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移動支付打響升級戰

移動支付打響升級戰

公共交通具有高頻、小額、剛需的特點,成為移動支付布局的重點場景。

移動支付的C端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穩定格局,而B端市場仍是藍海,眾多支付公司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文│本刊記者 薛靖東

「我媽現在每天都發給我紅包的截圖讓我掃,雖然金額不是很多,但是我每天都要給她掃一次。」還在讀研究生的趙同學笑著「吐槽」。

從2017年9月開始,支付寶推出掃碼送紅包的活動,用戶通過掃碼領取紅包,而被掃的人也可以獲得賞金,紅包金額隨機,可用於購物場景中。到2018年1月1日,第四期已經開始,將持續到3月31日。

過去在線下購物場景中,多數商家放置或者張貼的二維碼一般只有兩張,一張微信支付二維碼,一張支付寶二維碼。隨著支付寶推出掃紅包得賞金的活動,常見的兩張碼變成了三張,掃碼付款之前,收銀員會拿出支付寶紅包二維碼詢問,「今天掃紅包了嗎?」,而在過去,收銀員的常用話語則是,「微信還是支付寶?」

「微信還是支付寶?」

當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佔據著移動支付領域的主要市場份額,據易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支付寶市場份額佔比53.70%,包含微信支付的財付通佔比39.51%,2017年第二季度,支付寶佔比53.70%,財付通佔比39.12%,2017年第三季度,支付寶市場份額為53.73%,財付通市場份額為39.35%。因而消費者在使用移動支付時難免要面臨二選一。

《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走訪多家商戶,部分商戶表示更希望顧客使用支付寶支付,因為支付寶的收錢碼和網商銀行可以免費提現,也經常會有一些針對商家的活動。也有一些年齡較大的商家表示,顧客用哪個都行,「不懂太複雜的,手機支付我不用擔心收到假錢,不過會讓對方付過錢之後給我看看。」《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通過多方了解和觀察發現,年齡偏大的中老年人基於社交和紅包的因素,使用微信支付的較多,近幾個月由於支付寶的紅包補貼,年輕人使用支付寶的頻率較高,不過在菜場、小吃店、水果店這樣的場景中微信支付的使用多一些。

支付寶和微信之爭要追溯到幾年之前,2014年春節微信支付利用紅包撬開移動支付市場,2015年至2016年微信支付基於社交黏性以及重視線下市場,不斷縮短與支付寶的距離。2017年,支付寶迎來轉機,被支付寶稱為中國的「碼年」。2017年2月,支付寶推出收錢碼,商家可以申請統一格式的二維碼貼紙、掛牌等收錢碼,將其放置店中,顧客通過掃碼付錢。商家通過收錢碼收款只需綁定銀行卡就可實現免費提現,並且還可以自動記賬,有語音到賬提示、餘利寶、賺賞金等不同的服務。截至2017年11月,已經有超過4000萬的用戶申請,通過收錢碼實現收銀環節的數字化。這也被認為是支付寶市場份額回升的重要原因。2017年12月微信支付則推出「中小商家智慧助力計劃」,通過小程序「收款小賬本」,實現語音提示、多人收款、提現免費等功能,對標支付寶,二者的競爭仍在繼續。

12月11日,中國銀聯攜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等產業各方共同發布了銀行業統一APP「雲閃付」,強勢進入移動支付市場。「雲閃付」APP主打便民利民服務,可支持各類銀行賬戶,將原先散落在各個機構的支付服務工具集成,並能使用各家銀行移動支付服務和優惠權益,提供II、III類賬戶開戶、手機NFC支付、二維碼掃碼、收款轉賬、遠程支付等各類支付功能,使其成為銀行業移動支付的統一入口。據銀聯統計,元旦小長假期間,以銀聯二維碼和銀聯手機閃付為代表的銀聯移動支付業務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較2017年端午小長假分別增長了3.5倍和2.5倍,其中二維碼交易呈急劇攀升態勢,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分別增長11.6倍和19.8倍。

艾媒諮詢分析師曾在相關報告中分析,銀聯或類似有優質制度資源的支付機構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有機會打破現有的支付寶、財付通雙寡頭市場格局。

易觀金融中心分析師王蓬博認為,雲閃付有兩點優勢,雲閃付可以掃銀行的二維碼,還有就是銀聯線下原有的商戶量很大,範圍也很廣,這是一個現在能看到的優勢,但是優勢能不能轉化為有很大黏性的用戶,還是需要時間檢驗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騰訊和阿里把微信和支付寶作為接觸商業的觸手,地位已經擺得很高,兩家的護城河其實都挺深,不管是騰訊的用戶數量還是微信的黏性都是很有優勢的,而支付寶覆蓋的商業的場景也越來越廣。所以雲閃付最後能發展成什麼樣子,還是看時間檢驗。」

趨勢

當前移動支付已經在外賣、打車、電商、日常消費等領域實現覆蓋,移動支付的爭奪戰由線上拓展至線下,正在向更多的場景覆蓋,公共交通、醫療、旅遊等更多領域將逐步得以深度滲透。其中公共交通因其高頻、小額、剛需的特點成為巨頭搶佔線下支付的重點場景。微信支付推出騰訊乘車碼,目前已經落地廣州、合肥、青島、濟南、煙台、寧波等26個城市。支付寶方面也已經在超過30個城市上線了電子公交卡功能,支持用戶刷碼上車。據了解,在2018年,每個月都會有新的城市在公交地鐵領域開通移動支付。中國銀聯同樣反應迅速,2017年9月,銀聯手機閃付全面支持廣州地鐵使用Apple Pay直接過閘。 數據顯示,短短兩個多月,日閃付交易筆數已達到近30萬筆,而且手機閃付的佔比不斷提高。並且中國銀聯已陸續在濟南、杭州、宜昌、銀川、寧波等地公交線路開通了「雲閃付」業務。易觀金融中心分析師王蓬博向《中國經濟信息》分析,現在拓展公共交通業務正當時,不過公交地鐵掌握在各個城市當地的交通管理部門,需要一個一個城市去拓展,而且還要對閘機等機具進行改造,這些都是難點。

歷經數年,移動支付C端市場格局基本穩定,由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主導,其他公司很難有所突破。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B端市場其實還是一個藍海,眾多支付公司仍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易寶支付聯合創始人、總裁余晨表示,「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他們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會用到電子支付,因為支付是一個普世性、基礎性的服務,只要有商業、有交易、有買賣,就會用到支付。」王蓬博認為,「在B端,其實對於每一個行業,他們所需要的移動支付的改造和方案是不一樣的,像快錢、連連這些,他們都是去做B端的生意的,而且都做得比較好。」移動支付將佔據更多高頻、剛需、大額消費場景,各機構深耕重點將轉向更多B端商家,幫助企業提升服務效率,提高會員管理能力,並在營銷、對賬、企業資金管理、供應鏈等多個層面予以支持,市場競爭將從C端向B端升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的精彩文章:

創投二十年:砥礪前行 創新加速

TAG:中國經濟信息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