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文學成就超過蘇東坡、關漢卿,卻因一事,臭名昭著,以人廢言

此人文學成就超過蘇東坡、關漢卿,卻因一事,臭名昭著,以人廢言

早年讀錢鍾書小說《圍城》,書中第三章寫趙辛楣搞朋友聚會,會中出現了一個名叫董斜川的詩人。

這個董斜川性情高傲,目空一切,在席間談論舊體詩,說:「我常說唐以後的大詩人,可以用地理名詞來包括,叫『陵谷山原』。三陵:杜少陵(杜甫)、王廣陵(王令)、梅宛陵(梅堯臣);二谷:李昌谷(李賀)、黃山谷(黃庭堅);四山:李義山(李商隱),王半山(王安石)、陳後山(陳師道)、元遺山(元好問);可是只有一原,陳散原(陳三立)。」

董斜川說了這番話,該書第一主人公方鴻漸怯生生地問:「能不能在這『陵谷山原』上再加上一坡?」

董斜川不屑一顧地說:「你是想說蘇東坡?他還差點。」

蘇東坡根本不入董斜川的法眼,足見其人之狂、之傲。

但「三陵二谷四山一原」在董斜川心中位置如此崇高,也可知這十位詩人的分量。

這裡簡單提一下「三陵二谷四山一原」中的「一原」,即陳散原。

陳散原本名陳三立,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之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之父,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

說起來,這個「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也是有自己的崇拜偶像的。他稱讚自己偶像的詩作是:「芳潔深微,妙緒紛披,具體儲、韋,追蹤陶、謝。」並將之「標為五百年作者」。

也就是說,在陳散原眼中,這位偶像的文學才情,足以橫絕中國詩壇五百年。

不過,陳散原這位偶像的人品非常不堪,說出他的名字,熟知南明歷史的人,未免大倒胃口。

此人便是明亡後事清、媚清,臭名昭著的大奸賊阮大鋮。

阮大鋮為南直隸安慶府桐城縣(今安徽省樅陽縣)人,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祖父為嘉靖辛西年(1561) 舉人;父親阮以鼎、伯父阮自華同為萬曆戊月(1598) 進士,伯父阮自華還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

阮大鋮自少聰穎,家資雄厚,生活無憂,可以一心讀書,十七歲中舉,聲名大震,贏得「江南第一才子」的美譽。

南京禮部侍郎的葉燦在《詠懷堂詩序》中稱讚他,說:「公少負磊落倜儻之才,饒經業大略,人人以公輔期之……無線論經史子集,神、仙、佛、道諸鴻章巨簡,無不薈聚而掇拾之。」

阮大鋮於萬曆四十四(1616) 年中進上,步入仕途,列籍東林,為高攀龍弟子。

東林巨子左光斗是阮大鋮的同鄉,也是阮大鋮倚以自重的朋友。

阮大鋮在打倒方從哲引入的史繼偕等人的政斗中建下頭功,名列東林骨幹,在《東林點將錄》中綽號「沒遮攔」。

阮大鋮有一段因居憂還里的日子,彼時,左光斗與趙南星、高攀龍、楊漣等發生內訌,阮大鋮莫名其妙地被推入了「閹黨」陣營,成了魏忠賢的幹將。

不用說,投入敵營的阮大鋮受到了人們的唾棄,他本人也深感難於兩面討好,便重歸鄉里,打算觀望形勢。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崇禎帝魂斷煤山。

同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帝位,阮大鋮的好友馬士英執政,阮大鋮得其薦舉,被起用為兵部右侍郎,不久晉為兵部尚書。

為雪當日被東林黨打擊的心頭恨,阮大鋮編《蝗蝻錄》,據《留都防亂公揭》對東林、復社諸人立意報復,大興黨獄。

順治三年( 1646 )五月,南明弘光小朝廷覆滅;六月,阮大鋮降清,得授其內院職銜。

次年,清軍入閩攻打南明第二個政權——隆武小朝廷。

阮大鋮踴躍報名,爭為先鋒。

軍過五通嶺,瘴氣繚繞,阮大鋮年歲已高,免疫力不夠,頭面腫脹。清將勸他留下養病,阮大鋮竟疑心人家是要拋棄他,大驚失色,說:「我何病?我年雖六十,能騎劣馬,挽強弓,鐵錚錚漢子也!我仇人多,此必東林、復社諸奸徒潛在此間,我願諸公勿聽!」既而又說:「福建巡撫已在我掌握中,諸公為此言得毋有異意耶?」強支病體,隨軍南征。到了仙霞嶺,眾將上馬緩行登山。阮大鋮為顯示自己強悍,獨自下馬,徒步而前,左牽馬,右指騎者,誇耀說:「我精力百倍於後生!」鼓勇先登,健步上山。但不久便倒路邊大石上氣絕身亡。

孔子第六十四代孫子孔尚任寫作的《桃花扇》,大揚阮大鋮之丑。

《桃花扇》為中國古代四大戲劇之一,如此一來,阮大鋮遺臭萬年了。

實際上,阮大鋮不但在詩歌作上文采斐然,在戲曲創作上,更是箇中高手。其所作戲曲有《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牟尼合》、《忠孝環》、《桃花笑》、《井中盟》、《獅子賺》、《賜恩環》、《老門生》等十餘種,前四種至今尚存,合稱《石巢傳奇四種》。

據說,阮大鋮才思兼具,寫作速度極快,還能自編自唱,所流傳下來的這幾部戲中,《牟尼合》三十六齣,十六日完成;《春燈謎》三十九出,一個月作成;《雙金榜》四十六齣,寫了二十天。

後世胡金望點校阮大鋮《詠懷堂詩集》《阮大鋮戲曲四種》,陳家琪校、雪韻堂批點《燕子箋傳奇),羅宗衍注釋、湯壽銘評點的《燕子箋傳奇注釋評點》,蔡毅《石巢傳奇校注》,均予以極高評價。

對於阮大鋮的文學成就,陳有冰、劉良政《阮大鋮創作論》,鍾明奇《阮大誠簡論》,李長栓《從石阮巢傳奇四種>看阮大鋮的思想特徵》,胡金望《孔雀雖有毒不可廢文章-阮大誠四種曲厄談》,王永健《中國歷代著文學家訂傳》等著作一致提出不應以人廢言,而要正視其應有的文學貢獻,直言其戲劇水平遠超「臨川四夢」,其文學成就超過了關漢卿。

陳散原之子陳寅恪在遺作《柳如是別傳》中曾有一段談論阮大鋮的文字:「圓海人品,史有定評,不待多論。往歲讀詠懷堂集,頗喜之,以為可與嚴惟中之鈐山,王修微之樾館兩集,同是有明一代詩什之佼佼者」。

章太炎先生亦曾有評語曰:「大鋮五言古詩,以王孟意趣,而兼謝客之精練。律詩微不逮,七言又次之。然榷論明代詩人,如大鋮者少矣。潘岳、宋之問險詐不後於大鋮,其詩至今尤存。君子不以人廢言也」。

胡先驌先生也稱大鋮為「有明一代唯一之詩人」。

《中國大百科全書》之《中國文學分卷》中,在「清傳奇雜劇作家」中,也列入了阮大鋮的名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講史 的精彩文章:

江寧曹家無曹雪芹其人?「雪芹畫像」現世,專家驚喜,郭沫若痛心

TAG:覃仕勇講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