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么?

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么?

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么?

——金陵大雪夜說豬

前幾天聽同事說起另一同事的高中同學,直到最近才曉得:原來雞是兩條腿的,不是四條。我想,他一定有很多次看過、聞過甚至吃過裝在盤子里的雞肉。但可以斷定,他一定沒有見過雞跑。

這使我想起一句話:「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么?」這意思很明白,我們時常掛在嘴邊。

今天,豬肉隨處可見可吃,花個幾十塊錢就能飽餐一頓。或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吃過豬肉,但見過豬跑的只怕遠遠沒有這個數吧。所以我們不如把它倒轉過來:「沒見過豬跑,還沒吃過豬肉么?」這樣在事實上就通暢多了。

豬,不知別的地方怎樣,在我們那裡,基本是圈起來養。空間有限的豬圈,根本沒有它施展拳腳的機會。而一旦逃出圈外跑起來,它橫衝直撞,破壞莊稼,吃掉菜葉,弄髒地面,是可能引起鄰居罵娘的。罵得性起時,人的娘和豬的娘一塊兒被罵。有時候不得不達成這樣的協商意見:它吃掉你兩分地的菜葉,到時候兩隻豬耳朵和豬尾巴歸你。

所以,我們不要以為「看見豬跑」很容易。它為了跑給我們看,首先得從豬圈裡逃出來,然後面對一家老小的圍追堵截。豬的出逃,遠遠比牛的出逃難對付,牛雖然個子大,但對人溫順,而且一把拽住牛繩就OK了。所以牛的出逃,一人足矣。但豬的出逃,通常要四人以上通力合作:一人在前方拎著豬食引誘,左右兩人圍堵,屁股後頭一人威逼。它尾巴短毛也短,身上沒有東西可以像牛繩一樣一把抓住。而且它對人有防備,身體里藏著一股倔強的勁兒,你越往前推它越往後頂,牛從來不會這樣對你。當年王小波寫了一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他為啥不選牛而看中豬呢?你想想看,這是有原因的。

又想想電影《芳華》中,炊事班的豬從圈裡面跑出來了,大家急得趕緊來找最能幹的劉峰去幫忙。因為跑起來的豬,可不容易對付呢。

豬,從本性上確實比較特立獨行,跟人不大親近的,很難馴服。這時我不得不提一下它那生活在叢林里的遠古祖先。我們村寨的後坡上,遠近都知道野豬盛行。每當上山采蘑菇,到處都可以看到野豬用嘴刨出來的土坑,可以區分出昨天刨的,今天刨的,剛剛刨的。但除了運氣好能發現點兒豬腳印和豬屎外,它從來不會讓我們看到真身。從小到大我跟小夥伴們在它的領地里遊盪,僅僅看到過一回,毛茸茸的一子一母,0.8秒後它們便悉悉索索地消失在林子里。

看一次豬跑不容易,看一次野豬跑則難上加難。後來野豬肉倒吃過幾回,野豬就見了那0.8秒。

我們那的老人一直有「頭豬二熊三老虎」的傳說,說野豬一嘴戳過去,能把牛翹得飛起來,能把人翹到半空中,老虎就怕這。搞得我們從小對它肅然起敬。然而,野豬是這般的特立獨行,明明有稱雄叢林的實力,卻始終神龍見首不見尾。

從豬圈中逃出來撒野的豬,多少還存留一點祖宗的風範,不像牛和狗那樣溫順。對人的威逼利誘,它常常並不怎麼配合。為了對付它,一家老小隻好全員出動,如臨大敵一般,張開雙手來把它往豬圈裡驅趕。有時不注意讓它鑽空跑掉了,老子馬上厲聲批評兒子:你他媽的動作慢啦!只好又重新追上去圍起包圍圈。實在不行,還得向左鄰右舍請求支援。非得等到大家都賺得兩褲腿泥巴,手心粘滿豬毛,而它自己也快跑出屎來時,才算痛快。

然而,這畢竟是人間,特立獨行的人有時候都免不了被捉了關進圈裡去,何況一隻豬呢?這次出逃事件,終究會被平定。但這一通折騰,多少也對得起王小波那篇歌頌文章了。

出逃的豬,一旦被趕回豬圈,就只剩下任人擺布。作為一隻豬,它的天職就是長肉。不好意思,這樣說豬很不好。長肉的職責是人賦予它的,不是天賦予的。老天並沒有要求它生下來就只是長肉,而是賦予它很多別的東西。比如刨刨土咀嚼腐爛的樹根,在山嶺上嚎兩聲,搖著大屁股左右閑逛,找個豬對象圈圈叉叉一番養一窩豬寶寶,或者找別的豬打一架等等。

但在人類的豬圈中,它只負責長肉,過著日復一日吃了睡睡了吃的生活。睾丸是從小就被剜去了的,免得它發起情來影響長肉。我們現在諷刺人說:「過著豬一般的生活,睡吃睡吃!」假如豬能說話,它一定提出嚴正的抗議:你以為我願意嗎,我也想出來拱拱白菜,搞搞對象啊。但我們人可不管那麼多,認為豬的宅跟我們的宅是一樣一樣的。

我們拿豬諷刺人的還有一句話:「像豬一樣嚎叫」。其實豬們平時不怎麼叫的,一旦嚎叫起來,通常是因為已經完成長肉使命準備迎接悲壯時刻了。可惜這麼重要的時刻,豬界沒有自己的史官,來記下幾條大漢如何藉助了繩子等工具左右前後圍攻它,它是如何千不肯萬不願地展開鬥爭,又是如何把屎和尿都嚎叫出來的。

天命如此!它終於被押送到了案板上面,幾條大漢各自賺的一身豬味。屠夫已經挽起袖子準備多時,猛地在它肚皮上拍一巴掌,測測肥瘠。然後便是真正意義上的「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小時候遇到這樣的關頭,常常心驚肉跳躲得老遠。等豬叫聲彷彿無聊地平息下去,它像睡著了一樣被放進半槽盆的開水中,我也便走近去,跟大伙兒合作來拔豬毛。

鮮活的語言,來自於勞動大眾對生活的提煉。在這一場景中,我們又得到了一句諷刺人的話:「死豬不怕開水燙」。

可見,豬供給給我們人類的,豈止是豬肉,還有很多智慧名言咧。雖然,豬有理由在每一條上提出自己的抗議。

豬的一生,就這樣平平凡凡走過了。也許,它一輩子也沒嚼過樹根,沒搞過對象,沒養過豬寶寶,沒在山嶺上嚎叫過,也沒在今天這樣白的雪地里撒過野。假如兩隻壯烈了的豬在黃泉路上碰見,喝孟婆湯之前大概會忍不住聊一聊。除了互相比較:

「你臨死時驚動了幾條漢子來圍攻?」

「你當時嚎出了幾斤豬屎?我的大概有八兩。」

一定也會有一隻豬向另一隻請教:

「老兄這輩子可曾從豬圈裡逃出去過?我逃出過兩回,一回拱掉了人家十幾顆白菜,另一回彷彿聽見了母豬的叫聲。」

如果這位豬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那它一定會自慚形穢,覺得此生空長了三百來斤,畢竟不算圓滿。如果下輩子有幸再做豬,一定得出逃一次。

想一想,當一頭豬圈裡的豬看一頭出逃的豬在外狂奔,引得一家老小在屁股後頭狼狽地追趕,這可能比得上我們今天看美劇大片的感覺。它奔跑時搖曳的臀部肌肉,就如同斯瓦辛格的手臂肌肉一般,讓其他同類著迷。

說了這麼多,我只是為了表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這句常用語,如果不把它廢除了,就應該倒過來讀。假如豬可以說話,我想它會贊同我的立場,公開說一句:

「我跑一次容易嗎?你們有幾人見過我跑?」

為學日損∣一個真誠有內容的公眾號

如果您喜歡,歡迎分享親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學日損 的精彩文章:

時光匆匆,心莫匆匆

TAG:為學日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