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叫布洛克,我以前是個酒鬼

我叫布洛克,我以前是個酒鬼

紐約有八百萬人口,於是就有了八百萬種死法。被奉為「美國偵探文學大師」的勞倫斯?布洛克,為讀者安排了一場場迷離的案件,他在書中幾乎窮盡式地回答了「什麼是好看的小說」、什麼是「小說的暢銷」和什麼是瘋狂的「酒鬼」。

文 姜妍

戴著圓鏡片眼鏡、蹬一雙慢跑鞋的布洛克,有人說有點兒像列寧,可他應該是比列寧幽默多了。他喜歡大聲地笑,喜歡不斷開著玩笑,你有時甚至懷疑他應該是和「雅賊」伯尼一樣是個雙子座,可是不,他其實是個巨蟹座。

儘管已經年過七旬,布洛克卻依然童心閃耀,在北京的幾天,臨到「上工」前,目送著自己即將出門去參觀北京博物館和美術館的太太的背影時,他露出一臉委屈表情和羨慕眼光。可每天接受完採訪、完成工作之後,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塞他一包餅乾,說是完成工作後的獎勵,他就又雙手握拳做出驚訝和開心狀。

這是73歲的布洛克在近20年後再次來到北京時的情景。當時,他的主要作品都已陸續在中國出版,《八百萬種死法》也已再版印刷。在不少書評人眼中,「傳奇人物」布洛克在這本書中,幾乎窮盡式地解答了「什麼是好看的小說」和什麼是「小說的暢銷」。

布洛克有很強的帶入能力,以至於讀者們經常將他與他筆下的人物混淆,人們認為那個愛喝酒的馬修是他,那個喜歡集郵的伯尼也是他。於是「你酗酒嗎?」這個問題成為了「經典款」,不斷被媒體或活動嘉賓問起。這也正說明了布洛克創作的成功,明明是五個系列裡性情各異的人,大家卻總還是願意相信,那就是作家本人。

八百萬種死法中的宿命

最早把布洛克帶到華語世界的人是唐諾,那時他還是台灣臉譜圖書的總編輯,正是他一篇接一篇孜孜不倦的導讀,以及偶爾還親自上陣擔當翻譯,才讓老布逐漸在華語世界有了名氣。

而他的家人朱天心和朱天文又總是有著最好的分享精神,把老布的作品推薦給了侯孝賢、王家衛等人,老布在港台的知名度不斷上升,最後終於影響到內地出版。2006年9月,《八百萬種死法》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揭開老布的神秘面紗。

連布洛克自己都不知道,到底他的小說在中國影響了多少人。梁朝偉就多次向老布本人表示出想要出演由其小說改編成的影視劇的意願,雖然這個話題在目前看來,像世界上大多數的話題一樣尚無下文。朱天文在《巫言》里,也偷偷地引用布洛克的話,張一白的《好奇害死貓》這部電影名字的靈感,據說也是來自老布那本《八百萬種死法》。

老布被奉為偶像,被談論和受到追捧。馬修在《八百萬種死法》里說的話,《酒店關門之後》中提到的那首歌,都能成為人們的談資,有些人乾脆就把老布的書當成紐約引導圖,照著書里提到的店鋪和街道,在紐約吃喝玩樂。

《八百萬種死法》也將很多人的注意力定焦在了紐約,人們會覺得這本書好像是要論述紐約這個城市裡的生命是多麼脆弱。但實際上,老布說,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生命都是脆弱的。

在這個很酷的書名背後,老布像其他的偵探小說家一樣,讓他的主人公馬修去解決一個案子。故事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妓女花錢請他,因為這個妓女想離開她的皮條客。等這個妓女被殺了以後,事情反過來了,這個皮條客雇他去調查這個妓女為什麼會死。

讀過書的人還會知道,除了案件本身的死亡——一個尋求馬修保護卻還是被人殘忍殺害的妓女之死,裡面還穿插了馬修從報紙上看到、從朋友口中聽來的各種死亡。馬修每次打開報紙都會發現某一處至少有某一個人,以某一種奇怪的、你根本沒有辦法想像的方式死掉了。紐約有八百萬人口,於是就有了八百萬種死法。

「當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是住在曼哈頓北部,每天都會在紐約轉來轉去,我把寫作任務完成後,會搭乘地鐵到紐約的另一個區域去,這個區域也許會有和朋友聚會的咖啡館,我會和他們喝點兒小酒或咖啡,小小地社交一下。每次上地鐵之前,我還會買一份報紙,一邊看報,一邊乘坐地鐵往另外一個地方去。我每一天在報紙上都會發現某一個人,以某一種費盡心思的,從來沒有遇見過的死法死亡。第二天早晨,我就原封未動地把這種新的死法安到馬修讀的報紙上。」

「人哪怕安分守己,性格平和,住在遠離都市的某個鄉村小角落裡,死亡也可能會以你想像不到的方式從天而降。你的死亡和你自己的努力是沒有關聯的,無論你是在紐約或者其他大城市,都沒有分別,生命一樣脆弱,個人終究渺小無力。」布洛克甚至因此有些相信宿命。

局外人與一個酒鬼

「如果小說背景搬到北京,主人公不是被刺死,也不是被槍殺,一定是過馬路時撞死的。」在北京沒呆幾天的布洛克就發現,這座城市巨量的汽車,不僅釋放著尾氣,快速行駛的車輪也是危險的殺手,它會將人捲入其中。過馬路時,布洛克都走得最快,每次都拉著陪同人員大步流星地往前走。他其實不知道,這些汽車行車緩慢,在大多數時候,它們是停靠在擁擠的道路上,寸步難行,依此而言,這依然是一個安全的都會。

總之,真人現身的偵探小說家布洛克沒有像任何一個讀者期待的那樣神勇和精力充沛,他現在更關心健康問題,像所有年過七旬的老人一樣。

在《八百萬種死法》里,馬修就開始戒酒了,要知道喝酒一直是馬修故事得以延續的一條主線,現在被切斷,這也讓老布覺得故事難以繼續。雖然他還是寫出了讓很多人感動的《酒店關門之後》,裡面的馬修在清醒狀態里回憶10年前的故事,但老布依然覺得像是在死胡同里。

馬修逐漸開始面對自己是一個酒鬼這樣的事實。在這本書里,馬修有一次在喝完酒以後就倒地不醒,渾身抽搐,然後被送到醫院去。之後,他想控制自己的飲酒量,就去參加了「匿名戒酒協會」的聚會,當時確實有一小段時間不喝了,然後因為一個什麼原因又開始喝,再過一段時間則又開始戒酒,如此循環反覆,失去寫作線索的布洛克,竟然將戒酒作為了整個故事的一條主線。

說到喝酒,老布曾經在人生的某個場合說過一句非常威武的開場白——「我叫布洛克,我是個酒鬼,今天我無話可說」。他像被偵探故事磨礪出來的硬漢一樣極其高調地宣稱自己的酒事。

實際上在他開始寫作時,原本是要創作一個「相對比較嚴肅的,或者是一個有正經職業的人物」,最起碼不應該是一個酒鬼。不過,經紀人向他建議,要麼是寫警察,要麼是寫私人偵探,這樣或許更好賣點。「我想了一下,覺得自己不太適合寫警察隊伍里的人,我還是以一個局外人的方式來觀察這個世界是會比較拿手。」於是,老布沒有寫一個現任的警察,而是寫了一個辭職的「前任警察」,也就是後來的偵探馬修。

在這個時候,老布人生發生了一些變化,他剛剛結束第一次的婚姻。原本生活在鄉下的他,搬回了紐約城,住在一所狹小的公寓里。湊巧的是,馬修也是個剛離婚的人,並且實實在在住在老布的住家附近的一家小旅館裡面。老布一口氣兒寫了三本馬修系列,三本書都賣得不錯,雖然中間因為出版社經營的公司倒閉出了一些問題,但是難關還是一一渡過,馬修一邊喝酒,一邊破案——就這樣一路寫到了《八百萬種死法》。

不過,和一些偵探小說家總是讓偵探們青春永駐不同,老布筆下的馬修,還是決定遵循自然規律,隨著角色的變化而變老。當然,成為一個戒掉酒癮的老頭,也不都是壞事,人生就是在年紀增長中有了許多思考和感悟。

在來到北京的某一天早上,老布收到朋友郵件,告訴他兩人一個共同的朋友去世了。老布說,任何人可能都會在生活的某個點上,考慮生死的問題,特別是人年紀大了以後,交往多年的朋友一個一個都走了。「在這個時候,,你就會開始學會面對這種無可避免的結局。」說這話時的老布,表情是凜然的,在被問到「你害怕死亡么」時,他思考了一下後說,「Not yet」。

八百萬種死法

作者: [美] 勞倫斯?布洛克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Eight Million Ways to Die

譯者: 潘源、王默

出版年: 2010年9月

頁數: 345

定價: 26.00元

ido不讀(ID:idobdo)

為《南都周刊》官方長期授權公眾號

版權屬《南都周刊》所有

如欲轉載請於後台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do不讀 的精彩文章:

TAG:ido不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