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戰鬥機中的「殺馬特」,蘇47戰機的前世今生

戰鬥機中的「殺馬特」,蘇47戰機的前世今生

蘇霍伊蘇-47(俄文:СухойСу-47,英文:SukhoiSu-47,北約代號:Firkin「小木桶」,蘇聯綽號:Беркут,中文:金雕)是俄羅斯蘇霍伊航空集團研製的多用途超音速戰鬥機,亦是俄羅斯下一代戰鬥機的技術驗證型號。蘇-47最大特點在於前掠翼的設計,與美國格魯曼公司的X-29試驗機很相似。在設計與試飛階段曾經給予S-32和S-37的編號,1997年9月25日首飛,2002年編號改為蘇-47。由於蘇-47無法滿足俄羅斯軍方的空戰需求,最終蘇-47停止研發,並未被俄羅斯軍方採用,也沒有實現量產。(來自:百度百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前蘇聯俘獲了德國的前掠翼轟炸機Ju 287和大量資料及有關專家,對前掠翼技術取得了一定的認識。前掠翼提供了低波阻,減少了彎矩,而且和常規機翼比起來,它延遲了失速時間。然而前掠翼會產生很大的扭力,如果機翼是用常規材料製成,它很可能被撕裂。進入80年代以來,俄中央航空流體動力研究院的一些專家,又採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對前掠翼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取得了突破,研發的複合材料才使前掠翼布局成為可能,從而為從80年代末著手研製的蘇-47採用前掠翼技術打下了基礎。

蘇霍伊飛機設計局總設計師西莫諾夫決定蘇-47的兩個研製方案均採用前掠翼,這主要是與其他形狀機翼相比,前掠翼具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前掠翼的許用迎角大,可增大飛機的轉彎角速度;阻力小;不會出現翼尖氣流分離現象,故可增大升力,從而顯著提高飛機的升阻比;另外還可改善布局,減小迎面對雷達波的反射面積。

1997年9月25日,代號S-37的前掠翼試驗機首飛。最初用途是負責測試一系列關鍵問題,包括新型結構材料、各種內置武器艙方案、複合材料與電傳操縱系統和其他許多技術。由於資金限制,該型的前兩個階段的飛行試驗到2000年中期才結束,共飛行了90多次,進行了亞音速和超音速飛行。

2001年5月,蘇-47開始第三階段的飛行試驗,為研製俄羅斯的下一代戰鬥機積累經驗,飛行試驗將持續到2005年。

2002年5月,蘇霍伊被選中作為俄羅斯第四代戰鬥機的主研製商,蘇霍伊重新設計了它的改進型,並將該型重新命名為Su-47。

後來2010年1月,T-50出現了,蘇-47正式謝幕。

蘇-47與它在西方的競爭對手格魯曼X-29一樣是用於科技展示,為下一代俄羅斯戰鬥機打下基礎的。蘇-47剛剛出現的時候,世界為之一片嘩然。這種戰鬥機雖然遜於F-22「猛禽」,但不輸給歐洲的颱風戰鬥機。2010年,T-50的公開亮相,證明蘇-47已經在綜合性能上無法滿足俄羅斯空軍的性能需要。最終蘇-47停止研發,並未被俄羅斯軍方採用。

不得不說,俄羅斯設計師的天賦非常高,蘇47的設計指標超越了當時所有在役戰機,僅次於F22,但是這些都無法滿足空軍需求。也許他們認為把蘇27再改改就能達到的效果,不必再研發新戰機了。雖然蘇47沒有正式服役,但是在前掠翼飛機里她絕對算得上是最優秀的,在整個戰鬥機設計界也算是另闢蹊徑,沒準這個「另類」以後還會流行起來。

本文源自:今日頭條

今日福利:

HbkXNu7mp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狙神榮耀 的精彩文章:

武器碎片禮包,周末限時出售!

TAG:狙神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