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撞掉別人兩顆牙而已,皇帝居然害怕了

撞掉別人兩顆牙而已,皇帝居然害怕了

Happy Every Day

正視快樂

[28/01/2018]

這是黃三刀的第195篇文章

聽說長得好看的人都關注了「黃三刀」

大王叫我來巡山,聽聽三刀侃大山

我喜歡讀野史,因為正史太正經,誰聖誰昏,誰忠誰奸,十分分明,讀起來很累;野史雖然不正經,卻生動活潑,發人想像,讀起來有「快感」。

近日讀《涑水紀聞》的一則故事,宋太祖趙匡胤的形象一下子在我的心中活了起來。

現將這則故事抄錄如下:

太祖常彈雀於後苑,有群臣稱有急事請見,太祖見之,其所奏乃常事,上怒,詰其故。對曰:「臣以為尚急於彈雀。」上愈怒,以柱斧柄撞其口,墜兩齒。其人徐俯拾齒置於懷。上曰:「汝懷齒,欲訟我耶?」對曰:「臣不能訟陛下,自有史官書之。」上悅,賜金帛。

《涑水紀聞》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史學家司馬光(點我點我)。聽說這是為編寫《資治通鑒後紀》收集的資料,大概因為不夠正經,沒用上。書名「紀聞」起得好,把聽說的記錄下來,是非曲直,由人去說

這則故事淺顯明了,只有兩個地方不明白:一是「以柱斧柄撞其口」,當了皇帝的趙匡胤怎麼總是把斧子放在身邊,動不動就撞人?二是「上悅」的「悅」字,正在盛怒之中,怎麼突然就高興起來了呢?

關於「柱斧」,宋人筆記《湘山野錄》中還提到過,就是有名的「斧聲燭影」。

說宋太祖趙匡胤臨死前一天晚上請他的弟弟趙光義喝酒,「飲訖,禁漏三鼓,殿雪已數寸。帝引柱斧戳雪,顧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帶就寢,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禁內。將五鼓,周廬者寂無聲,帝已崩矣。」

斧聲燭影已是千古之迷。「帝引柱斧戳雪」一句,人們大都解釋為「太祖拿柱斧砍地上的雪」,也就是說,趙匡胤總是把斧子放在身邊,和弟弟喝酒時拿來砍雪,聽大臣奏事,生起氣來,用柱斧柄撞人。不可思議。不太可能。

我懷疑,這斧不是兵器的斧,而是斧依的斧,所謂「天子當依而立」,「依,狀如屏風,以絳為質,高八尺,東西當戶牖之間。綉為斧文,亦曰斧依。」「柱」也好,「柄」也好,實際上是支撐屏風的活動支架之類的木棍子,可以隨意抽出。

太祖坐在「斧依」邊上,激動起來,便抽出其中的一根,或戳雪,或撞人。

趙匡胤是個活人,會生氣。因為他是皇帝,所以生氣起來可以拿東西撞人,把人家的牙齒撞掉兩顆。也怪那人不知趣,來的不是時候,說話不得體,專揀人家的痛處捅,撞掉門牙是活該

可他偏偏有點性格,「徐俯拾齒置於懷。」一個「徐」字寫出了他的從容與無畏,我們甚至可以由此想見他臉部的表情。好樣的。接下來的對話更精彩。我們總以為封建社會是人治,沒有法治,看來也不盡然。

任何社會沒有法治都不行,區別只在於,在關鍵時刻,是權大還是法大。現代社會法大於權,傳統社會權大於法。

大臣告皇帝,即使有證據——兩顆撞斷了的門牙,也不行,所以他說,「臣不能訟陛下。」但他還有最後一招,就是找史官,把這事記下來,讓後人評說。

這一下,當皇帝的有點害怕了。

什麼都能變,就是變不了歷史。看來古代的史官權力比較大,記下來的事,皇帝是不能看的。不像現在,歷史可以隨便編。

大學者胡適說過,歷史是一個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後人又有更大的發展。比如井崗山上的一根扁擔,先是朱德的,以後變成林彪的,以後又說是朱德的,讓人很糊塗。

趙匡胤理虧了,害怕了。人家不告你,可人家要找史官,要入史。可是,《涑水紀聞》卻說,「上悅」,不但「悅」,還「賜金帛」。這有些讓人想不明白。

有這種可能,趙皇帝其實並不高興,但用其他字眼,有損於皇帝的形象。開頭「上怒」,接著「上愈怒」,突然變了臉,是有懼色,是色厲內荏,都不合適。所以用「悅」字來胡弄人,表示他的寬容。作者司馬光身居相位,又寫慣了正史,在不知不覺中,便「為尊者違」了。

這麼想著,我又有些惴惴,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疑。往好處想,趙匡胤是真的高興了,他畢竟是開國皇帝,有為之君。他在對方的執著與從容中,看到了他自己的成功,他所追求的不正是這樣一種相對寬鬆的政治局面嗎?大臣們敢於頂撞,敢于堅持己見,不正是他開明的另一種表現嗎?

歷代聖明之君,無不重視入史

《貞觀政要》有幾則關於唐太宗(點我點我)重視入史的故事。有一則說,唐太宗想看起居注,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褚遂良不讓看,太宗說,「朕有不善,卿必記耶?」褚遂良說,「臣聞守道不如守官。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

趙匡胤想當明君,就得學唐太宗,允許史官把他的言行都寫進去,好的寫,不好的也寫。他想開了這一點,高興起來,對那個倒霉蛋大加賞賜。

《涑水紀聞》中的趙匡胤比《貞觀政要》中的唐太宗可愛得多。唐太宗總是一副聖明君主的樣子,說一些大道理和讓人感動的話,趙匡胤則更象一個有七情六慾的正常人。

看來,不管什麼人,都要面對歷史。趙匡胤無理地撞掉人家的兩顆門牙要面對歷史,我們有了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也要面對歷史

當然,面對歷史有一個勇氣的問題。一千四百年前的李世民能做到,一千一百年前趙匡胤能做到,我想,我們應該也能做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三刀 的精彩文章:

無問西東,就是根本沒空問東問西

TAG:黃三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