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新鮮銀耳食用有風險

新鮮銀耳食用有風險

文/姜允申 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

銀耳是一種常見的食用真菌,又叫白木耳,它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蛋白質、多糖、脂肪、氨基酸、維生素D、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等。銀耳是我國特產,野生的很稀少,因而極為名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人工栽培銀耳技術獲得成功,產量上升,使銀耳不再是名貴補品,從此走入尋常百姓家。

新鮮銀耳食用有風險

銀耳不僅是藥品,也是我們百姓日常食用的佳品。但食用新鮮的銀耳有一定的安全風險,應引起重視。

正確辨別銀耳的質量

正常的銀耳一般呈菊花狀或雞冠狀,由十多片薄而多皺褶的菌片組成。鮮銀耳是白色至乳白色。半透明並富有彈性。干銀耳質硬而脆,呈米黃色或金黃色。如果幹銀耳色澤亮白,則有可能是經過硫磺熏制的。

鮮銀耳要合理加工

干銀耳經水泡發後,朵形應完整,菌片呈白色或微黃,彈性好,無異味,才能食用。如果發現菌片呈深黃至黃褐色,不成形,發粘,無彈性,有異臭味時,鮮銀耳已變質,應丟棄,不能食用。發好的銀耳應充分漂洗,並去掉銀耳基底部發生褐變的部分,銀耳應充分加熱煮熟,再食用。

遠離「毒」銀耳

人工培植的銀耳易受培植環境與土壤的影響,或受致病菌污染而產生毒素,人們不慎食用而中毒。因此,在人工栽培銀耳的地區,禁止在農貿市場出售自家採摘的鮮銀耳。栽培銀耳的農戶務必及時丟棄已經變質的鮮銀耳,切忌不要自家炒食、涼拌鮮銀耳,更不要將變質的鮮銀耳饋贈親朋好友。

如食用了變質的鮮銀耳發生噁心、嘔吐、腹痛,甚至出現黃疸、血尿及抽搐等神經系統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及時送醫院就醫。將剩餘食物封存,送當地衛生專業機構檢驗。

新鮮銀耳食用有風險

★全國郵發代號:36-43 80-151

★微信搜索:JiaTingYiXue

★投稿信箱:jtyxzz@sina.com或jtyxbj@163.com

★網址:www.jtyxzz.com

★郵購地址:鄭州市經二路13號 家庭醫學刊社

★健康是福|關愛家人|關注家庭醫學|健康一手掌握

我們是您的家庭小衛士|歡迎致電我們!

0371-65968289/ 65954441

掃一掃 健康一手掌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庭醫學 的精彩文章:

准媽媽入院待產需帶什麼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