情的RPG類遊戲在音樂方面可能更像一部完整的電影或者是歌劇,抑或是話劇。

而且,本作音樂因為採用了酸爵士風格,並混合了其他例如流行音樂和電子樂等諸多現代音樂元素,最後營造出了一個既魔幻又具有現代化氣息與校園青春感的遊戲舞台,並且運用到了大量吟唱元素,這都是區別於其他日式RPG的很獨特的特徵。畢竟女神異聞錄系列從3代開始就往流行、現代、校園的來福士戴爾路子上一去不復返,音樂上也做出了相應的變化。

地平線:零之黎明

2017年刷屏的遊戲大作大多是日本出品,歐美出品的大作中《地平線:零之黎明》的相關評論熱度和那些日本大作不相伯仲,可謂是歐美這邊的年度代表作。

2017年,關於這款遊戲的音樂討論也比較多,這是因為遊戲的世界觀是比較罕見的混合了原始部落和未來高科技機械,所以音樂風格十分獨特,對於多種音樂元素的取捨也比較難以平衡。遊戲總監和音效團隊列出的列表表達了他們對音樂元素的重視程度:機器人->電子樂、部落->用簡單樂器和自然音效做的粗糙無修飾的聲音效果->有機、鬱鬱蔥蔥的聲音元素,作曲團隊正是根據這個列表來創作音樂。

本作音樂和其他遊戲音樂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作曲團隊在樂器音效技術方面做出了很多探索和突破,也就是音樂總監建議作曲團隊去找尋一種更小更由親密感的聲音。這種聲音要不加修飾,跟某些遊戲所尋求的宏大氣勢的音樂類型恰恰相反,這種聲音更注重樂器的獨奏和「挖掘不同的音效」,跟那些大型的音樂集合體完全不同。

《地平線:零之黎明》海報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所以最後我們能夠聽到人類部落的音樂元素是一種金屬樂器發出來的「最低音長笛」,它有著奇特的低沉和嘶啞聲,在過度用力吹奏時會發出一種非常有趣的破音聲。遊戲中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這真是非常獨特的音樂體驗之旅啊。

掠食

之所以把《掠食》的音樂放在年度十大最佳裡面,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的音樂具有一種獨特的氣質,一種絕不妥協的態度。由於遊戲是恐怖驚悚題材,因此音樂方面很多曲子聽起來會令玩家感到詭異緊張不安不適。換句話來說:不要想聽到多少優美的旋律了。而且這些音樂大多數是比較前衛的實驗性質電子樂,就像被Daft Punk靈魂附體了一樣。遊戲中不少曲子確實也很有Daft Punk的風格,例如《Into the Tunnels》。

當然遊戲中還是有一首旋律非常優美的曲子,叫作《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ay》,美好得令人感覺世界是如此的不真實。實際上這首曲子非常有迷惑性,玩家在欣賞完這首曲子,以為這是一個友善的美好世界,正如曲名所說的「所有事情都會好起來的」,接下來玩家就會發現一切美好都是偽造,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陰謀。這個時候再來聽這一曲,無疑五味雜陳。

《掠食》Bethesda Softworks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首曲子和Alexandre Desplat為前不久的電影《迷鎮兇案》所寫的開場曲「Welcome to Suburbicon」的作用一樣,都是為了營造一種幻象,好在後面來個大轉折,震撼到受眾。

劍靈:西洛資料片

《劍靈》的音樂一直都是網遊音樂中的頂級佳作。最初的音樂是日本ACG作曲大牛岩代太郎負責,後來則是韓國以及歐美的多位作曲家合作,雖然整體水準不如岩代太郎,但是像天狼陵和水月平原等場景的主題曲也廣受好評。在2017年這個遊戲推出了新資料片西洛,音樂方面也依然保持了此前的水準。

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此次音樂和電影領域關聯頗深。所有曲子都由Sydney Scoring Orchestra完成演奏,這個樂團此前就錄製過大量電影音樂,例如《樂高大電影》和《回來的路》。

此外,好萊塢最富盛名的母帶處理工程師Patricia Sullivan也參與了專輯的製作。她參與過「漫威電影宇宙「系列,「星球大戰「系列,以及《侏羅紀公園》等300多部電影音樂的製作。繼《永恆之塔5.0》OST和《劍靈》的第四張官方專輯之後,這也是Patricia Sullivan第三次參與NCSoft的OST製作工作。

《劍靈:西洛資料片》NCSOFT

想要知道Patricia Sullivan對這次音樂的影響有多深,只要聽遊戲中風之峭壁這一曲就能知曉了,即《Wings and Stones》。這一曲的混音效果實在太具有漫威風格,尤其是和《雷神2》的主題曲簡直是一個思路。要不是旋律上的東方色彩,還以為是雷神走錯了片場,穿越到了《劍靈》的世界之中。

最終幻想14

之所以把《最終幻想14》的音樂作為年度十佳之一,主要是因為這款遊戲在2017年舉辦了一場交響音樂會,可看做是這款網遊多年來音樂方面的一個總結,而且這款遊戲在2017年推出的新資料片音樂也令人感到滿意。

這個音樂會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無論指揮還是樂團演奏水平都可圈可點,極大程度規避了此前亞洲樂團普遍存在的管樂不如弦樂的問題,磨合程度很高,可以感覺得到經過了不少練習,即便比起最終幻想系列之前那些全球交響樂巡演也要出色一些。而且《最終幻想14》的作曲者祖堅正慶是一位玩電子搖滾樂的音樂人,但是他為《最終幻想14》譜寫的很多曲子都是採用了管弦樂。再加上他的父親就是樂團樂手,一度參與過「勇者斗惡龍」系列音樂會的演奏。雖然他的父親此前已經逝世,無法看到《最終幻想14》交響音樂會的上演,但是祖堅的家庭影響可能對他創作管弦樂以及這場音樂會的完美上演有著極大的關聯。而這場音樂會也是近幾年遊戲音樂會中難得演奏水準較高的一場,比起那些現場放CD或者演奏水平如哀樂的遊戲音樂會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最終幻想14》海報Square Enix

2017年《最終幻想14》推出的新專輯則名為《命運的邊緣》,是此前該遊戲最受好評的3.0版本幾個資料片音樂的合集。這張專輯延續了此前該遊戲多張專輯的出色水準,雖然有些曲子不免沿用了老曲的旋律,但是考慮到《最終幻想14》是全世界曲目最多的遊戲(前不久獲得吉尼斯認證),這麼做倒也無可厚非。更何況本次專輯中不少新曲並沒有躺在以前的功績上面睡大覺,在風格方面依然做出了一些探索。

茶杯頭

這個獨立遊戲可不得了,不但畫面風格復古,音樂也是復古,還獲得了2017年STEAM上最佳原聲獎。而這款遊戲的銷量已經突破了200萬套,STEAM版就佔到了一半。

本作音樂大受歡迎和當年《藝術家》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有一定相似性,都是因為本身題材復古,所以音樂上可以大膽借鑒模仿過去那些經典音樂。而這是其他作品而沒法辦到的事情。

如果說《女神異聞錄5》的音樂用酸性爵士顯得更為流行化,那麼《茶杯頭》的音樂則回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再現了30年代美國東海岸的弗萊舍(Fleischer)公司的動畫風格(不是迪士尼),音樂上也採用了那個年代默片音樂的風格(《藝術家》表示笑而不語)。

《茶杯頭》StudioMDHR

所以遊戲的音樂多採用拉格泰姆(Ragtime)以及當時最流行時髦的早期爵士樂,或輔以一些樂器的單獨演奏配合畫面模擬出一些劇情需要的場景音(如尖銳聲、撞擊聲等等)。

拉格泰姆嚴格來說不算爵士樂,但確實爵士樂早期發展進程中出現的一種重要音樂風格。這種風格多由鋼琴獨奏,強調音節,旋律一般輕鬆詼諧,節拍比較單一。比如很多FC遊戲都採用過的那首《The Entertainer》就是拉格泰姆中的代表作品。

有不少樂理學家評價拉格泰姆型態較為呆板,但拉格泰姆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天然自帶的市井氣息。通過一首首輕鬆的鋼琴樂曲,似乎可以一窺那個年代「下里巴人」們的生活狀態,這也是很多默片喜歡運用拉格泰姆的原因之一。

《茶杯頭》中大量採用的爵士樂,應是屬於最主流恐怕也是最重要的爵士樂風格之一——搖擺樂(Swing)。

正如其名,搖擺樂的誕生自然為了讓人搖擺起來——跳舞!30年代的美國夜總會、舞廳隨處可見這樣帶有資本主義紙醉金迷色彩的靡靡之音。所以現在很多朋友聽到搖擺樂,不一定能叫出名字,但一定會脫口而出「百老匯」三個字。搖擺樂的節奏動感鮮明,旋律動聽活潑,在最盛行之時,多以「大樂隊」(Big band)的演奏形式呈現。

百老匯《真假公主》(Anastasia)演出Anastasia Musical LLC.

榮耀戰魂

這是2017年很容易被忽視的一款遊戲,本作在2017年上半年出現,剛出來的時候人氣還不錯,後來人氣下跌厲害,不少玩家都流失了,連帶遊戲的音樂也沒有看到多少討論。我最近靜下心來才發現這款遊戲的音樂實在值得稱道。

和現在好萊塢電影配樂大多都是Hans Zimmer那種轟轟轟的音牆風格類似,歐美遊戲領域大多數作品也是此類音樂風格。而《榮耀戰魂》則顯得頗為另類,主奏樂器是大提琴和鼓樂,鼓點的運用具有一種野性感,和大提琴、低音提琴混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野性吶喊聲,號角聲,以及遊走不定的碎片化旋律手法,烘托出了一個冷兵器格鬥的時代,又有種誤闖入了某個少數民族祭祀現場的感覺。

《榮耀戰魂》Ubisoft

一般來說,很少有遊戲可以大量運用到這麼多鼓點,這主要還是遊戲題材的緣故。畢竟這種野性氣質的冷兵器格鬥遊戲可並不多見,因此作曲家可以大量運用一些少數民族中的鼓樂元素。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款遊戲的音樂另類,和我們聽到亞非拉一些少數民族敲鼓的聲音感到驚奇是類似的。

結 語

縱觀2017年的這些遊戲領域音樂佳作,我們可以感覺到復古和新元素交織在一起,而遊戲作曲家們在樂器聲效方面的探索和對管弦樂的重視正是我們玩遊戲時候可以完全沉浸進去的一大保障,遊戲音樂風格方面的多樣化更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都說遊戲是第九藝術,而遊戲音樂無疑是藝術中的藝術,需要我們更加去重視和聆聽。

本期作者

岑飛雲

專業遊戲撰稿人

研究遊戲音樂十幾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樂志 的精彩文章:

TAG:影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