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極鳳凰」海上追夢,傳承太極文化

「太極鳳凰」海上追夢,傳承太極文化

從IT精英,到如今的「太極鳳凰」,陳佳在這座城市踏上追夢的旅程。自幼隨父習武,從小磨練了堅韌、獨立的品性。她曾隻身遠赴陳家溝拜師,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陳氏太極拳」的第二十世傳承人。

她辭去高薪職位在上海開創「優太極」拳館,也是太極拳走向世界的傳播大使。和兩年前周到君專訪她時相比,現在的陳佳顯然有了更多體悟。她說——

「我師父,陳氏太極拳第十九世掌門人陳小旺老師,有人把他叫做『心理醫生』,我原來不理解,現在明白了。教拳,並不只是單單教拳法,還有更多的是,你能影響到你學生,影響到他們心理狀態的調整。」

陳佳拳照,長城,太極拳

陳佳,出生於江西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五六歲時,就在父親的指導下開始習練基本功、長拳。每天早上6點不到,她就被父親從被窩裡拉起來,去後山上跑步……曾經,她最愛讀金庸,《白馬嘯西風》里的李文秀,是她特別喜歡的女主角。

在北京郵電大學念書的時候,她依然堅持習練武術。讀大三時,去參加「跑馬」,42公里多,她跑了4小時44分鐘,成為當時北郵歷史上第一位跑完馬拉松全程的女生。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大學畢業後順利進入通訊公司、互聯網領域,且業績不菲的她,會突然離職開始太極拳館的創業。但是陳佳心裡明白,無論在哪個人生階段,她都沒有離開過武術,重要的是,身心皆受益於此。

2011年,陳佳正式拜中國太極拳大師陳小旺為師,陳小旺的爺爺正是陳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發科。她也成為師父所收弟子中最年輕的一位。她練拳刻苦,不斷精進,獲得了國際太極拳、太極劍冠軍,被譽為「太極鳳凰」。

「把陳氏太極拳和太極文化發揚光大,讓更多人了解和學習。」這個念頭、這份責任,促使她在2012年,選擇在上海這座大都市開創「優太極」拳館,教授陳氏太極拳,尤其希望影響更多年輕人能親近太極拳。

為西班牙ESADE商學院教學傳統陳氏太極拳

江湖風雲莫測,拳館創立至今,同樣經歷了種種坎坷,但她就像當年「跑馬」時那樣,始終堅持著。

「優太極」在上海如今已經開出第三家拳館,越來越多的太極拳愛好者走進拳館學拳。與此同時,太極拳課也走進上海不少學校、醫院、企事業單位,她還帶著太極拳多次走出國門。

「2017年8月去了歐洲,主要是德國、瑞士、捷克、奧地利,做太極文化交流。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時,給一些企業家講『太極思想和生活太極』,怎麼把太極拳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平衡和工作的壓力。11月去美國,是受迪士尼皮克斯公司的邀請去教學交流。他們希望可以嘗試把中國的太極文化融入到他們的動畫作品中去。」

受Disney首席創意官、Pixar創始人John Lasseter邀請訪美,為皮克斯公司教學傳統陳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還走進了一些國際學校,比如惠靈頓、古北虹橋國際學校,面向8-12歲的國際學生。部分國際學校接觸後,有意成立課後太極拳興趣班。

「我們希望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國的太極拳。」陳佳說。

「我去歐美推廣中國文化的時候發現,國外的華裔群體非常大,但他們面臨著一個亟需去了解中國文化的現狀。他們中很多人出生在國外,對中國文化了解得很少,有一點斷層。他們覺得,像太極拳這樣的中國文化很神秘,很想了解,但是缺少比較好的途徑。」

在優太極拳館學拳的有些小學員,在學校會自發地去教同年級的小朋友練習一些太極的基本功。「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能自發地去做這些,太極拳成為孩子們之間的一種交流方式,也讓更多的孩子知道,我們中國還有這樣的一項傳統武術,或者說這樣的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去不同的地方教拳,也讓她收聽到來自不同領域習練者的反饋。比如去武警醫院教拳,不少醫生學員原來都練過軍體拳,他們現在練太極拳就有一個比較。「他們感覺,太極拳真正能夠讓自己慢下來,靜下來,同時又能夠增強下盤腿部的力量。」

日前,陳佳還受邀作為陳氏太極拳代表,參與拍攝了上海申辦2019年世界武術錦標賽的宣傳片。

帶領優太極學員揚州太極行

相比2017年,新的一年,陳佳希望更多把精力放在「內修」上,更多應邀出去講課、傳播,也希望自己能有更多「主動出擊」。

2018年,會有增開新館的計劃,並希望開拓更多新的模式。「還是要突破思路,因為傳統行業,武術,還是過於傳統,無論是互聯網,還是資本運營的方式,都接軌不上。我們也一直在考慮和嘗試,一方面是產品的改革,是不是可以更時尚一點,比如周期短一點,年輕人10次課這樣。同時,是不是可以有一個教練的培養體系,針對不同程度的課程,去匹配不同級別的教練等等。」

陳佳在優太極拳館,太極劍。拍攝:丁亦然

陳佳說,她自己走出去這一兩年發現,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國外還是國內,依然有不少對太極的誤解。「他們原來接觸到的太極,覺得就是老年人練的,有些地方對於中國傳統武術的認知還只是:武術我應該怎麼樣去用、去打。」

但實際上,陳佳和她的團隊基本上都是80後、90後,做太極拳的傳播推廣,除了本著對太極拳的熱愛的心在做以外,她們也希望能夠影響到更多年輕人、中青年的群體,能夠真正地認識太極拳,了解到這不僅僅只是退休以後才可以去練的一種拳。

世界著名足球明星、前阿根廷國腳克雷斯波Crespo上海首站跟隨陳佳學習傳統陳氏太極拳

「它是真正可以強身健體,並且可以對我們的心態、心境產生積極影響的一種文化,太極文化。」

陳佳認為,把太極文化運用到生活中去,就是「生活太極」,可以把太極拳的習練加在不同的生活場景里,比如在日常的坐卧行立時,都可以把太極拳的樁功的要求加在裡面,這裡的要求包括對心理狀態的要求。

比如在開會時、開車時、甚至是和別人談論一些事情的時候,坐在電腦前的時候……都可以嘗試著讓自己慢下來。

「我之前有一個學員說,他練完拳要去跟他的一個團隊談判,可能他的團隊要帶走一批人。他說,原來的他,要去面對這樣的事情時,會很激進,但現在,他打算上完太極課就去處理這個事情,說因為這個時候他的心態很平和——『我是為你好,而不是我要去和你談判一個什麼事情……』最終,這個學員說他非常順利地解決了那件事情。」

「當能夠把自己的心態放得很端正,讓自己變得很平和的時候,去找到站樁時的那個感覺,能讓自己沉下來的時候,再去應對一些問題,反而會解決得得心應手。」

受邀為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學員講學太極思想,並現場教學傳統陳氏太極拳

陳佳說,她越來越有一個體會:「教拳,並不只是單單教拳法,還有更多的是,你能影響到你學生,影響到他們心理狀態的調整。」

陳佳的師父陳小旺,他原來在國外教學的時候,有人把他叫做「心理醫生」。陳佳原來不理解,現在漸漸明白了。「我師父他原來在國外教學的時候,不僅僅只是教拳,而是會更多地去和學員聊太極拳的心境,就是太極拳的習練能對你的心理狀態產生怎樣的一種影響。拳是一方面,文化也是一方面。只有把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去培養學員,他們才能真正感覺到太極拳的好處,而不是說只是練一套拳。」

太極拳幫助學員增強體質,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如「我們有一個學員,70後,他剛來學拳的時候,他是用「幾近崩潰」來形容他當時的那個狀態,工作的壓力、身體被摧毀的程度,頸椎不舒服,頭痛,肩周炎……練拳不到一年的時候,就感覺現在整個的狀態明顯好很多。」

但是,太極拳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它的好處遠不僅僅只是強身健體,近一兩年來,陳佳越來越希望,能夠把太極拳可以帶給人們的好的心境和心態,在教拳的同時,也帶給更多習練者。

「在上海,我覺得美好生活就是任何人,無論什麼年齡的人,能夠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都市裡,能夠慢下來,能夠打一套拳,我覺得就是非常美好的,能夠把太極作為自己每天習練的一個樂趣,就是美好生活。這也是我和拳館許多學員共同的一個心得。」

圖片:除有特別標註外,均由陳佳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人的驕傲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