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首靜謐溫柔的手風琴曲,名字叫諾拉

有一首靜謐溫柔的手風琴曲,名字叫諾拉

「一切我所向著自然創作的,是栗子,從火中取出來的。啊,那些不信仰太陽的人是背棄了神的人。」

(梵高 《給提奧的信》)

諾拉的太陽

如果找不到回家的路

那就一直往南方走下去吧

在那裡

沒有愛上北方的南方姑娘

卻有著愛著夢想的實踐家。

生命在這裡誕生

生靈在這裡繁衍

靈魂在這裡消亡

而大地之子

你是否在諾拉的太陽里得到永生

墳墓

你是否舉起了諾拉的太陽

我將用我的雙腳開拓這片土地

年輕的士兵,喝完這杯家鄉的波本酒

你就盡情醉卧沙場吧

笑吧

-------------2018.1

New Orleans of Louisiana, NOLA, 諾拉。

從新奧爾良回來已經是幾天前的事情了。一直斟酌著該寫一篇關於她的文章,卻遲遲不知如何下筆。新奧爾良於我而言,僅僅用文字,是無法準確地描繪她的美與風情。與她最引以為傲的爵士樂不一樣,她就像一首流動的手風琴曲,溫柔窈窕,悠揚文藝,但也充斥著一絲詭異和神秘。那份神秘感正如同你永遠不知道在這裡的下一個街角會邂逅怎樣的藝人和表演,而下一條街道上又會遇見怎樣新奇的店鋪和展覽館...像是陽光下的淡紫色絲帶,一切在這裡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所有的下一秒都充滿未知。

說來也巧,本打算從冷風徹骨的馬里蘭到南方的新奧爾良去躲避寒潮,誰知卻遇上了當地十幾年不遇的寒冷天氣...甚至還下雪。但也拜冷空氣所賜,很多遊客和藝人都沒有上街,廣場和街道都顯得格外空曠。我所見的新奧爾良和所有人描述的熱鬧不同,她是靜謐而美好的。時不時還是會遇見唱著歌的藝人,他的聲音在行人不多的街道上迴響得有些寂寞,但卻不像天氣暖和時與各種音樂混雜在一起百花齊放般的吵鬧與浮躁。

本打算在這裡的書店買一些明信片,卻不知道自己正在開啟一片新的天地。推進第一家書店的門,只有方寸大小的地方,四面的牆壁卻擺滿了整整齊齊的書,讓這個小店格外充實,也給予了我寧靜的力量和安全感。店主親切地介紹說這個地方是美國著名的榮獲諾貝爾獎的文學家William Faulkner(威廉 福克納)的故居,他正是在這裡寫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說Soldiers" Pay(士兵的報酬).那一刻感覺無比榮幸能遇見這樣充滿意義的小店!出門看了這家店的名字,Faulkner House Books. 果不其然,我囫圇吞棗地忽略了這個名字就一無所知地闖進了這家店...為自己的「快節奏」和無知而感到羞愧。在和店主後面的交談中還驚奇地得知他的阿姨竟然是我的校友!那都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感覺能走進這裡真的很幸運!

在寒風中穿梭過幾條小巷,推開老舊的店門,走進下一家書店。在這裡我買到了1950年左右的空白明信片,還有很多近一百年前寫過的明信片。一張一張翻著那些明信片,看著上面貼的老郵票和留下的日期,還有或許已不在的收件人。這些塵封已久的記憶和祝福就這樣穿越漫長的時空,隨著泛黃的紙張和陳舊的香氣,再次重見天日,慢慢向我走來。自己像是購買著別人的記憶,卻又像是再度開啟了一個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和秘密。那份歷史的厚重感就這樣沉甸甸地落在了一張薄薄的明信片上,落在了我的手上。

在另一個街頭,有著一家有趣的藥劑博物館(pharmacy museum)。這裡其實是我來之前最想拜訪的地方,作為一名化學系的學生,怎能不為這些美麗的瓶瓶罐罐而激動!在介紹博物館裡陳列品的同時,導遊也講解了新奧爾良19世紀曾經最黑暗的病亂時期。那時黃熱病肆虐,夏天時能達到一天四百多人的死亡率,也被稱為「路人病」(stranger disease),因為走在路上都可能被任何一個路人傳染,可見當時情況的失控和慘烈。後來他也介紹了很多醫療器具的發展史,還有很多曾經荒謬的「流行療法」,比如曾經的人們認為垂死的樣子很美,所以很多人開始吞水蛭來讓自己變白,這樣奄奄一息的樣子就能看起來更「美」...整個博物館的裝修風格都非常復古,導遊也身穿19世紀服裝來風趣地講解,有興趣的朋友非常推薦去這裡!

這裡也是一片生與死達到平衡的地方。人們並不忌諱談及「死亡」這個話題,在這裡,死亡是真正成為了「生」的對立面,被人們敬仰著。生命在這裡誕生,生靈在這裡繁衍,靈魂在這裡安眠。公墓在這裡並沒有詭異和陰森的氣息,反而像是公園。談到新奧爾良的公墓,最大的特色就是陸上墓葬,而不是埋於地底。很多介紹都解釋為當地為沼澤地,深挖幾尺便會倒灌,但我的導遊卻說這並不是原因。拉法葉特公墓里有一處就是地下墓葬,足以證明「倒灌」並不是陸上墓葬的理由。陸上墓葬是因為受了西班牙殖民的影響,凡是有西班牙文化的地方都會看到這樣的墓葬法。而這裡的墓也有好幾種「款式」,最常見的就是圖中的家庭墓葬。導遊帶我們看了一座廢棄的墓,裡面有兩個墓穴,上面是來放最近一位死者的棺材,下面就是存放曾經逝者的骨灰,就像一家人在陰間也能一直在一起。她說這個墓以前裡面「住了」六個人,但現在已經被遷走了。

在拜訪完公墓後,一路坐著叮叮車到杜蘭大學參觀。在早上無意間查了Calder Quartet叔叔們的網站,發現他們在16年的10月來杜蘭表演過!作為他們的忠實粉絲,我毅然決然決定去他們演奏過的地方朝聖!

在這裡順便給叔叔們打個廣告,他們真的是世界頂級的四重奏樂團...而且顏值超高啊...自從去年十月聽了他們在學校的演奏,現在已經餘音繞梁三個月了...也正因為那場演奏,下決心重拾曾經的小提琴。他們坐標洛杉磯,有小夥伴有機會一定要去聽他們的演奏!!!

鏈接:https://calderquartet.com/

在他們表演的Dixon Hall的自拍!一路朝聖,感覺受到了保佑~

杜蘭的雕塑小哥比我可愛。

來到新奧爾良的第三天。在這個充滿快活和休閑氣息的城市,卻巍然屹立著一片莊嚴肅穆的建築——二戰博物館。

踏入場館,緊急的戰爭時期廣播和復古的信息標誌牌翻牌聲讓整個氣氛都縈繞著戰爭的危機感。隨後,跟隨著模擬火車的轟隆聲搖晃,遠赴沙場的壯烈感席捲而來。這是對未來生死未卜、一去不知何時歸的無力和恐懼。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新奧爾良在美國二戰期間生產大量的軍用船隻,有很多軍事工廠,在海軍勢力上起著重要貢獻和作用。我的語音講解是一名叫Marvin Parrett的水手,照片上的他正值年少,風華正茂。參觀完後滿懷期待地在網上搜索他的名字想看看他的近況,得到的卻是他十年前逝世的消息。那一刻,莫名的悲哀瞬間佔據了我所有的思緒。但隨即覺得自己是幸運的,能與歷史見證者的記憶相遇,也很感激他能分享他的故事和所見證的歷史。如果我早點有這樣的意識,就能記錄下爺爺對於戰爭和他家人的記憶了。

最讓人心疼的是一名遠赴歐洲的戰士在聖誕節寫給友人的一封家書。他說,」我的父母還好嗎?我的她還愛著我嗎?我希望明年聖誕節能回家…我知道我又在這樣說了,但是我是真的多麼希望能回家啊…」這最質樸的表達,卻是徘徊在生死邊沿的人對於家與和平最歇斯底里的渴望。我只能默默祈禱著他最終和家裡團聚。

"The route you"ve traveled...is marked by the graves of former comrades. Each of the fallen died as a member of the team to which you belong, bound together by a common love of liberty." 這是最讓我沉默的語句。腳下踩著的每一寸呼吸著所謂自由的土地,都曾飽經戰亂。勝利與和平的代價,是先人的鮮血和沉重的生命。

在「大快活」氣息下的新奧爾良,這片博物館雖有著和其他旅遊街區截然不同的氣質,卻並不顯得突兀。它的存在讓人居安思危,讓這裡的歷史氛圍更加深沉和完整,也讓人們更珍惜和熱愛生活。

英魂已逝,徒留青山一片。短暫的生命與和平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這也是我這趟旅行最深刻的感受,無論多麼艱難,也要好好活下去;只有活著,才能看到未來的美景。

說到音樂,這裡作為爵士樂的發源地,最著名的便是Preservation Hall。在學校的爵士樂團外也能體驗一把最原汁原味的爵士盛宴,就算在寒風中排隊四十分鐘也不足惜!

在表演時全場禁止拍攝,於是我在演出結束後拜託老先生再擺一次姿勢。

最著名的咖啡店莫過於杜夢咖啡館(Cafe Du Monde),人山人海,名不虛傳。在這裡,只有來去匆匆的過客,和溢出的咖啡香與法式甜甜圈味兒。

這個媽媽帶著可愛的小姑娘壓硬幣,妹子一臉驚訝~好可愛的

在我離開的那天,新奧爾良便恢復了曾經的溫暖;雖說有些可惜,但我並不覺得遺憾。我一定會再次來到這裡,體驗著不同的風格和氣候。正如高曉松所說,「在美國所有城市裡,讓我首先挑一個隨時隨地去多少回也不會膩的這地兒,那沒有什麼能跟新奧爾良比的」。這片土地總是能帶給我太多驚喜,每一個藝術館都陳列著讓我大開眼界的獨特創意,而街角處總能傳來讓我走路都能自帶的美妙背景音樂。

New Orleans, 這首溫柔歡快的手風琴曲。不說再見,必再相見。

2018.1.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魚丸的平行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魚丸的平行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