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盆景高級藝術大師韓學年的盆景之路及其盆景風格特點

盆景高級藝術大師韓學年的盆景之路及其盆景風格特點

1987年,38歲的韓學年在翻閱一本《廣州文藝》雜誌時,意外看到了一幅由廣州畫院畫師歐洋創作的題為《適者生》的水墨作品:殘破的牆體上,牢牢扎生著一組蒼勁、發達的根系,體現了榕樹的生長特性和根系的美感,作品傳達了新與舊、生與死抗爭的主題。極富視覺衝擊力的水墨畫面,激活了韓學年潛意識裡積澱多年的有關「飛榕」的創作源泉,也激發了他的創作衝動。經過十年時間的構思、造盆、選材、培育後,一盆由他所獨創的附牆榕式作品《生存》基本成型,並在桂林舉辦的一次全國性盆景藝術展上榮獲一等獎。但是,韓學年認為,「《生存》只表達了『飛榕』的生存狀態,還未能把榕樹發達的根系美感表達出來,未能完全達到創作意圖。」經過繼續探索、改進,七年後,韓學年向世人推出了更臻於完美的《適者》,一舉斬獲第六屆中國盆景展覽金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生存》、《適者》等作品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作者在盆景藝術上數十年來潛心鑽研、苦心孤詣後的厚積薄發。

韓學年的父親和哥哥都喜歡盆景。受到父兄熏陶,加上自幼的耳濡目染,韓學年對盆景比常人多了一分由來已久的親切和喜愛。1982年,時年33歲的他開始正式從事盆景創作。

其時,順德盆景界名宿葉芬先生的附石盆景在當時頗有影響。於是韓學年便模仿他的作品操練起來。沒過多久,韓學年發現這種將樹根騎附石頂的樹相顯得不大合乎自然規律。這一發現促使他開始了對藝術與自然之關係的冷靜思索。1990年,在廣州烈士陵園舉行的首屆「省港澳嶺南盆景藝術博覽會」上,韓學年看到一件由香港盆景前輩黃基棉先生送展的附石式作品,他大為震動與認同——這件作品有別於通常以樹根附石的方式,而是以樹身附石,蒼勁斑駁的身軀牢牢附生於石壁之上,既另類超然,又貼近自然。兩年後,黃基棉率領香港盆栽會到順德訪問,韓學年參與接待並聆聽了其附石盆景的創作心得,深受啟發。隨後,韓學年創作出一批優秀附石盆景作品,如《志凌雲》、《細流三千尺》、《共崢嶸》、《村郊趣色》等。

早期的探索與嘗試為韓學年帶來的成功是一觸即髮式的,創作的快感與成功的喜悅使得他對盆景藝術更是陷入了近乎「情迷」的狀態。育樁材,栽附石,拼叢林,隨著更深入的實踐和更進一步冷靜的思索與觀照,韓學年開始將創作的重心轉移到山松上,並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山松盆景的創作被公認為嶺南盆景的一大難題,不僅可資參考借鑒的資料少,而且有些經驗介紹語焉不詳、含糊不清,因此,韓學年坦言自己「也走過一段不短的認知之路」。他回憶說,過去一段時間,普遍的理論介紹是應根據山松耐乾旱、耐貧瘠的特性,採用控水控肥的日常管理方法;在控制山松針葉長度方面,則應於春天新芽的針葉未成形時把芽筆摘斷,諸如此類。韓學年說,這類介紹過於籠統,譬如並未明確指出人工干預的時間應是在樁材培育期,還是成品養護期,因此在實際操作上,較難實現指導意義。就是在這樣的認知條件下,韓學年經過近30年的艱苦摸索與反覆試驗,終於相繼攻克了蓄剪、拿彎、嫁接等技術難關。並且,在創作過程中,他始終思考著如何能讓作品更加富有自然情趣:「傳統正格(規範)盆景,雖有很多形態,但我覺得規範就必然有個規律與框框,較易造成千佛一面的感覺。但山松受自然生存環境的天然造化,生長得千奇百態,遠超出人的構思想像,是人為無法造就的。我希望我的作品能體現松樹在自然環境中的野趣,看起來自然,少人工匠氣。」對於當下風行的在松樹盆景中雕刻「舍利」的做法,韓學年通過多年細心觀察黃山、泰山、華山、武陵源等地的松樹,認為「松樹盆景的枯乾『舍利』只是一種高於自然的表現形式,是否能表達出自然美感,那就因人而異了,但我是喜歡錶述符合自然生態之美的,因此我慎用雕刻」。

韓學年是個隨性的人,他最喜愛以簡潔隨意見長的「素仁格」。他曾深情寫道:「悟素仁盆景,我從無知、稍懂至喜愛,歷有廿年。近六七年,更有點情迷感覺。」正是這份深厚的情感,促使他力書《「素仁盆景」憧憬》、《悟習素仁韻》等長文,反對某些地區將「素仁格」稱之為「文人樹」,呼籲「善用『素仁格』這中國盆景的寶貴財富,把『素仁格』與『文人樹』盆景統稱為『素仁盆景』,在國內和國際盆景界中培養起一個鮮明特色的民族風格稱謂,讓世界的盆景人士看到該風格的盆景便認知和稱為『素仁盆景』」。

由於常年浸淫其間,加之對構圖藝術的深切領悟,韓學年的作品時常散發出素仁盆景的獨特韻味。如《素仁遐想》、《海幢遺韻》(如圖6)、《清幽曲》、《妙趣》等。在悟習素仁盆景的過程中,他通過對素仁、蘇樵、莫珉府等嶺南盆景先輩作品的深入研究,加之自己多年的創作實踐,提出:「素仁型格的樹,外形大部分都是高挺的多,但我認為達到簡潔、精鍊也可歸類為素仁盆景。」這無疑是對「素仁盆景」藝術內涵的豐富與發展,亦是一種理論創新。其摯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副理事長鄭永泰先生這樣評價他:「從崇尚自然、巧用天然的基調出發,借鑒中國畫中的大寫意手法,造型枝法往往以適度誇張、濃縮特寫以求神韻。其作品勁瘦洗鍊,形態各異,立意新奇,意蘊深邃,耐人尋味,在視覺上會給觀者帶來意想不到的愉悅和衝擊力,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和突出的個人風格,也可以說是對素仁盆景風格的創新和發展。」對於韓學年獨樹一幟的山松作品,嶺南盆景藝術大師曾憲燁先生更是推崇備至:「韓學年先生從個人的喜好入手,苦心追求自己的風格特色,破格創新,敢前人所沒有,終樹立起『韓松』這一品牌式的標誌。這,值得我們每一個盆景愛好者深思、研究、學習。」

2009年4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在韓學年的盆景園——品松丘,舉辦了中國松樹盆景研討會。「韓松」得到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高度評價,被譽為嶺南盆景的一個新突破。為了表彰韓學年在盆景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特授予其「中國盆景高級藝術師」的榮譽稱號。

細細品味韓學年盆景作品,但覺件件皆富自然野趣、變化奇特、意象豐富;一些用木板、畫筒(如圖12)、大瓷碗、鋼化玻璃(如圖13)、殘壁等作載體的盆景作品,更是獨出心裁,別具一格。誠如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曾安昌先生所評述:「韓學年先生是一位非常獨特的盆景藝術家。在將近30個年頭的盆景創作過程中,他從不刻意標新立異,也從不被條條框框約束。而是根據每棵樹樁的不同特點,順勢而為,每件作品都恍如天成,不露人工雕琢痕迹。而這看似天然隨意的作品裡,卻蘊含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過硬的製作技藝。」

採訪期間,韓學年先生曾對筆者說,他對盆景的熱愛,始於早已遠去的童年。孩提時與父兄一同侍花弄草的朝夕,曾使他做過無數個與盆景有關的夢。如今,已過耳順之年的他,待人接物一貫的謙遜平和,卻在談及盆景藝術時眼神中迸射出夢一樣的光彩與熱切。

「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端坐於品松丘的精雅小舍,翻閱園主新著《童夢——韓學年盆景藝術》,一幅幅意蘊深邃、耐人尋味的盆景畫面躍然眼底,白居易的這句讚美松樹的詩句也不知何時躍然於胸——就是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樸實熱愛,使得這些藝術品的作者平靜地應對著周遭的浮躁張揚和急功近利,冷靜地棄卻常規、創新思變,使得其作品獨樹一幟,大開風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司馬公子 的精彩文章:

這3個因素建設盆景園時一定要考慮,否則後悔莫及!

TAG:司馬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