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除了牛肉馬肉,還有什麼肉桂

除了牛肉馬肉,還有什麼肉桂

武夷肉桂,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產於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內著名的武夷山風景區,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個名樅,另一說原產是在馬枕峰。近年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現已發展到武夷山的九龍窠、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響聲岩、百花岩、竹窠、碧石等地,並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廣,現在已成為武夷岩茶中的當家品種之一(武夷岩茶分:大紅袍、名叢、水仙、肉桂、奇種)。

岩茶肉桂除了具有其它岩茶的滋味特色外,更以其香氣辛銳持久的高品種香備受人們的喜愛。桂皮香明顯,佳者帶乳味,香氣久泡尤存,沖泡七次仍有餘香;入口醇厚回甘,咽後齒頰留香;湯色橙黃清澈,葉底勻亮,呈淡綠底紅鑲邊;條索勻整,緊結捲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部分葉背有青蛙皮狀小白點。素有「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之說,因於此,多被用於拼配其它茶中(拼配大紅袍的主要原料)。

岩茶肉桂茶湯的滋味雖然在醇厚度方面略遜水仙,但也同樣具有甘鮮滑爽的感覺。肉桂茶初入口時會覺略帶苦澀甚至辛辣,但是一般很快回甘,而且留韻長久,回味無窮。茶葉之香,也有生長環境原因。剔除焙火的火香,山骨之山場氣息,肉桂特質的馥郁,綜合起來說,就是霸氣。

好的肉桂,四五道後的湯感,霸氣不減,同時純美茶香逐漸透了出來。桂皮的辛辣,逐漸轉向了桂花香,有的還會轉成水蜜桃香等果香。辛銳的桂皮香通過鼻腔的分解,刺激嗅覺的信號減弱。沉於湯中的馥郁桂香,早已與你的舌頭味蕾打成一片。因此,時時引誘著喜飲岩茶者的慾望。

岩骨生花香,悟悅有禪味。

「龍肉」——九龍窠肉桂

九龍窠是大紅袍祖庭所在地。500年來長期為天心禪寺產權所有,65年前被剝奪。此款茶,甜度高,「更似四十來年成熟男人味,有著飽經風霜成熟男人的神韻與粗曠。」

「虎肉」——虎嘯岩肉桂

虎嘯岩景區面積17平方公里,是武夷山屈指可數的獨具泉天趣的佳境之一。虎嘯岩蟠踞在九溪曲南一線天北面,怪石崔嵬,流水迂迴,是一個獨具泉石天趣的佳境,虎嘯岩有「極目皆圖畫」的美稱。虎嘯岩「虎溪靈洞」四個大字高勒岩壁。

「牛肉」——牛欄坑肉桂

「牛欄坑」,以其獨一無二的山場、氣候,成為「三坑兩澗」(慧苑坑、倒水坑、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核心產區之一。「牛肉」產量不高,整個牛欄坑據不完全統計有50畝左右的茶園,僅僅分布在10多戶茶農的手中,年產量極為有限。

「牛肉」均以傳統古法炭焙工藝製作,以「霸道高香」、「橫衝直撞」俘虜了眾多老茶客,為肉桂中的上乘之品。沸水沖入,可以發現整體凈度很好,並以「開蓋奪香」之勢,讓您收穫第一個驚喜;湯色厚重,湯水醇厚,內質豐富,口感極為霸道,耐泡度好,8泡不倒,10泡有餘香。正宗「牛肉」價格在2~6萬元/500克。

「心頭肉」——天心岩肉桂

心頭肉乾香較馥郁,條索緊細、烏黑微帶白霜。滋味甜醇,口感岩韻顯著,沒有普通肉桂的辛辣味和刺激性。回甘快、好,耐泡度較好。

總體喝來,普通肉桂越喝越淡,湯薄,甜感弱。天心岩肉桂王醇香,湯厚,香氣持久,自始至終,呼出的氣息都有濃重的岩韻。從第1泡至第6泡,普通肉桂越泡越淡,天心岩肉桂,越泡越濃香。最突出的是傳統炭焙的天心岩肉桂甜感直接,從第1泡的入口直至品飲後很久,齒間的甜感一直在,喝到第10泡,著實是喝不動了。飯後,再喝放涼了的第10至12泡的混合茶湯,依然是齒頰生津,一直甜到喉嚨里。

「獅肉」——青獅岩肉桂

「獅肉」產自武夷山景區水簾洞山場一帶,極具岩骨花香。與「牛肉」的對比:獅肉水甘香細,乳香花香並見;牛肉湯甜香幽,絲絲縷縷纏繞在水中,如秋蘭寂寂,似梅馥幽幽。

「鬼肉」——鬼洞肉桂

鬼洞是武夷岩茶一個神秘的山場,即使是武夷土著也絕少去過鬼洞。鬼洞一帶茶樹從高處向低處蔓延,一直衝出山谷,有灌木型茶樹和小喬木茶樹,這裡是武夷山菜茶種群最多的伊甸園。鬼肉順滑,濃郁花果香,岩韻深厚。

「象肉」——象鼻岩肉桂

九十九岩之一。位於八曲溪南,是一塊狹長形的岩體,形似一隻巨象飲水於溪畔,近峰之處稱為紫崖,清朝僧超朗建有雲庵,為佛門修鍊之處。

「羊肉」——洋墩岩肉桂

此款茶香柔細膩,被稱為「像極了二三十歲的小少婦」的味道。

「馬肉」——馬頭岩肉桂

位於大紅袍南面,該峰北面有小徑可登,十分險峻,有勇氣攀登峰頂者,可環視武夷山景區大部份岩峰,頗美。四周皆為茶園,正岩茶主要產地。馬肉,「就像四十歲的男人,香高又醇厚,而口感的美又有女人的柔魅。但此款茶,從韻味上還達不到四十歲男人的味道,還是些許細膩內斂些。」

竹肉(「豬肉」)——竹窠肉桂

竹窠茶園夾在慧苑坑和三仰峰之間,海拔高度290米至500米。茂盛的植被裡布滿著片片茶園,其中「羅秀」、「廟基」、「玉柱峰」、「茶子窠」、「上、下天閣」等茶園種植了肉桂、水仙、北斗、大紅袍等品種茶。站在山頂放眼四周,無論險峻高低,都被穿插種植著點點茶樹。「熟棕味」。

這款竹窠肉桂,是茶會品飲六款茶中唯一一款老茶,09年的,淡淡的白霜,存放過程形成。熟粽子的味道。有「武夷酸」之果感,和新茶製作不良的酸完全不同,此「酸」感多需好茶5-10年以上方可得。

品飲過岩茶的老茶,你才能深刻明白「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這句詩的意境。「深紅」是老岩茶特有的湯色艷亮,「賣弄」,顯示出農家人純樸真實的自豪炫耀感流露無遺。

正岩肉桂名品:「貓肉」----馬頭岩山場的一個小區域,貓耳石肉桂;

「鷹肉」——鷹嘴岩肉桂;「蝦肉」——霞濱岩肉桂;「燕子肉」——燕子窠肉桂;「鬼肉」——鬼洞肉桂。武夷岩茶已經儼然成為了「全肉宴」,走遍喝遍大大小小的山場也成了發燒友們一大追求目標。

其實,各種各樣的「肉」就是武夷岩茶的另類表達方式和岩茶發燒友們的極致品飲追求。本質都是因為不同山場的海拔、土壤類型、日照、降水、溫度、化肥使用等等因素對茶葉品質的影響。同一個山場即使是陰面、陽麵茶都會有差異,山崗上和坑底也會有不同,甚至茶樹周圍植被不同都會造成茶葉滋味的差異。拿「牛肉」為例,坑口坑尾、崗上、正坑坑底的茶品質和價格差異都很大。

武夷山悠久的歷史文化、千變萬化的山場環境、數以百計的茶葉品種以及不同風格的制茶師共同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博大精深,讓無數愛茶人痴迷於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州茶韻 的精彩文章:

喝茶的人,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得出

TAG:神州茶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