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這個系列是我的篆刻學習記錄,因此,這裡沒有高明無比的術語、各種玄妙的辭彙,就是一點學習記錄,因此,大白話多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朋友可以跟我一起學習這門中國傳統藝術吧。為啥要學篆刻史,我前幾天已經寫過文章說過,今天再強調一點,就是學習篆刻史才有可能在學完之後,對自己未來的創作(這是學習篆刻的最終目標)取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明確取法對象印風審美取向和印風形成過程及原因,選擇清晰的師法方向,才會最終有所突破,舉個例子:比如是喜歡浙派丁敬的切刀,就得明白他切刀繼承朱簡風格的延續脈絡;如果喜歡皖派鄧石如的帶有筆意的沖刀,就需要先從剛健婀娜的鄧派書風入手。再比如在刀法上,如果喜歡大刀深刻的渾厚凝重,可以深入鑽研趙之謙,還是喜歡利刃淺入的嫵媚流動,就選擇鑽研吳讓之;如果是喜歡光潔整齊的吉金風格,就深入鑽研黃牧甫,還是喜歡斑駁蒼茫的貞石風格,就深入鑽研吳昌碩……不學篆刻史即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因此,學習篆刻史格外重要。

轉入正題,說篆刻史的第一部分:先秦部分。有部分內容以前的文章里已經講過,從今天這一篇開始再進行一次整理,使它更系統化一些。

這所謂的先秦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學篆刻一定要學歷史,政治、經濟必然影響文化。)的中國實用印章史。這個時期只能稱為印章史,印章的價值主要在於實用,還沒有上升成為藝術門類的一種,只有到了宋代的米芾、元代趙孟頫以後,文人真正加入到印章的創作隊伍,實用印章才真正成為篆刻藝術。

先秦時期的印章史,記這樣幾件事:

1、三方商璽:這是最早的中國實用印章。1940年,於省吾在他的《雙劍簃古器物圖錄》里著錄了三方商璽(如圖),因為沒有明確的出土記錄,這三方商璽是否被認定為中國最早的印章一直有爭論,我們這裡採用它們就是中國最早的印章的結論。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囗型璽,目前實物已佚)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田型璽,實物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亞型璽,實物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2、西周確定有印,東周制度成型:西周時期的印章雖不豐富,也不成體系,但有明確資料證明在這個時期已經有了印章(如圖)。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三角和矩型的二連璽)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圖案紋樣璽)

東周的部分的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已經有了完整的璽印製度,並且印章已廣泛應用(如圖)。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方型的白文與朱文璽)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圓型圖案璽)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方型圖案璽)

3、戰國定型。戰國時期對於中國的篆刻史很重要,這是古璽印式的主要取法對象。這個時期從前476年三國分晉開始,到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各國止,250多年,天下七國爭雄,互相對峙,大家地域清晰,各自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文字體系和各自獨立的璽印製度。

說璽印,必須先說文字,我們先說戰國文字,關於戰國文字有兩種說法:

(1)清代大學者王國維把戰國文字分成「東西二土文字」,所謂的東西二土,分界線是秦和秦以外,韓、趙、魏、燕、齊、楚這六國文字是一類文字,是在戰國函谷關以東的文字體系,函谷關以西的就只有秦國,秦系文字因為最終秦統一了全國,最終成為中國漢字的主流文字。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東西二土文字說簡單易記,但過於粗線條化,對於印章分類過於模糊;

(2)1950年以後,當代著名文字學家李學勤把戰國文字分為三晉、秦、燕、齊、楚五個文字體系,相對東西二土文字說來說,地域劃分更為清晰,對印章的風格劃分也更清晰。

我們結合五系文字來認識這五系印章:

(1)、燕系

比如那方著名的「日庚都萃車馬」就是燕系的烙馬印,這也代表了燕系印章的風格,就是大開大合,縱橫錯落。另外,還有燕系璽印還有長條形式的璽印,後人學燕系制的長條印作很多。最大的6.7厘米,最小1厘米。朱、白文都有邊欄。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燕系璽印)

(2)、楚系

楚人浪漫 ,因此也體現在印章上,文字有曲筆,並不如其他系列印章一樣直來直去。額外還有二合、三合璽,而且有各種材料的璽印,玉、銀、陶、骨、角、琉璃、琥珀等都被楚人拿來製作印章,部分璽印有田字界格,像秦印,原因大致是秦國與楚國在戰國時期有較為密切的往來,因此產生了互相影響。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楚系璽印)

(3)、秦系

秦系璽印是後來秦印的前身,方形璽多白文,有田字格,半通印有日字界格,基本無朱文印。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秦系璽印)

(4)、晉系

晉國在戰國時分裂為三個國家,三國分晉也是戰國時期起始的標誌,晉系璽印大部分個頭小,邊框寬,印文細整。這成為後來印人積極仿製的一種印式。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晉系璽印)

(5)、齊系

齊國地處山東半島,因此形制較為奇異,有異形璽,比如曲尺型的,白文有邊欄。少數的方形璽沒有邊欄,這是齊系特有的。

篆刻學習打基礎:篆刻史的先秦部分可以記點啥

(齊系璽印)

還可以記戰國璽印的三大特徵

1、字形繁複,文字奇特。其實我們這些印章上的這些文字,就是這幾個國家平常的文字,只是這些文字跟我們後來所熟識的小篆系文字字型差異較大,所以認為奇特罷了。

2、形制多樣,鈕式奇異。六個國家,地理上有嚴格的分界,自然形成不同的文化,當然也有不同的審美,因此印章形制各異,鈕式也各異是正常的。

3、章法布白活沷生動。之所以有這樣的特徵,是因為沒有行政和律法制度界入璽印,所以,這些印章沒有標準,沒有規矩,製作印章的匠人自由發揮,當然活沷生動了。

如果要粗線條了解先秦印章史,大致記上面這些就可以了。

(【老李刻堂】之249,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名聯掌故:「板凳要坐十年冷」對啥下聯更好?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