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生,請問我到底得了什麼病?

醫生,請問我到底得了什麼病?

最近,有朋友諮詢我:

「33歲女性,約10年前去美國讀書,巨大壓力下出現嚴重失眠、幻聽、被害妄想癥狀,情緒非常低落,自己識別出來有不妥,去求診,被診為"psychosis",醫生處方服用"Amisulpride",對藥物反應良好。停學兩年,期間已停葯,後繼續學業。兩年後再次因壓力過大病情複發,重新服用"Amisulpride"至今,總共服藥時間是六年,期間繼續學業,社會功能維持正常。她的普通科醫生說要吃藥一輩子。補充:沒有精神分裂或其他精神疾病的家族史。」

她家人想知道,病歷資料從未出現"schizophrenia"字眼,"psychosis"到底是個什麼診斷?她的她這種情況究竟是抑鬱還是精神分裂症?

了解上述病例資料後,我給出了以下回復:

"schizophrenia"是指一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就是中文的精神分裂症;

「psychosis」是指精神病樣障礙,通常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初期,或者有精神病性癥狀但還不能完全確診精神分裂症,或者不忍心這麼早下結論等情況下使用這個診斷;

「Amisulpride」確實屬於抗精神病藥物。

有關這個病的診斷,由於沒有面見患者,無法確定。從病歷描述看來,患者的確有很多精神分裂症的跡象,比如精神病樣障礙(psychosis)的診斷結果、抗精神病葯處方、描述中她存在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等。

但我更想多說一點的是與其糾結於具體的診斷結果,不如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如何預防複發上,原因如下:

1. 患者存在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不論診斷結果是精神分裂症還是抑鬱症,都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

2. 患者的病情已經二次發作,不論診斷結果是精神分裂症還是抑鬱症,用藥時間都需要更長。

3. 糾結於診斷結果是精神分裂症還是抑鬱症,只是對於家屬或患者來說,前者的接受會更難一些。但這個患者自己能夠意識到有情緒癥狀,並主動求治,而且社會功能好,對藥物反應好,這些都是有利的保護因素,所以即使最終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也沒有那麼可怕。

4. 藥物維持治療的時間長一些,配合上積極的家庭支持和個體心理治療,降低患者對人生的期待,減輕學業和職業的壓力,也許最後的康復效果也不錯。

同時,我也想引用同事H醫生的建議:「一個人的一生是何其複雜的過程,人的精神狀態會不斷變化,疾病本身也是會發展變化的,能否停葯並不像白與黑這麼簡單的劃分,我們不希望因為一句粗暴的『需要終身服藥』而誘發患者及家屬盲目的悲觀和放棄,也不願意由於一句敷衍的『效果好能停葯』而引起盲目的樂觀。」家屬和患者定期隨訪,再由熟悉病情的醫生針對患者不同生命階段、病程階段、生活要求調整治療策略,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治療方案。

還有一條雖然聽起來有點殘酷,但我還是想告誡患者與家屬,精神疾病的複雜起因與科學的局限性,目前還沒有一勞永逸的治療方法。一旦罹患精神疾病,家屬及本人都要做好長期鬥爭的思想準備,以正確的態度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應對,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對患者預後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這也是在實際的臨床診療中最寶貴的積累。

做完上述回復之後,我又陷入了沉思。到底是抑鬱症還是精神分裂症,臨床工作中反覆糾結診斷結果的家屬歷歷在目,有些家屬甚至為了「弄個明白」全國奔波、到處求醫,我們的家屬為何這麼糾結,這種糾結真的有那麼重要麼?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兩面性。面對疾病,醫生、患者、家屬都希望有一個明確的診斷結果,從而更快、有效地找到、指定治療方案;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受限於人們對精神疾病的了解和偏見,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給患者和家庭帶來的影響也有很大的差別;和精神分裂症相比,抑鬱症康復停葯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等等。從這些方面講,家屬希望獲得明確診斷結論、糾結於具體診斷病名的思維和行為都是可理解的。

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屬於重度精神疾病,通常需要終身服藥治療,很多患者和家屬談虎色變,一看見「精神分裂症可能」,也自動和終身服藥建立了強關聯關係,急於通過摘掉「精神分裂症可能」這個帽子,來緩解家庭對疾病和終身服藥的焦慮恐懼。從這一方面講,這樣的糾結反而不利於病情的治療和康復。原因有二:

1.通過糾結成功地摘掉「精神分裂症可能」的帽子,只能短期緩解焦慮,並不能長期解決問題。非「精神分裂症可能」換來的短期放鬆很容易在癥狀消失的時候引發停葯的衝動,而這種短期停葯的衝動在臨床上會顯著提高病情複發、再發的概率,長期來看不利於患者病情的治療和康復。

2.「精神分裂症可能」與終身服藥並沒有天然的對等關係。患者治療方案的制定,並不是「終身服藥」與「可停葯」這麼簡單的劃分,而是需要醫生通過對患者長期隨訪,針對患者不同生命階段、病程階段、生活要求等,與患者本人與家屬協商後來最終決定的。因此,因為一句粗暴的「需要終身服藥」而過度悲觀和放棄,或者因為一句簡單的「能停葯」而盲目樂觀和輕視,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這種情況下,與其消耗精力、企圖通過摘帽子獲得短暫的心理安慰,不如接受治療和隨訪的長期性這個客觀事實,並做好與疾病持久戰的思想準備。作為家屬,正確的態度應當是在醫生的指導下,切實地尋找、利用患者自身的資源,更好地接受當前的疾病現實,從而更好地預防複發、更快地康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