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果沒有這位元帥的支援,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將舉步維艱

如果沒有這位元帥的支援,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將舉步維艱

原標題:如果沒有這位元帥的支援,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將舉步維艱


隆美爾的大名無人不知,作為二戰時期德國的戰爭巨人,尤其是北非戰場上的叱吒風雲,讓盟軍談虎色變。


但是這裡要說明一下,並非所有的功勞都要歸到「沙漠之狐」的頭上,還有一個人在其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他,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很可能舉步維艱。

這個被忽略的元帥,名叫威廉·李斯特。



作為納粹德國最優秀的野戰專家,李斯特可謂功勛卓著。最初德國人閃擊波蘭,就是以李斯特集團作為先鋒,後來入侵法國,亦是由李斯特部率先突破馬奇諾防線,如一把尖刀插入法國。這還沒有結束,接下來李斯特更是親手征服了希臘和南斯拉夫,為希特勒攻城略地無數。


有意思的是,這位野戰高手的出身完全沒有軍事背景,反而是一個醫生世家,但李斯特放棄了救死扶傷的家族使命,反而選擇了殺人取命的戰場生涯。

不過平心而論,人家確實是打仗的好苗子。希特勒上台後,很賞識李斯特獨闢蹊徑的作戰理論,一下子把他從中校升為了中將,小鬍子總理也是夠任性的。正因為如此,李斯特雖然很討厭納粹黨衛軍那幫傢伙,但是對希特勒卻是忠心耿耿,畢竟知恩圖報嘛。


戰爭打響以後,李斯特率領第十四集團軍一舉摧毀波蘭,獲得了首枚騎士鐵十字勳章。不過,老李可沒有因為這點小甜頭而沾沾自喜,這個野戰狂人又指揮第十二集團軍在色當地區撕裂法軍的馬奇諾防線,一股腦地打到瑞士邊境一帶,而這也為後來一舉殲滅法國陸軍打下了基礎。



這一番小試牛刀的賽前預熱,足以讓希特勒欣喜若狂,1940年7月19日,一封電報把他提拔為元帥。而比他更有名的隆美爾,則是到1942年6月才晉陞為元帥軍銜。


接下來,重頭戲才真正開演了。

1940年7月的巴爾幹戰役中,南斯拉夫軍隊被李斯特消滅殆盡。英國人一看,這樣不行啊,德軍行動速度太快了,再不去救援估計剩下的幾個小國都得玩完。話雖然這麼說,但是瘋起來的李斯特誰能攔得住呢?德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垮了英國的派遣軍和希臘主力,到1941年4月,李斯特已經可以悠閑地在雅典吃下午茶了。


這一戰不僅讓李斯特打出了名聲,而且由於德軍牢牢掌控了愛琴海和地中海航道,有力地保障了身處北非的隆美爾的後勤供應。得益於此,隆美爾才可以痛快地放開手腳和盟軍作戰。否則,任憑隆美爾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得不受困於無米之炊的煩惱。


不過,老馬也有失蹄的一天,1942年,李斯特遭遇了滑鐵盧之敗。其實準確的說,這鍋應該由希特勒來背。這又是咋回事呢?



原來,當時李斯特剛剛被委任為第十一和十七集團軍以及第一裝甲集團軍的軍群總司令,主攻高加索地區,但是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同時又在攻打斯大林格勒。本來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還非要吃著碗里瞧著鍋里,硬啃兩塊難啃的骨頭,雖然李斯特屢次反對,卻都被希特勒給否決了。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沖。

結果在這場著名的高加索會戰中,蘇聯紅軍組織了五次大規模的防禦戰,德軍付出了傷亡十萬人的慘痛代價,仍未能拿下高加索,而強弩之末的德軍再也無法形成有效的攻擊。氣得不行的希特勒再一次給老李發了電報,仗打成這樣,你這元帥別幹了吧!


一肚子委屈沒處撒的李斯特氣憤之餘,辭職而去。


這次會戰,德國損失官兵高達28.1萬人,坦克1358輛,飛機2000架,火炮7000多門,可以說給了德國人致命一擊。也正因為如此,李斯特後來一直被雪藏,只能待在家裡養老。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恰恰又救了老李一命。因為後期脫離了作戰指揮部,所以二戰後避免了被處以絞刑的命運,只被判處無期徒刑。1952年底,李斯特因身患重病,被提前釋放出獄。

這也引出來另一個話題:這些納粹戰犯們,只要不是被判處絞刑,無論是無期徒刑,還是20年、15年,最後都因種種原因被提前釋放了。你可以說這是人道主義,但對於懲治戰犯來說,是否有點縱容了?


歷史客棧作者:水木


有趣味、有思維、有品位的「三味」歷史,請關注微信公眾號:mashaohua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客棧 的精彩文章:

我軍有個人叫「紅玫瑰」,毛主席警告大家:你們最好少惹他

TAG:歷史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