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二戰後美國海軍首次被空襲,揭秘鮮為人知的美越洞海之戰

二戰後美國海軍首次被空襲,揭秘鮮為人知的美越洞海之戰

1972年3月底,北越人民軍和南越人民武裝力量開始發動春季攻勢,美軍和南越軍全線告急。為了緩解美偽兩軍的壓力,美國海軍艦艇開始在廣平省海岸附近使用艦炮封鎖連接南北越的交通要道,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胡志明小道」。為了反擊美軍的封鎖,北越人民軍決定使用戰機對美艦實施空襲。

在定下決心後,北越方面對空襲計划進行了研究,最後決定由空軍923團的兩架米格-17F執行此次任務,由於米格-17的航程較短,所以起飛位置不能離目標太遠,最後決定從洞海市西北方的加特機場起飛,由於這是個剛建成的簡易野戰機場,所以在行動發起前還沒有被美軍發現,這就使此次行動的突然性有了保證。另外為了掌握美艦的活動情況,北越方面還在洞海市南邊的日麗江出海口附近部署了一個裝備P-35雷達的403雷達分隊。

1972年4月18日,由樂軒迪和阮文貝兩名飛行員駕駛的兩架米格-17F開始從首都河內的佳林機場秘密起飛,進行戰前轉場。他們先飛到了靠近何靜省的榮市機場,再藉助地形掩護,秘密的到達了加特機場。在加特機場,機械師對這兩架米格機進行了檢修,並為其掛載了250公斤級的航彈,西方資料稱掛載的是BETAB-250低阻航彈,但是越南人在博物館展示的任務機掛載的卻是OFAB-250-270高阻航彈。按照現在越南飛行員的回憶,他們採用的轟炸方式是低空高速投彈,以使炸彈在水面像「打水漂」一樣跳向目標,這種轟炸方式在二戰後期經常被美軍飛行員用來對付日本艦船,命中率比較高。

1972年4月19日下午3點多,美軍戰機突然開始空襲洞海機場,海上的艦船也開始對岸上目標進行炮擊。4點鐘左右,越軍的雷達站接連在15公里和25公里處發現美軍特遣艦隊,按照越軍的記錄,雷達站在15公里處發現6艘艦艇,在25公里處發現12艘艦艇(不過美軍當時在海上應該沒有這麼多艦艇)。越軍前方指揮所認為時機成熟,決定出擊。於是由阮文貝駕駛的代號為1號的米格-17F和樂軒迪駕駛的代號為2號的米格-17F被命令起飛迎敵。兩機接連起飛後,在雷達站的引導下,先是藉助山體掩護飛向海岸,之後再下降高度到50米,以超低空掠海的方式躲避美艦的雷達搜索,據越南方面自己稱,兩名飛行員在沖向目標的過程中,還進一步的把飛行高度降到了10米。

美軍方面此時正在執行炮擊岸上目標任務的是由第7艦隊旗艦克利夫蘭級導彈巡洋艦俄克拉荷馬號、貝爾納普級導彈巡洋艦斯特雷特號、基林級驅逐艦勞埃德·托馬斯號和同級的希格比號組成的特遣艦隊。其中俄克拉荷馬號上裝有一座雙聯裝的黃銅騎士艦空導彈發射架,斯特雷特號上有一座雙聯裝的小獵犬艦空導彈發射架。但是這倆導彈基本上沒起到作用,因為越軍飛行員飛的太低了,美軍艦上雷達沒有提前發現,直到逼近到目視距離,艦上人員才發現大禍臨頭,但此時已經來不及抗擊了。

此次空襲的最大倒霉蛋希格比號驅逐艦

越軍樂文迪的2號機首先發起進攻,它以希格比號為目標投下兩枚航彈,一枚近失彈沒有造成多大傷害,但是另一枚應該是結結實實的擊中了艦尾,具體中彈部位不清楚,美軍士兵的回憶也很混亂,但是事後的照片顯示艦尾部的雙聯5寸炮的炮塔被開了瓢兒,但是艦上卻只有4人受傷。這麼少的傷亡其實也是陰差陽錯造成的,在空襲前進行的對陸炮擊中,希格比號尾部的5寸炮剛好發生卡殼,所以艦長讓炮塔里的人員都撤了出來,沒想到這救了他們。而越軍阮文萬駕駛的1號機因錯過攻擊時機不得已只能繞個圈再次發動攻擊,它以俄克拉荷馬號為目標投彈,但是沒有命中,爆炸只對俄艦造成了輕微損傷,斯特雷特號則抓住時機向其發射了小獵犬艦空導彈,不過是否擊中還有分歧,美軍認為目標從雷達上消失,所以是命中了,但是越南人宣稱這兩機均安全返回。

慘被開瓢兒

此次空襲發生後的第二天,美軍對榮市機場進行了報復性空襲,但是他們沒發現加特機場,直到22號美軍才發現這個機場,然後也對其進行了空襲,據悉擊毀了一架米格17,但是剩餘的安全返回了佳林機場。越軍的空襲行動雖然對美軍造成的損失並不大,對整個戰局也沒有多大影響,但還是有力的打擊了美國海軍的囂張氣焰,而且這也是二戰後美國海軍第一次被空襲,所以它的政治意義還是很大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波震長空 的精彩文章:

讓己方炮兵更精準,敵方炮兵更沉默,俄軍接收新的戰場「外掛」

TAG:電波震長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