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君子是如何煉成的

君子是如何煉成的

君子是如何煉成的

行如清風,言似細雨,氣度非凡,寵辱不驚,君子是漢民族理想人格的化身,也是人們自我修行的目標。君子是如何煉成的?有人說,人生要讀三本書: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這恰和君子之道若合一契。一句話:在生命中把知識和經歷轉化為人格財富,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完整而豐滿的靈魂。

讀有字之書——志於學。腹有詩書氣自華,風度翩翩之下一定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世間草莽英雄何其多也,胸無點墨,終究與君子之風差之千里。幼子開蒙,授以《倉頡篇》,倉頡造字開創文明,人自提筆寫字之初便也走上了遠離蒙昧的道路,因而「學」之一字是人之根本。宋濂求學勤且堅,羲之習字染墨池,時間賢者大儒皆始於此。不過書積胸中不加消化,酸腐之氣便生,於是不被知識所困便顯得尤為重要。這時便要進入下一階段——

讀無字之書——游於世。紙上得來終覺淺,真實的世界會教給你更多。君子者,行萬里路,閱遍繁華,嘗盡炎涼,經歷七蒸八煮,遇見千人萬人,方才擁有無所不包的胸懷和與世無爭的洒脫。蘇軾被貶,黃州廬州,如萍如舟,卻悟了「一蓑煙雨任平生」,一改當年銳氣,雖有出世之意,仍初具君子之風。杜甫走過戰火後的孤村,無言的荒涼,沉默的百姓讓他讀出了世道之荒謬,「安得廣廈千萬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君子之仁道便悄然升於心間。經歷世間百態,胸中詩書一一浮現,形消而神存,以無字的形式成為君子的底色。

讀心靈之書——忠於己。欲竟外物必內窮於心,成為君子的第三步是認清並忠於自己的內心。它使人表裡如一,知行合一,以一個完整而不可撼動的主體出現,道便隨之而生。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是對內心誠信的捍衛;一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對內心忠義的吶喊。君子因對內心的掌握而強大,因強大而無所畏。用一句形象的話說:當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時,君子便煉成了。

君子之道如此,凡人之道亦應如此,三本書受益終生:志於學,游於世,忠於己。縱使未能達到理想之境界,也應不再彷徨,在人生道路上從容前行。

教師團隊 眾志成城

讀書寫作 感悟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塘讀寫 的精彩文章:

我喜歡《世說新語》

TAG:方塘讀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