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論是帝王也好,平頭百姓也罷,說都逃不過這樣一劫

無論是帝王也好,平頭百姓也罷,說都逃不過這樣一劫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滾滾長江東逝水.mp3

03:05

來自詩詞歌賦曲

歷史的王朝總是在興旺中衰敗,在衰敗的餘燼里,燃起星星之火,爆發出偉大的燎原之勢。亂世是盛世的終結,就算是聖明的君主,也未必能保證子孫千秋的基業。

比如,秦始皇這樣的帝王,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秦國,他的目標就是想讓自己的帝國傳至千代萬代,所以後面才會有秦二世。

但往往願望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甚至別人走了你這條路,你就走投無路。

盛世到了極點,就會慢慢變成亂世,亂世亂到不能再亂了,自然有人終結亂世,走向治世。比如,秦始皇嬴政、隋文帝楊堅、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他們經過了不休的征戰,終於統一,然而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最終免不了步入亂世。

這就好比曲線一樣,有波峰必然就會出現波谷,如此一直往複循環下去,周而復始,停也停不下來。

羅貫中先生在《三國演義》的開篇就用了明朝大才子楊慎的一首《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首詞中,滿滿透露的都是感嘆興衰的情懷,跟杜甫先生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以及蘇東坡先生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用一去不復返的長江水,比喻歷史興衰的進程,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功績。

興盛是由人造成的,衰敗也是有人造成的。

儘管王朝的歷代興衰,循環往複,從亂世走向治世,又從治世本想亂世,但不變的是大好河山和滾滾而去的流水。

在詠嘆歷史興衰的詩詞上,湧現大批的詩人詞人,尤其是宋朝,詞人心懷家國,無論在朝還是在野,都不忘憂國憂民。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有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是一首比較出名的詩詞。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是當年辛棄疾就任鎮江太守,閑暇時登上北固亭而作。他站在高處向遠處眺望,看到大好的河山,似乎感到宋朝就要漸漸衰退,即將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辛棄疾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面對王朝的演替與即將到來的衰退,他有一種積極可為的感覺。他想到了孫仲謀、劉寄奴這些風流千古的英雄人物。

三國時期,吳國的皇帝孫權,有著統一中原的雄才大略,用京口作為屏障,在一個叫赤壁的地方,打敗了來自北方的曹阿瞞,奠定了三足鼎立。

南朝宋武帝劉寄奴,也是以京口為根據地,蕩平內亂,取代了東晉政權,後來有滅掉南燕和後秦,回復中原,成為一代梟雄。

後來,辛棄疾又想到了廉頗,並將自己比作是廉頗,想像著,自己也能像廉頗一樣,再為國盡忠,驅除金人韃擄。

歷史總是在不斷的更替,所謂鐵打的江山,流水的皇帝,今天到你家,明天就該輪到我做了。漢晉以來,北狄、南蠻,東夷、西戎不斷來中原,你方唱罷我登場,把中國(中原之國)攪擾的雞犬不寧。

但不論是皇帝還是百姓,都在亂世與治世中看慣繁華變成凄涼,又從凄涼轉為繁華,周而復始,循環往複。而這些皇帝和百姓能做的,就是跟隨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推進。

興盛和衰敗都不是哪一個人能決定的,也不是那一個人可以阻止的,歷史的潮流不停的翻滾,無論皇帝還是百姓,都終將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泥沙,無法決定自己的命運,只能隨波逐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最後的結局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