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另一種真相?「若無旅遊業,大象將無處可去」

另一種真相?「若無旅遊業,大象將無處可去」

記者:陳家寶

最近,泰國大象踩死中國旅行團領隊的不幸消息,令有關「大象旅遊」的話題再次被熱議。同時,一條揭露大象表演和體驗項目黑幕的紀錄短片《黑象》在網上呈刷屏之勢,媒體痛心,網友唏噓。

一些媒體從動物保護的角度,通過象夫手上的鐵鉤,大象腳下沉重的鎖鏈等細節,描繪了遊客座下大象的悲慘生活,並以此呼籲遊客抵制大象旅遊。

泰國一些業內人士對此持不同觀點。他們提出,「大象旅遊」是泰國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馴象、大象表演對當地來說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單純地抵制並不能改善大象的生存環境,加強監管和立法才是有效的解決方案。

「鐵鉤是象夫和象交流的工具」?

《黑象》的拍攝者「超」在短片中講述了大象被phajaan(意為「徹底切斷」,東南亞用於馴服野生大象的一種方法)的殘酷過程——將小象與母親分離,騎在象背上,用刀和象鉤等工具讓其屈服。可是,「它們的皮膚是很厚,但它們敏感得能感知蚊蟲的叮咬」。

泰國獸醫洛特卻持不同意見,並告訴記者,被視為虐待大象兇器的鐵鉤千年前已有使用,是象夫和象交流的工具。

「鐵鉤一般不會太鋒利,象背皮厚,象夫需要特定工具讓大象有所感覺,這同時也是象夫在大象發狂時自衛的工具。」 

《黑象》中指出,大象是很強壯,但是它們的背部無法長期承受一張大鐵椅加兩個成年人的重量。而生意人一直在說謊。 

對此,洛特說,一頭成年亞洲象的體重約為2-3噸,所能承受的重量是其體重的10%,一般兩人的重量在大象可承受的範圍內。如不能承受,大象會劇烈搖擺以示反抗。且足夠的運動量才能保證大象的健康,成年大象每天工作時間應在8小時以內。 

洛特還說,人們只關心大象的工作內容,而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對大象的日常照顧: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隱蔽、較好的休息環境和完善的醫療都是大象健康的必要條件,而這些恰恰是有一定旅遊收入的象營才能長期提供的。 

「象營中大多是家養象,與野象不同,它們需要象夫的照料、象營的食物供給,更需要與人相處的環境,如果將其放生野外,失去求生能力的它們將更難存活。」  

「表演是人與象和諧共處的體現」?

有泰國大象保護組織提出,大象學會繪畫的第一課叫「疼痛」,它們需要忍受數月的虐打才能夠學會抓住刷子,畫條直線,畫朵小花,畫棵小樹。

泰國大城府的象營「大象宮殿」有約200頭大象。那裡的大象表演負責人蓉通賽說,每頭大象的天性稟賦都不同,象營在挑選大象進行繪畫、跳舞等才藝表演訓練時會根據大象的興趣而定。

「大象智商很高。有些大象在色彩斑瀾的畫作前拖也拖不走,並很容易學會畫畫;有些則如小孩般開朗好動,一聽到音樂就隨節奏搖擺,天生喜歡跳舞。」

「象營會讓所有大象接觸各種才藝表演,挑選出對這些表演接受度高、為數不多的幾頭,並根據其身體狀況安排訓練,」蓉通賽說,「比如表演跳舞的只能是年幼的小象,因為它才適合做出伸腿的動作。」

蓉通賽認為,才藝表演只有在象夫和大象高度默契的交流下才能完成,是人與象和諧共處的體現。

「若無旅遊業,大象將無處可去」

專門研究亞洲象的泰國瑪希敦大學比較心理學家約書亞·普羅尼克說,一頭大象每天要吃掉250公斤的食物,它的食物和住宿每月需花費1000美元。若無旅遊業,大象將無處可去,也沒有人為它們的食物買單。 

大象專家瑪塔納曾在泰國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局任職。他介紹說,泰國的家養象約有4000頭,野象數量約為3500頭,隨著泰國森林面積急劇縮小,野象數量已達到飽和,無法將家象放回野外,放回野外它們也沒有生存能力。馴養大象無論從人力、土地、管理上看,成本都頗高,沒有旅遊業的支持,家象的生存將更為困難。

「大象宮殿」的所有者萊通元告訴記者,除了旅遊收入可以為大象開銷買單,這個項目也為象夫提供了就業,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讓他們可以專心照料大象。  

加強監管和立法才是有效解決方案

在日益高漲的「大象旅遊」反對呼聲中,同樣收取門票的大象庇護所成為一些人提倡的去處, 被認為是大象保護事業的出路。

《黑象》的創作者「超」說,他在傳統大象營的象背上聽到這輩子聽過最恐怖的慘叫,而在大象庇護所和大象待在一起體驗到了從沒有過的和諧快樂。在他看來,那是個「幸運」的存在,遊客成為了大象們的服務者,用關愛和親近大象去代替曾經傳統的大象娛樂項目。

但馴養大象40多年的瑞典大象專家丹·凱爾在調查中發現,在泰國20%的庇護所里,大象都患有肺結核,且皮膚病比例較高。究其原因,為了讓一批批志願者與遊客體驗「照顧」大象、為其洗澡,大象每天在烈日下多次入河,由於過度暴晒及河水污染,許多大象患上皮膚病。

丹·凱爾指出,很多庇護所收容了殘疾的大象,卻沒有規範的醫療系統,反而經常讓沒有專業知識的客人體驗為大象上藥,相比之下,象營更為重視對大象的醫療保障。

他還說,庇護所里拒絕對大象使用鐵鉤、鎖鏈及其他傳統馴象方法,經常發生大象傷害象夫及遊客的事件。 

在獸醫洛特看來,象營和庇護所雖然管理形式不同,但都通過大象營利。不管在哪裡,大象都沒有自由,大象看似從被「剝削」的營地轉到「有愛」的庇護所,其實只是轉移了牢籠。

塔瑪納認為,加強對象營的監管,提高象夫的待遇和馴象技能,對虐待動物的行為進行重罰,建立象營安全健康認證體系,才是有效解決方案。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

原標題:另一種真相?「若無旅遊業,大象將無處可去」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國內國外資產一起賣 海航出售悉尼寫字樓套現10億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