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娃娃臉的他23歲就擊落352架蘇軍戰機 中國羨慕 但國內才有100架

娃娃臉的他23歲就擊落352架蘇軍戰機 中國羨慕 但國內才有100架

娃娃臉的「黑色魔鬼」

1943年9月,年僅21歲的哈特曼升任第52聯隊第9中隊中隊長。從9月15日到30日的半個月時間裡,哈特曼擊落25架蘇軍飛機,個人戰績達到115架。到1943年10月底,哈特曼擊落的飛機總數已達148架,為了表彰他的戰功,10月29日,他被授予鐵十字騎士勳章。1943年底,他的戰績刷新為159架。

1944年2月26日,他一天之內擊落蘇軍10架P-39戰鬥機,個人總擊落數達到202架。他近乎瘋狂的個人戰績飆升速度令所有人為之側目。

P-39的37毫米炮

小記:

P-39戰鬥機是蘇聯接收的美援戰機,根據1941年美國的《租借法案》,美國總共向蘇聯援助12000多架飛機,包括5千多架P-39戰鬥機。同時,美國援助中國100架戰機,也就是飛虎隊。但是飛行員是由中國僱傭美國飛行員,類似於僱傭兵性質,每月工資高達600-700美元,同時擊落一架日本戰機還有500美元獎金。

蘇聯接收12000多架飛機,中國才區區100架,當時確實讓很多中國人眼熱蘇聯的待遇。根據《租借法案》,美國對外援助480億美元,中國才接收8億多美元,但是英國接收了270億,蘇聯接收了110,即使被趕出法國的戴高樂所代表的自由法國也接收了23.7億美元。對於美國而言,誰的地位重要一眼就能看出。

除了德國高層關注他,蘇聯人也不能不注意到他了。由於哈特曼的Bf 109戰機座駕上塗有黑鬱金香花心的圖案,因此蘇聯人稱他為「黑魔鬼」。很多蘇軍飛行員在空中一看到他座機上那個帶著箭頭的黑鬱金香花心標誌,就趕緊遠遠躲開,盡量避免跟他交手。為此,哈特曼經常把這架戰機分配給新手駕駛,讓這些初上戰場的「菜鳥」能夠相對更安全些。

娃娃臉的哈特曼和他的戰機

蘇聯空軍飛行員的避戰戰術一度還是起到了些作用。1944年4月,重返前線的哈特曼只擊落了5架飛機,得分率驟然下降。哈特曼也改變了策略,去掉了座駕上的個人標誌,把座機塗成跟中隊其他戰機一樣。於是,這個隱身了的「黑魔」再次成為東線戰場上盟軍飛行員的夢魘,5月他擊落24架,6月擊落36架。

在一次與美軍飛行員作戰的過程中,被美軍戰機擊中,哈特曼跳傘逃生。當時美軍早就聽說過德軍的這個王牌飛行員,但當時國際公約中有一條:不射殺跳傘的飛行員。所以幾架美軍戰機只是在旁邊靜靜的看著,用錄像機記錄下他的跳傘過程。哈特曼得以倖存。

1944年8月17日,哈特曼擊落3架飛機,個人戰績達到274架,終於超過了52聯隊的另一超級王牌,躍升為德國空軍頭號王牌。8月24日,哈特曼擊落11架飛機,總擊落數超過300架,成為航空史上第一位擊落飛機超過300架的飛行員。因為擔心一旦這位空軍新偶像發生意外會嚴重打擊德國軍人的士氣,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很快就下令哈特曼停飛。

他被召到希特勒在拉斯騰堡的東線大本營——著名的「狼穴」,接受由希特勒親自授予的勳章。

希特勒親自授予勳章

此時希特勒的安全保衛異常嚴密,因而哈特曼抵達後,被要求交出隨身攜帶的武器。這令他非常不滿,不僅斷然拒絕交出手槍,還直言如果不能得到信任,他就不要勳章了。最後,經過希特勒的空軍副官尼古勞斯·馮·貝洛斡旋,哈特曼帶著手槍接受了希特勒頒發的勳章。

授勛儀式後,哈特曼與希特勒進行了會談,聊了一些戰鬥機飛行員訓練的問題,其間希特勒明確表示,「戰爭打輸了」。

1945年5月8日,二戰歐洲戰場最後一天,德國於當天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捷克斯洛伐克布爾諾上空,哈特曼擊落了1架蘇軍的雅克一9戰鬥機,這成為他擊落的第352架,也是最後一架飛機。

當他返航回到機場時,獲悉機場此時已在蘇軍炮火射程之內了。哈特曼與52聯隊的戰友們燒毀了剩下的25架Bf109戰鬥機後,隨同聯隊長赫爾曼·格拉夫一道率隊向美國陸軍第90步兵師投降。1945年5月24日,根據雅爾塔協議,美軍把他們移交給了蘇聯人。從此,哈特曼開始了在蘇聯漫長的囚禁生涯。

哈特曼在蘇聯整整囚禁了10年。其間,哈特曼始終不與蘇聯人合作,拒絕了蘇聯人讓他參加東德空軍的提議。為此,蘇聯政府判處他勞改25年。

1955年,在聯邦德國政府與母親伊麗莎白共同的積極爭取下,哈特曼終於獲釋。在聯邦德國,他受到了人們英雄般的歡迎。3年後,他再次服役,加入了重建聯邦德國空軍,成為聯邦德國空軍第一個噴氣式戰鬥機聯隊的聯隊長。

小結:

哈特曼1922年出生在德國,3歲的時候全家來到中國長沙,在中國待了五年後回到德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祖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美蘇這一招告訴所有歐洲人 有這種特點的領導人不能相信

TAG:祖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