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飛機玩兒手機」開綠燈,如何激活商業新場景?

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飛機玩兒手機」開綠燈,如何激活商業新場景?

1月16日,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發布《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指南》中明確指出"運營人可按照諮詢通告決定是否開放或部分開放攜帶型電子設備的使用"。新規推出後的第二天,很多航空公司便陸續放開了手機的使用限制。民航解禁手機將產生何種影響?在飛機上上網又有何限制?手機解禁後能否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與您一同探索手機禁令放開如何撬動民航?1月18日,東航首個全程"空中開機"航班啟航。一、聚焦--民航局下發評估指南,多家航企解禁手機據《北京青年報》1月18日報道,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於1月16日發布了《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指南》顯示,運營人可按照諮詢通告決定是否開放或部分開放攜帶型電子設備的使用,此舉將大大加快機上手機放開的進程。規定推出後的第二天,就陸陸續續的有航空公司放開了空中禁用手機的限制。民航局評估指南規定推出後的第二天,就陸陸續續的有航空公司放開了空中禁用手機的限制。17號下午5點45,東航官方微博就率先發聲,宣布1月18日起,大家可以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發布消息後,東航有發布了一系列機上使用手機的相關規定和注意事項。 東航發布開放消息後不過半個小時,下午6點16,海航也發布了放開了空中禁用手機的限制。17日晚上21點36分,海南航空總裁孫劍鋒執飛的中國民航歷史上PED開放第一班航班由海口至北京的HU7781順利起飛,標誌著海南航空正式開放PED。起飛前HU7781次航班機長孫劍鋒在機長廣播中對乘客如此說到:"從現在開始,您在飛行過程中,不必再關閉手機,只要使用"飛行模式"就可以了。"據統計,截止1月22日凌晨,已開放機上手機使用的航空公司有:東航(含上航)、海航、首都航空、南航、廈航、重慶航空、川航、福州航空、河北航空、國航、紅土航空、成都航空、青島航空、春秋航空、華夏航空、山東航空、長龍航空。另外,中國聯合航空、深圳航空、江西航空、吉祥航空將於1月23日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東航率先發表微博聲明二、解析--空中聯網不再是夢,但"玩手機"仍需符合規範手機需設置為"飛行模式"曾經一上飛機就像與世隔絕,每次坐飛機時空姐總會禮貌提醒每一位乘客:"請各位乘客關閉所有電子設備的電源,移動通信設備,包括含有飛行模式的手機……" 但現在不同了,在飛機上名正言順的打開手機變為了現實。雖然各大航空公司紛紛解禁手機,但此番"解禁",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像在地面一樣自由使用手機,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仍有明確限制,使用"飛行模式"就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1月8日,南方航空在微博發布解禁通知時明確提示,旅客在空中使用手機時,需設置為"飛行模式"。此外,一旦機組發現有干擾安全的情況或突發緊急事件,會要求停止使用攜帶型電子設備。春秋航空在發布解禁通知時同樣強調,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使用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但若機組發現干擾將隨時禁止手機使用。東方航空則電子設備的尺寸進行了規定: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智能手機)和規定尺寸內的攜帶型電腦或平板電腦、電子書、視/音頻播放機和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設備,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東方航空方面表示,不具備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設備,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超過規定尺寸的攜帶型電腦、PAD等大型PED設備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禁止使用。儘管放開了對空中使用電子設備的限制,但航空公司對由此帶來的安全問題也高度重視。海航方面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海航的飛機在出廠時已具備了抵抗PED電磁干擾的能力,對機上PED管控也制定了詳細的方案。iOS系統中的飛行模式空中上網成為現實民航解禁手機之際,攜程網針對飛機上使用手機和Wi-Fi進行了一項受眾調研。調研結果顯示,截至1月18日,有98%的攜程用戶希望能在飛機上使用手機,92%的用戶則表示"非常希望"飛機上有Wi-Fi。值得高興的是,隨著我國"空地互聯"技術的不斷完善,空中Wi-Fi已成為可能,並處於試點階段。廈航方面稱,廈航的波音787寬體機隊已全部具備機上Wi-Fi功能,並早在2015年就開始向旅客提供免費體驗服務。手機限制放開後,只要乘坐787機型執飛的航班,旅客可以通過提前申請獲得密碼,在空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接入互聯網,體驗社交聊天、收發郵件、瀏覽新聞等網路服務。目前廈航波音787飛機執飛航線包括所有洲際航線以及部分北京航線。海航方面表示,目前海南航空的波音787-9機隊中17架客機已全部實現空中接入互聯網,旅客能夠通過機上網路進行社交聊天、收發郵件或者瀏覽新聞。東航方面,目前能夠提供空中Wi-Fi服務的空中互聯機隊規模已達到74架,覆蓋全部國際遠程航線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旅客可提前在東航App或官網上申請登錄密碼,登機後打開手機Wi-Fi功能連接網路。東航艙門上的Wi-Fi字樣手機"解禁"後,界面新聞記者搭乘東航從上海前往北京的MU5137航班,親身體驗了東航的空中Wi-Fi服務。據界面新聞記者描述,空中Wi-Fi的網速並不流暢,在不到兩個小時的飛行過程中,出現多次斷網的現象,但是好在只要你登陸過,網路會自動連接,不需要重新登陸,用微信聊天、收發郵件是沒問題的,但是刷微博可能會很慢很慢。據界面新聞記者介紹,等待飛機完成爬坡進入平飛狀態後(大概15分鐘),可以搜索到"CEAIR-Wi-Fi"的熱點,任意打開一個手機頁面,會進入東航自己開發的一個主頁,點擊右邊的菜單欄,然後點擊"登陸互聯網",輸入座位號和身份證(或者是護照)號碼的後四位即可。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由於衛星寬頻成本不菲,東航將上網名額限制在每個航班100名乘客。如果擔心在飛機上搶不到,乘客可以提前30天通過東航的APP或者是網頁進行提前預約。東航Wi-Fi界面三、前瞻--"空地互聯"如何帶來經濟效益?空中Wi-Fi成本較高關於空中Wi-Fi的成本問題,新京報記者諮詢了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綦琦,綦琦告訴記者,不同階段為飛機安裝Wi-Fi聯網功能設備的價格是不同的,總體費用還會受到機型、面積等因素影響,但每架飛機的改裝費用至少是在百萬美元級別。另據每日經濟新聞1月18日報道,記者從春秋航空《2015年非公開發行A股募資使用可行性分析報告》中計算得出,航企改造飛機的成本高達700萬元左右。而按照機載Wi-Fi供應商、飛天聯合(北京)系統技術有限公司CEO段世平的估算,一套機載Wi-Fi系統市場價大概在300萬至400萬元,這只是硬體,然後還有改裝的工程費用、適航取證、軟體平台、運維、技術支持的費用平攤,初期投入的成本,700萬~800萬元不算高。即便投入頗高,但段世平提到,機載Wi-Fi能夠大幅度提升機上乘客的舒適度和滿意度,已經成為大部分航空公司戰略轉型或者戰略升級的抓手;而窄體飛機的目錄價格大約在3億至5億元,航企花300萬至400萬元採購機載Wi-Fi設備,是整個飛機成本的1%左右,從給航空公司帶來的直接和間接收益來看,這個投入是值得的。機艙外的Wi-Fi字樣"如何收費"有待商榷雖然空中Wi-Fi的成本較高,但從目前情況看,各大航空公司並未開始收費。在目前開放空中Wi-Fi服務的航空公司中,有的免費開放Wi-Fi服務,也有的對名額提出限制,需要旅客提前提出申請。值得一提的是,東方航空雖目前採取免費發放體驗名額的方式,但卻是唯一對Wi-Fi服務進行標價的航空公司(標價為258人民幣)。由於空中互聯依靠衛星提供寬頻服務,傳送1Mb的成本要20美分(約1.3元),因此不排除有國內航企向旅客收取流量費的可能。對於空中Wi-Fi的收費問題,《每日經濟新聞》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稱,機載WIFI的盈利模式有兩種,一是直接由航空公司或互聯網公司向顧客收費,比如中國移動,直接通過流量從話費扣。二是通過免費的方式,但是航空公司插入廣告,這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民航業內專家林智傑對記者表示,航空公司首先要考慮的是作為一項基礎服務,還是作為一項以利潤為考核的增值服務項目。"要考慮這個錢向誰收,從哪兒來,從旅客來,按小時、次數還是用積分收取。或者是向前端、廣告商、商城來收取費用,這些都是可以考慮的模式。"飛天聯合(北京)系統技術有限公司CEO段世平則向記者介紹,向乘客收費在國外已經大規模部署,其中一家美國航空公司每小時5美元的收費標準已實行幾年,但他認為在國內將會是免費模式和收費模式並行,其中免費模式更具有引爆產業的潛力。漫畫《航空上網費》或將衍生新型商業模式據央視網1月18日報道,國際海事衛星組織最新調查顯示,機上Wi-Fi已成為繼機票價格、航班時刻後影響乘客選擇的第三大因素。且全國民航工作會議提出,2018年將試行高空移動終端接入區域網或互聯網服務。預計到2021年,中國機上互聯網機隊規模有望接近總機隊規模的50%,超過2400架。由此可見,空中Wi-Fi的市場潛力巨大。1月19日,據《證券時報》報道,分析人士指出,機上"手機禁令"的解除,一方面極大提升了乘客們的飛行體驗,另一方面也為航空公司轉變傳統商業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機上觀影、機上廣告投放等非航業務提供了廣闊的平台。以多媒體設備作為流量入口,乘客們的廣泛參與也將為航空公司輔助收入的遠期提升創造利好。PED設備的開放使旅客體驗有了無限的可能,航空公司也能夠依託PED設備推出更多人性化的機上服務。 民航資源網專家綦琦表示,政策"鬆綁"之後,各家航司開始在飛機上使用僅是第一步,未來的商業模式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上海通用航空產業聯盟秘書長、上海奧科賽飛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毛一青表示,開放手機等攜帶型電子設備在飛機上的使用,不僅對於航空業和航空公司,而且對於互聯網公司,甚至包括無線通訊行業,都潛藏著很大的商機。目前"空中支付"被行業內部廣泛看好,機上購買紀念品、免稅品,甚至預定酒店、租車都將會更加便捷。據了解,海航於2017年3月8日已與喜樂航和支付寶達成合作,開通空中移動支付服務,當日的海南航空HU7619航班成為國內首個實現空中移動支付的航班。此外,開放手機使用後,對機上影音娛樂設備行業等或將是顛覆性的影響,未來航企可以通過開拓直播、點播、空中商城等服務獲取廣告收入。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稱,機載Wi-Fi如果順利推行,顧客可以在空中上網或者娛樂,會使體驗更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是一個挺大的提升,可以為旅客提供更多的選擇,使民航增強與高鐵的競爭力。乘客在空中上網四、總結隨著電子設備使用限制的解除和空中Wi-Fi的普及,旅客們不必再為無聊的旅途而煩惱,這些改變不由得讓人感嘆科技進步的美好。我們看到,雖然當前我國的空中Wi-Fi覆蓋率與全球水平仍有差距,但中國機上互聯網產業進擊的步伐已經加速。各大航空公司紛紛意識到機上互聯網的重要性,並積極開展商業探索,提前進行服務的謀劃與升級。相信未來的日子裡,飛機上的旅途時光將更為愜意,而全新的空中商業模式也會不斷湧現。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央廣《王冠紅人館》節目和微信公號。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王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新聞 的精彩文章:

我國全科醫生缺口近10萬 如何培養健康「守門人」?

TAG:央廣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