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憂思——從官方文章推斷,北斗衛星的產量遇到了瓶頸

憂思——從官方文章推斷,北斗衛星的產量遇到了瓶頸

最近幾年,尤其是北斗三號衛星開始全球組網以來,北斗衛星的空間布點工作一直在高歌猛進,令每位關心中國航天事業、關注一代一路的中國人倍感驕傲和興奮。

但在歐空局「伽利略」系統的步步緊逼之下,我們高興之餘,不免有一些心急——為什麼不能一年多打幾次?

格林尼治時間2017年12月12日18時36分,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第19、20、21和22顆衛星由一枚阿麗亞娜-5型火箭從法屬蓋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成功。歐洲航天局表示,此次成功發射意味著距該系統全部衛星組網並實現覆蓋全球的導航服務只差2018年的最後一次發射。

根據計劃,2018年,一枚阿麗亞娜-5型火箭將為該系統發射最後4顆衛星,其中包括2顆備用衛星。歐盟主導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預定於2020年實現全部衛星組網。

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中國航天的北斗組網工程壓力山大。是火箭不夠用嗎?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的生產進度完全能跟上需要,因此問題多半出在衛星的生產製造上。

而根據一篇官方發表的文章,我們可以推斷出當前已經或者可以出廠待發射的北斗衛星數量有限,最少可能僅僅只有5顆北斗星可供發射。

——以下為中國航天科工203所公開發布的文章:

文章題目:我國新一代氫原子鐘、銣原子鐘同在北斗三號應用 對北斗全球系統建設起到關鍵作用

發表日期:2018年1月18日(近期文章)

(以上省略文字一千多)

擁有雄厚的原子鐘技術實力,為北斗提供40台優良的產品

203所是我國唯一一家同時生產氫原子鐘、銣原子鐘、銫原子鐘的單位,擁有雄厚的原子鐘技術實力,已累計為系統總體提供了40台以上的星載原子鐘,產品歷經了系統設計、驗證、試驗、組網的所有階段,幾乎每顆北斗導航衛星都安裝了203所的原子鐘,這些產品保持了突出的產品可靠性和優良的產品性能,為星座的建設作出了貢獻。203所並為此於2017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有這篇公開文章我們可以獲悉以下信息:

1. 203所共生產了40台北斗原子鐘;

2. 幾乎每顆北斗導航衛星都安裝了203所的原子鐘。

根據北斗官方網站的數據,我國目前已經發射了27顆北斗導航衛星,還有4顆北斗一代星。共31顆衛星。

其中:北斗一代4顆,北斗二代18顆(含備份星),新一代北斗衛星技術驗證星5顆,北斗三代4顆。

根據公開資料,除北斗三號衛星各有兩台原子鐘外,其他各型號北斗衛星均只安裝一台原子鐘。所以,如果全部使用203所原子鐘的話,則目前已經有35台原子鐘被送入太空。

而根據公開的報導,今年將發射一顆北斗二號的備份/替換星,又用去一台原子鐘。而剩餘的原子鐘數量,僅夠裝載2顆北斗三號衛星。

根據官文推導出來的第二個信息中「幾乎」的意義,我們隨意估計有90%的衛星用203所的原子鐘,那麼還可空餘出4台原子鐘,但4台原子鐘僅夠2顆北斗三號衛星裝配。

綜上所述,從最壞的情況考慮,目前僅僅有一顆北斗二號、四顆北斗三號衛星可供出廠發射。看來北斗衛星的生產遇到了瓶頸,不知道是衛星在等待原子鐘,還是原子鐘在等待衛星。

祝願中國製造能在2018年能有更大的提升,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實的基礎。

星載銣原子鐘

星載氫原子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航天集郵 的精彩文章:

機遇號火星探測器成功著陸14周年

TAG:中國航天集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