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追蹤超越人類智慧的遠古遺迹:「沙漠壁畫」究竟何人所作

追蹤超越人類智慧的遠古遺迹:「沙漠壁畫」究竟何人所作

「沙漠壁畫」究竟何人所作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第一大沙漠,氣候炎熱乾燥。然而,令人迷惑不解的是,這裡卻有美輪美奐的岩石壁畫,是誰在什麼年代創造出這些碩大無比、氣勢磅礴的壁畫群?刻制巨畫又為了什麼呢?

從地球的上空俯瞰地球,人們會發現一大片黃色的世界——它就是幾乎佔去非洲面積一半的撒哈拉大沙漠。然而,在這極端乾燥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曠地,竟然曾經有過高度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多姿的遠古大型壁畫。今天人們不僅對這些壁畫的繪製年代難於稽考,而且對畫面中那些奇形怪狀的形象也茫然無知。於是,這些「沙漠壁畫」成為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不解之謎。

1850年,德國青年探險家因里希·巴爾斯在撒哈拉的塔西亞高原考察,無意中發現岩壁上刻有鴕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畫面色彩雅緻和諧,栩栩如生,不過上面沒有駱駝。由於缺乏考古知識,當時他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

1933年,法國駱駝騎兵隊來到沙漠,偶然在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長達數公里的壁畫群,都繪在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岩陰上。這些壁畫五顏六色、色彩雅緻,生動地描繪了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如樸素的家庭生活、狩獵隊伍、吹號角趕著牛群等。畫面上還有大象、犀牛、長頸鹿、鴕鳥等現在只能向南1 500多千米的草原上才能找到的動物,但是另外還有一些顯然已經絕跡的飛禽走獸。這一消息一經公佈於世,便立刻引起了世人注意,許多考古學家、考察隊紛至沓來。後來人們又陸續發現了公元前6000~1000年的更多的岩畫。

1956年,亨利·羅特率法國探險隊在沙漠中發現了1萬件壁畫。翌年,他將總面積約合11.6萬平方英尺的壁畫複製品及照片帶回巴黎,一時成為轟動世界的奇聞。

在沙漠中還發掘出了100多個新石器時代的村落遺址。從發掘出的大量文物來看,大約距今1萬年至4 000多年前,撒哈拉並非黃沙一片,而是大草原、草木茂盛的綠洲。這裡曾河流縱橫,大小湖泊星羅棋布,植物茂盛,百花爭艷,飛禽走獸出沒其間,儼然不同於今天的風沙遍地。當時有很多部落或民族在這裡勞動、生息、繁衍,創造了高度發達的文化。其主要特徵是磨光石器的廣泛流行和陶器的製造。壁畫中還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文字,說明當時的文化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

在撒哈拉壁畫群中,有眾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描繪最多的當數雄壯的武士形象。壁畫中的武士表現出凜然不可侵犯的威武神態,他們手持長矛、圓盾,乘坐在戰車上呈飛馳狀。從內容上分析,很可能當時人們很喜歡在戰爭、狩獵、舞蹈和祭祀前後作畫於岩壁上,藉以表達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或者用畫來鼓舞情緒,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體現了非洲人民勤勞勇敢、樂觀豪邁的民族性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

在撒哈拉壁畫群中,還有千姿百態的動物形象。有的站立、有的行走、有的狂奔、有的跳躍,還有懷孕的和受傷的,有些動物身上還畫有長矛、箭頭或者棍子打傷的痕迹。在動物的形象中,馬的數量較多,有兩匹馬拉著戰車飛馳的場面。在撒哈拉壁畫群所描繪的動物中,最多的要數聚集在水邊的牛群,畫面色彩豐富,其中尤以牧牛彩色畫和雕刻畫最為精美。描繪牧牛形象的壁畫之多,也可以證明是大草原。此外,還有鴕鳥、大象、羚羊、長頸鹿等。形象生動,神態逼真。

然而作為「沙漠之舟」,駱駝的壁畫只在極少數地區才有發現,而且根據碳14的測定,這些駱駝形象的壁畫都是後期的作品。在前期的壁畫中,沒有駱駝的形象。當成為沙漠後,約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00年左右,駱駝才從西亞來到撒哈拉,這正是羅馬共和國的疆土擴拓的時期。

據此,有些學者認為,距今約3000~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湖泊和草原。約6 000多年前,曾是高溫和多雨期,各種動植物在這裡繁殖起來。只是到公元前200至公元300年左右,氣候變異,昔日的大草原終於才變成沙漠,此時是撒哈拉的駱駝時代。

在撒哈拉壁畫群中,還有許多令人迷惑不解的手印、足印和稀奇古怪的圖印,這就給撒哈拉壁畫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恩阿哲學高原曾發現一幅壁畫,畫中人都戴著奇特的頭盔,其外形很像現代宇航員頭盔。為什麼頭上要罩個圓圓的頭盔,這些畫中人為什麼穿著那麼厚重笨拙的服飾?

撒哈拉壁畫如此豐富多彩、氣勢磅礴,那麼,究竟是誰在什麼年代刻制的?為什麼會出現在極端乾燥的撒哈拉沙漠之中?這些問題,迄今還無法解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五號 的精彩文章:

失落的全球寶藏之謎:荷馬史詩中的寶藏

TAG:火星五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