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隋唐五代,中原淡出舞台中央的3個標誌性事件

隋唐五代,中原淡出舞台中央的3個標誌性事件

隋唐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時期。儘管它的脈絡最早在北魏已經埋下了,就是位於內蒙南部河北北部一帶的「武川鎮」。

北方的政治力量在關中的長安立足,制衡東部,建立了北周、隋、唐三個朝代。

之所以說是「承上」,因為它定都關中,又以中原為核心統御天下,之所以說它「啟下」,是因為它根扎在中國偏東北之地,和後來的契丹起源地相距不遠,此外還有其他一些事可以佐證。這兩點恍恍惚惚可以看出後來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政治重心北移的大趨勢。

當然,這個趨勢是隨著時代進展,越來越明顯的。

其一:隋唐建立之後,東北部的重要性已經和千代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春秋戰國時期,位於東北的幽州還是很弱小的,戰國七雄,燕國可能也就比韓國強一些。秦漢對於這塊土地那是十拿九穩的。三國魏晉之時,中原亂成一鍋粥,無暇北顧,這才有「五胡亂華」的禍患,和突厥的興起,等隋唐建立之後,擊打突厥,卻導致高句麗興起,這節奏簡直就是殺不死的李天王呀。按照常理隋煬帝拿下高句麗應該是毫無懸念,偏偏不僅沒能拿下,還折了整個隋朝。唐建立後,也還是對東北部選擇死磕,直到唐高宗時才基本解決,可是高興了沒多久,「安史之亂」爆發了,平定之後又留下纏磨唐朝一百多年的藩鎮割據,其中最難啃的骨頭是「河北節度使」。注意,天下節度使多去了,大多乖順聽話,唯獨東北的節度使屢屢要挾,難以擺平,也可以說,唐朝從未真正解決「安史之亂」後遺症。

其二:安祿山造反,開創了一種史無前例的模式。

中國古代之所以定都關中,是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固若金湯,「六國」合縱企圖消滅秦國,結果是逡巡不敢前,但安祿山開創了「茫茫走胡兵」的局面,使潼關不再是天塹,之後隨便誰都可以西入潼關,甚至農民起義軍也可以,黃巢就曾經去龍椅上坐了坐。

其三:身居洛陽,已經不能有什麼定國安邦的大計策了。

洛陽號稱「天下之中」,身處洛陽意味著可以有很多妙計制衡天下,但隋唐之後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少了。楊玄感反隋時,前來投奔的李密曾提出上中下三條計策,上策是北上幽州堵住隋煬帝的歸程(隋煬帝正在遼東打高麗),中策是西襲長安,以關中為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下策是攻取洛陽。楊玄感因為思路不清選擇下策,結果洛陽沒打下來,耽誤了寶貴時間,最終失敗。

李密提供的三條計策,這種風格是沿襲秦漢魏晉的「洛陽風格」,是只有在「天下之中」才能想出來和實現出來的。之後的洛陽呢?是牡丹之鄉,即便五代十國很多皇帝在此定都,也是茫然無計幾多。作為千年「神都」,越來越不神奇了。

其三:中原武功最後的輝煌,也永不再現了。

任何王朝建立的根基,一定是武力,如果總是打敗仗,那一定長不了,雖然空有武力也長不了,無論是北周,還是隋唐,都是在無數戰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這種戰無不勝的風格,結束於李存勖。李存勖大家都知道,「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為天下笑」的那位後唐庄宗。雖然大家都認為他很可笑,但不得不說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那種矯健英姿可以對抗日益上升的北方力量了(主要是遼、金、元等草原力量)。

所以,唐中期以後,身處關中的唐天子,已經戰戰兢兢(連農民軍都能打進潼關),五代到北宋定都洛陽、開封時,從皇帝到大臣已經顯得無能可笑了,拿不出像樣的計策,餿主意倒是屢見不鮮(對比李密獻計楊玄感就很清楚),即便北宋「先南後北」也蘊含很大的危機,在李存勖之後,捍衛中原王朝神武矯健的神兵也不復存在了。更多的是「茫茫走胡兵」的模式,安祿山、黃巢、遼、金、元、朱棣、清,都很成功地沿用這種模式。

這種由安祿山開啟的模式,實在是有效,導致日寇也試圖沿用,但「台兒庄大戰」和老蔣扒開花園口阻滯了日軍第一波攻勢,使日軍路線從由北向南轉為由東向西,這對於弱勢一方的中國是有利的,可以利用西部多山地的地形「以空間換時間」,實現持久戰的戰略。

隋唐的這次「時空大轉換」從公元500年左右萌芽開始到南宋結束,經歷了約700年時間,其間有歡笑,也有淚水,有光榮,也有屈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誰砍了唐太宗的「腳」(袁富民)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