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記者走進市民家,看看巴彥淖爾人怎麼過臘八

記者走進市民家,看看巴彥淖爾人怎麼過臘八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在民間,許多家庭都有過臘八的習俗。臨河就有這樣兩個家庭,幾十年來每年都過臘八。臘月初八,記者走進苑錦華和史淑英家和他們一起過臘八。

苑錦華: 孩子們都喜歡喝我熬的臘八粥,說粥里有家的味道

做臘八粥的食材

天還沒亮,苑錦華就起床熬粥

當天天還沒亮,68歲的苑錦華就起床了。她把前一天晚上泡好的豆子、紅棗、葡萄乾等8種象徵吉祥的食材放進高壓鍋里熬粥,伴隨著跳躍的火苗高壓鍋發出愉悅的聲音。再過一會兒,孩子們就要來了,她哼著小曲,手腳麻利地把剝好的蒜放進瓶子里,倒上醋,封口。

等太陽升起,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出鍋了,糯糯的臘八粥色彩鮮艷、營養豐富,放上兩塊冰糖,一家人圍著桌子每人喝上一碗,象徵著來年平安吉祥、倉廩充實。苑錦華拿起手機,拍了一段小視頻,發給身在異鄉的女兒女婿。「趁我不在,你們又吃啥好東西了?」「媽,我早就想吃你做的臘八粥了,一定給我留著,等我回去吃。」微信里傳來女兒的聲音,苑錦華笑得合不攏嘴。

每年臘八,苑錦華都會早早地熬好粥,等孩子們回來喝。「我有兩個女兒,都是醫生,小女兒在外地。孩子們都喜歡喝我熬的臘八粥,說粥里有家的味道。」苑錦華說。

72歲的老伴兒白振元坐在正席,端著粥,給孩子們講關於臘八的故事。「我小時候過臘八,在屋外的糞堆上放一大塊冰坨子,母親把熬好的糜米粥盛到盤子里凍硬,扣到冰坨上,祈求來年土地肥沃、五穀豐登。那時候,有錢人家很講究,粥上有雕成動物形狀的杏仁、花生、腰果……」

白振元滔滔不絕地講著,從釋迦牟尼食糜乳頓悟到南北朝佛教傳入臘八成為節日,秦修長城後世以此方式悼念死去的民工,朱元璋牢獄受苦從鼠洞里摳出食物果腹,為紀念這一段日子,臘八喝粥成為慣例,再到不孝順老人的兒女吃了村裡人的「雜合粥」改掉惡習,走上正道……

史淑英:一家人坐在一起喝粥,就圖個高興,相當於過年前的一次家庭聚會

史淑英一家坐在一起喝臘八粥

當臘八的第一縷晨光照到史淑英家的陽台上,香噴噴的熱粥已經出鍋了。

史淑英說,61歲的老伴兒黃包銀天不亮就到廚房裡幫忙,熬粥用的蓮子、紅豆、綠豆、薏米、大米、高粱米、紅棗、葡萄乾是前一天晚上泡好的,用了不長時間粥就熬好了。之後,她又把前一天晚上剝好的蒜泡上。

「只有臘八這天泡的蒜才發綠,早一天、晚一天都泡不出這個味道。」史淑英喜歡做飯,她說烹飪帶來的不僅僅是吃飽喝足後的愉悅,還有使親人團聚的向心力。每年,她都要買四斤蒜,泡好了送給兒女和親戚朋友。春節時拿出來,酸度適中,蒜香撲鼻,吃餃子、調冷盤都能用得上。

臘八節喝粥、泡臘八蒜是中國的傳統。史淑英說,她小的時候,母親每年都會用家裡的大鐵鍋熬粥,那時候生活窮困,粥里只有兩種米——糜米和穀米。天一亮,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們了,因為喝粥的時候,母親會在每個人的粥里放一勺糖,甜甜糯糯的熱粥喝進嘴裡,讓人感覺生活特別甜美。「現在人們的生活都好了,不太講究過臘八了。今天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喝粥,就圖個高興,相當於過年前的一次家庭聚會。」

掌上巴彥淖爾記者 陶林/文 楊曉軍/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巴彥淖爾 的精彩文章:

TAG:掌上巴彥淖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