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日浪,風吹向 Santa Barbara

一日浪,風吹向 Santa Barbara

加心實驗室

旅行/英文/美麗

這是加心的第196篇原創作品

希望可以陪伴更多

Santa Barbara 隨拍

火車沿海飛馳,在夜色降臨後,抵達位於加州南部的Santa Barbara-聖塔芭芭拉。這一站本不在計劃內,因為小夥伴的堅持,只好分出一天。但也是這僅有的一天,讓人心生後悔。嗅到這夜清爽,看到晨間日光,還有用腳步漫遊的丈量,都讓人覺得一天太短,該長長地住上一陣子才好。

位於太平洋沿岸的聖塔芭芭拉,是一個被陽光寵溺的美國小城,地中海氣候使得這裡一年中有超過300天是晴天,加之有山有水的寧靜日常,成為很多好萊塢明星置購房產的度假勝地。

1542年,探險家胡安 · 卡布里略- Cabrillo航行至此,靠岸短暫停留,成為此地有史以來的首次記載;1602年,西班牙海上探險家 Sebastián Vizcaíno將這條水道命名為Santa Barbara. 之後其最早的居民是西班牙的傳教士和軍人,他們帶著妻兒來此常住下來。

西班牙對於聖塔芭芭拉的起源有著重要影響,但目前統一的小紅屋頂以及城鎮建築風格,是1925年大地震後,政府統一規劃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撲面而來的西班牙風情,十分不像美國。如果沒有刻意規劃,所見該是會有另外一番美式融合之感。

溫柔的夜晚,在主街State Street上的Santo Mezcal吃著合心意的墨西哥菜,坐在露天座位,右手是火爐,左手是月光。

月亮很亮

冬季的夜晚還是有些涼的,身子冷一半熱一半,又清醒又醉。一切都好,連店裡的音樂都合拍。

Nunca Es Suficiente

 Nunca Es Suficiente

Natalia Lafourcade 

00:00/00:00

就這樣期待,明天的一日漫遊。

一日暴走,安排兩條trail-徒步路線,一條看自然風光,一條看歷史感建築。在有限的時間內,這兩條路線可以為初訪者快速介紹聖塔芭芭拉的自然恩賜和異域風光。

海岸徒步路線景點圖

自然trail,我們從Shoreline Park出發,這片建於1968年的14.6公頃開放式公園空地,沿海展示出聖塔芭芭拉引以為豪的海岸線風光。

我們比朝陽更早出發,天空還是等待日出時的紅暈配墨藍,再調了些粉、黃。

清晨第一眼

有海邊棧道的地方,人們偏愛早起,迎面是許多狗狗和晨練的人。相比大都市,這裡的人也更愛和陌生人說「早」,當然,也可能只有我們是陌生人——這是一個小小的社區,鄰裡間彼此熟悉。

粉藍色的天

日出在哪裡都很難描述,看的人不同,生出的思緒也萬千

遠方有四艘帆船,和太平洋的風一齊吹來;偶然遇見直通水邊的One Thousand Steps台階,我因為膽小而止步;最後和小夥伴一個近水,一個近岩看完了日出,因而有了雙視角的回憶。

山上視角

One Thousand Steps實際並沒有上千台階,一會兒就可以走到海邊——沒有任何沙灘,直接是石礫的海邊。它是聖塔芭芭拉最早直達水體的三座台階之一,給遊客帶來直觀體驗,如今有很多本地人把這裡當做晨練必經之地。

直達水邊聽海,那種浪拍礁石的聲音,被放大無數倍,這裡的居民習以為常,我卻怕浪太大。

GIF

海邊視角

沿著Costal Trail走走停停,在沙灘上留下腳印,海水冰涼。

肚子差不多餓的時候,學當地人去Harbour區域點一份蟹肉漢堡。本是小港的聖塔芭芭拉決定自1871年,建設其第一個深水港灣,從此才逐漸成為繁忙的商務、遊客港。

這家位於Harbour內,

名叫On the Alley的店,

提供很棒的早餐及海鮮,6點半就開始營業,本地客人也不少

大概是人們還在休假,空氣里的味道,沒有多少腥氣,倒是海水混合著肥皂水——一種下水後、上岸沖洗身體的特殊氣息。

港灣內的風平浪靜,停在水面上的小遊艇、帆船和衝浪板井然有序,有人在教朋友如何啟帆,有人在露天餐廳的花園用著早午餐,也有人像我一般,一窺人們的休閑日常。

整齊有序

露天早午餐

建了海港,聖塔芭芭拉還缺一座碼頭,於是在上世紀20年代,Stearns Wharf應運而生。通過遊客的數量便知,屬於必備景點之一。這裡海風極大,要做好保暖,並且不宜在室外久坐。

迎風飄揚的加州旗幟,還有沙灘上的人魚作品。

Stearns Wharf,

隨處可見的紀念品小店

Stearns Wharf以海豚雕塑的環路為起點,一側為可通車可走行人的長碼頭,延伸至大洋;另一側回望則是城市最為中心的一條主要街道State Street.

面向State Street

第二條trail自此開始。

貫穿小城中心的State Street,有你所熟知的美食、購物景點,人少幽靜,貨品齊全,折扣也不落下,如果時間充裕,可以隨心地逛上大半天,定有收穫。每隔一個街區,輔路街道像射線一般,藏著好評如潮的小眾咖啡館和餐廳。

城市一角

它十分像某個見過的歐洲小鎮,樓房矮矮的,無論大都市多麼受人追捧,它依舊保持自己的特點,將「復古」做到極致。這得益於政府的法令限制——城區內不允許出現廣告牌、過大字體,和過高樓房,建築風格需保持一致,讓人們來到這裡,就像逃離到了一個陌生而便利的故鄉。終究捨棄不掉城市生活的人們,這裡的一切如你所需,但卻超出你所想。

歷史感的建築

為了更好地一看小城全貌,少不了要登高。Courthouse應該是你見過的,最不像法院的法院了。白牆紅瓦高鐘樓,內飾美得異域。

它的露台和鐘樓免費供遊客參觀,可坐電梯直達露台,之後走樓梯從上往下逛,

隔著玻璃聽鐘樓報時的聲音,也會像我一樣,愣住半晌。

平時可用作公證結婚的大廳,牆上畫的是聖塔芭芭拉的故事,有船、水、人,在斜著灑進來的光線中,灰塵都好像是存了多年。

大廳內部

在鐘樓上遠眺,可以看到紅屋頂們的全貌——這幾乎是聖塔芭芭拉的標誌。每個方向,都匹配了一張圖覽,供遊客對照,剛剛走過的、沒來得及走的、之後要去的地方、島嶼,全都包含其中。

這本就是個小城,就連背靠的群山,也都不高,很多居民住在山上,日出而望日出,日落而望海浪。

整齊劃一的小紅樓

離法院不遠,有很多歷史建築——博物館、圖書館、電影院依次看過去。博物館當時只有常規展覽,但也可以看到莫奈和梵高。

而免費的公共圖書館則讓人心生在這裡坐一個下午的暢想,這大概是此行我們看到最多人的地方了,建築本身足夠美,木製裝飾的落地窗、現代手段的借書中心、和空氣的中踏實感,不知這些是難得,還是在信息時代,挑選紙質書的讀者們是難得。

Free Public Library

逛完歷史古迹,State Street也逛得差不多,在它和W Victoria Street的路口,有一間類似美食廣場的建築。門口的Corazon Cocina排隊的人異常多,下次去一定要試試這家物美價廉的墨西哥檔口。

之所以來到這裡,是想好了去吃一頓Poké. 本是夏威夷衝浪boy們的吃食,最近幾年作為健康飲食,廣受歡迎,來到衝浪愛好者的地盤,自然要吃一頓。

Big Eye Raw Bar的Poké量大、食材新鮮、有冷食和熱澆的選擇,再加上老闆是日本裔,難免正宗,店內還提供壽司以及日式創意料理。按照菜單的步驟,搭配了兩碗,料比米多,新鮮撲面而來。

總愛加一份牛油果,如果你去,我也推薦,魚生和熱鐵板澆頭各點一份。

匆匆趕路回火車站的路上,發現State Street一段已經封路變成了Farmer"s Market,可惜一天的時間實在是不夠挑些特產。而且聖塔芭芭拉的特色遊玩項目遠不止於此,Wine tasting-品酒,Trolley Tour-坐著電車逛小城和將近10條之多的徒步路線,足夠一家人來此,放鬆一整周。

有水的地方,有安寧;有山的地方,有安穩。但展現在遊客眼前的永遠是最光亮的一面,同一時間,這片區域的山火正在燃燒,而後幾日會發生彼時無人預知的泥石流。危險與美麗並存,享受太平洋的風的恩澤同時,也要接受它無意帶來的災禍,這便是人生吧

列車啟動,路線和自駕公路平行。夕陽在身旁,海浪洶湧,又一個夜晚即將降臨。自然周而復始不會記得我來過,但在聖塔芭芭拉的一日漫遊,卻是偶然拾到的金貝殼,閃著獨一無二的光。

願美景長存。

With love,

Jiaxi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加心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加心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