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這種全新的數字貨幣比比特幣更靠譜,或許會讓銀行消失

這種全新的數字貨幣比比特幣更靠譜,或許會讓銀行消失

現代金融系統給社會帶來了一些根本性問題。而現在,諸如數字貨幣這樣的新興技術,讓模擬每一筆交易成為可能。這些工具能夠幫助建立更有效率的金融網路,避免財富的過度集中。催生金融系統變革的科技創新不斷湧現,但仍然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這些數字網路的構建方式和使用方式,決定了它們是促進平等和責任,還是導致極端的中心化控制。

撰文?| 亞歷山大·利普頓(Alexander Lipton)?

亞歷克斯·桑迪·彭特蘭(Alex 「Sandy」 Pentland)

翻譯?| 楊笑寒?

審校?| 杜麗群

五千多年前的一個春天,在美索不達米亞烏爾城,一個外地商人剛剛賣完了他的貨物,換取了一大捆銀條。他不想帶著這堆銀條回家,因為他知道,在收穫季結束後,他還得回到烏爾城購買穀物。因此,這個商人去了當地的廟宇——常常有人在那裡貯存財物,把銀條交給神甫,請求神甫代為保管。

不久之後,神甫的侄子露面了,要向神甫借一筆錢。年輕人想要買一些種子,自己種莊稼,這個心愿觸動了他叔叔的心弦。於是,神甫借給了他一些銀條,推算著如果他的侄子到商人回來時無法歸還銀條,他還可以用個人資金或者從朋友那裡借錢來填補這個缺口。

通過利用與外地商人的長期合約來支持他侄子的短期貸款,這位神甫將一筆錢用了兩次,讓商業交易額翻了一番。用現在的話來說,神甫發明了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

根據考古學證據,我們知道這一情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發生過。它從兩個方面深刻地改變了金融環境:一方面,它提高了經濟的整體生產力,因為侄子現在能夠買得起種子了;另一方面,它引入了風險,因為侄子有可能無法及時還清貸款。

幾千年過去了,17世紀在歐洲出現的、由政府支持的中央銀行把這裡的「雙重支出」和稅收聯繫了起來。國王從商人那裡借錢打仗或修路,並用它支付武器製造商、糧草供應商和士兵的費用。就這樣,那筆錢開始流通,創造經濟活動和利潤,而且在每一步那筆錢都會翻倍——或者更多。國王通過對利潤徵收稅款來償還貸款,貨幣流通的雛形也由此漸漸形成,標誌了當今銀行系統的開端。

簡而言之,現代貨幣流通的核心途徑就是:首先,企業從私人銀行借錢,比如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或滙豐銀行(HSBC),用來支付工人工資和其他費用。在這一步,貨幣被創造出來。接著,消費者購買企業生產的商品,或者把錢存進銀行。最後,企業用他們賺到的錢償還銀行貸款。到這裡,貨幣的流通就結束了。這時,最初借出去的錢被還款抵消,但貸款產生的利息則永久地留在系統之中了。這就是私人銀行如何通過「無中生有」的貨幣推動了經濟發展。但是,私人銀行也不是可以隨意放貸,它們在某種程度上受中央銀行的監管,後者對私人銀行放貸所必需的資本金和流動性進行了限制。

銀行部分準備金制度(今天的貨幣流通方式)

當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時,「無中生有」的貨幣就出現了。企業向家庭發放工資和紅利。家庭從企業那裡購買商品和服務。當貸款被還清時,「創造」出來的貨幣就消失了,但貸款利息卻永遠留在系統里了。

要是這麼簡單就好了。不幸的是,這種貨幣流通方式為社會帶來了一些根本性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是,這個系統不可避免地創造了一些財富高度集中的億萬富翁。另一個令人心痛但又普遍存在的事實是,槓桿貨幣在沒有充分理解(或根本不在乎)潛在風險的情況下被創造出來。金融危機就是這樣發生的,比如2008年美國發生的次貸危機:當銀行家和政客在民眾的抵押貸款需求上大做文章時,大量的貨幣被創造出來,與之伴隨的風險也顯著地增加了。

乍看之下,這些問題似乎都是由貨幣流通本身造成的。但貨幣流通不是根本原因。對於槓桿貨幣的產生和使用,只要我們明白它的內在風險,並加以控制,同時抑制財富的不良集中,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然而,在今天,各種因素(急速增長的人口、全球貿易和大型計算機等)讓全球金融系統變得錯綜複雜,非常難以管理和規範,更別說理解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今天我們指導宏觀經濟活動所用的主流框架仍然是基於過去的範式。比如說,現在管理貨幣供給和利率所用的模型,仍然在假設私人銀行只是簡單的中介,沒有看到它們已然是龐大而活躍的貨幣創造主體。銀行自身的動機和盈利政策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透明性,無怪乎誰也沒能預見到2008年的債務危機。

要真正理解目前這個極其複雜的貨幣流通系統,我們必須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對它進行模擬。長久以來,受科技的局限,我們一直難以完成這項龐大的任務。但是,大數據、數字化貨幣和數字契約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局面。無需再用歷史均值來預測某個經濟系統未來可能發生什麼,我們終於可以完全模擬每一樁單獨交易、每一項業務,並分析所有可能的結果。這項偉業的前景正動搖著國際金融的功能,它帶來的影響足以讓經濟安全變得更好,抑或更差。

數字貨幣的興起

在過去短短十年間,這些能夠重建金融系統的新技術大量湧現。大多數人都聽說過比特幣,但比特幣只是冰山一角,它的背後是一個全新的金融科技產業,那裡充滿了傳言和投機。真正重要的,是了解一項核心發明——「分散式賬本」,即一個由多名參與者共享、管理的資料庫。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公用的數字化記賬系統,正是它所代表的基礎技術讓電子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比如比特幣,成為可能。分散式賬本的基礎數據結構叫做區塊鏈,由一系列按順序排列的加密區塊構成。人類和計算機組成的各類共識機制,保障了這些區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對等式比特幣網路

用戶之間直接交易,無需指定的中介參與。交易公開廣播,並被記錄在區塊鏈上。網路的共識機制由隨機的驗證者維護。比特幣沒有價值,所以它的價格天生就不穩定。

從概念上來說,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技術並不是新鮮事物。以區塊鏈為例,每當權利、土地或財富轉手的時候,就會出現一條記錄鏈。真正的創新之處在於,二者聯姻形成的防篡改計算機系統有著廣泛的現實用途。新技術的發展,讓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賬本創造出效率遠超美元、甚至超過比特幣的新型數字貨幣。

這些工具或許能讓我們從最細微的層面監控、分析每一筆交易,從而最終理解貨幣流通。在全新的透明度下,我們可以學習從賬本上記錄的萬億筆交易中辨認出預警信號,並及時應對,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種開放、實時的監控也讓整個共同體更加安全。舉例來說,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政府沒有能力去處理數以千萬計的美國公民的個人損失。因此,監管者將大部分精力用於優先救助少數幾家大銀行,留下普通人獨自承受巨大的損失。

隨著這項技術快速發展,逐漸催生更多的應用時,疑竇四起。正因為在所有數字貨幣當中,比特幣是最廣為人知(也有些人認為是臭名昭著)的一種,所以值得我們退一步來探索它的起源、缺點和與其他更有潛力的電子貨幣之間的不同。在設計上,比特幣是一種點對點的數字支付系統,它的運作不需要中心化機構。任何人都可以參與,這是比特幣的優點,也是它的缺點。用戶間彼此直接交易,不需要中介的參與。這些交易記錄在一個公開的分散式區塊鏈賬本上,理論上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夠看到。自從2009年比特幣誕生以來,它的價格上漲了好幾個數量級,成為投機者的香餑餑。

比特幣的擁護者,既有技術理想主義和自由主義者,也有違法犯罪者,都期望著它最終取代國家法幣,後者在他們看來都太容易被操縱。有些比特幣狂熱者甚至相信,比特幣是黃金的數字版。他們或許忘記了,黃金的穩定性在於其物理屬性和數以億計的持有者,但是在數字世界中,好技術總是定期被更好的技術取代。

比特幣並非第一個數字化貨幣,很有可能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比特幣網路存在一些嚴重的邏輯缺陷,比如說,它每秒最多能處理7筆交易,而相比之下,Visa每秒平均處理2000筆交易。比特幣網路還非常耗能,它依賴於挖礦才能把新交易安全地加到區塊鏈上,這個過程要消耗大量電力。在能源成本昂貴的國家,礦工因為交不上電費而破產。儘管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據稱比特幣網路的能耗是易趣(eBay)、臉書(Facebook)和谷歌(Google)能耗相加的總和。最後,雖然比特幣網路建立之初是為了將權力分散到眾多礦工身上,但是隨著礦工聯合成為一個巨型礦池,一小部分群體就將有能力控制整個比特幣網路——對等式網路就此終結。

使用比特幣也有限制。「貨幣」依其功能被定義為三種形式:交換媒介、價值儲藏和價值尺度。由於比特幣兌美元(以及其他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的價格極其不穩定,它的日常使用便非常困難。比特幣和以太幣(Ethereum,另一種流行的電子加密貨幣)背後沒有現實資產的保障,甚至沒有獲得政府的許可。因此,比特幣是純粹的投機貨幣。通俗來講,這些電子加密貨幣不是真正的貨幣:它們沒有價值,所以可以是任何價格。有些比特幣狂熱者吹噓,無價值正是比特幣的優勢;在未來,所有貨幣都將變得像比特幣一樣。無論是從科技角度,還是從政治角度,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然而,作為首個成功的、去中心化的數字加密貨幣,比特幣有著獨特的開創性。比特幣背後的科技,它的無監管哲學,以及它實現的對等式金融系統頗具創新。另外,比特幣為一些重要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當然,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個應用而已。從根本上來說,區塊鏈是一項科技,而不是一種獨特的思想體系,它不應與比特幣背後的哲學理念,與任何現今或將來的應用的動機混為一談。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區塊鏈技術有能力解決金融系統的現有問題,也可以加深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當你意識到,權力的一個核心要素即是對貨幣(既包括現有貨幣,也包括未來的貨幣)的控制時,你也就不難想像,區塊鏈技術將帶來怎麼樣的道德風險。

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英格蘭銀行為例,作為重要的儲備貨幣中央銀行,它們的信用往往與規模掛鉤:規模越大,就越值得信任。但是,這些機構的行為證明了這種想法是一個極大的錯誤。它們通過通貨膨脹、壓低利率或者其他政策,不斷稀釋自身的金融債務,只會讓窮人更窮。最近,它們在試驗負銀行利率,也在考慮擺脫現金的方法。

更讓人警覺的是,一些中央銀行正在討論將所有貨幣都數字化,以及將所有交易都記錄在一個分散式賬本上的可能性。這樣就有可能擺脫私人銀行的參與,從而給予政府對經濟的絕對控制權。這也意味著,政府將掌握著你所有的購買記錄。今天,你還能用現金購買避免留下痕迹,以後或許就不行了。這一情形正愈發成為現實:諸如英國、新加坡、瑞典等國已經宣布了這方面的研究計劃,並有望把這一政策付諸現實。因此我們認識到關鍵的一點:儘管區塊鏈技術在設計上是去中心化的,它仍然可以用來構建集權化控制系統。

更穩固的金融系統

很顯然,區塊鏈技術和分散式賬本沒法消除諸如金融危機或者不健康的通貨膨脹等問題,至少短時間內做不到。但是,它的確為權力機構提供了另一種合法選擇。已有的科技足以讓專業的國際貨幣系統具有前所未有的規模、信用和政治穩定性。如此一來,新興經濟體或個體公民的下一步自然是聯合起來,形成中央銀行的某種替代機構。

考慮到這種可能性,我們在麻省理工學院的實驗室正致力於創造一種適合大規模交易的數字貨幣。這種貨幣名叫「貿幣」(Tradecoin),它註冊在區塊鏈上,不可磨滅,並且時刻與真實世界的一攬子資產掛鉤,如糧食、能源或者礦產。這樣做能夠穩定價格,令大眾更加信任它。它的核心理念在於,一種貨幣要想獲得廣泛使用,既需要人類的信任,也需要高效的貿易系統。

建立在分散式賬本上的貿幣,允許小國、小業主、小商人、信用合作社和農民結成聯盟,將他們的財產聯合起來,支持這種龐大的、高流動性貨幣。這樣,貿幣將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使用的國家貨幣一樣值得信任,並至少有著相同的使用效率。貿幣的加密結構,使得它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更加簡單、安全和便利。與其接受某一個大型機構的保障,地理和政治分布更加多樣的聯盟成員對違約風險有著更強的免疫力。事實上,這正是英格蘭銀行於1694年創立的初衷:一個商人的聯盟。

對等式貿幣網路

跟比特幣一樣,用戶之間直接進行的交易,會公開地記錄在區塊鏈上。但是,它的共識過程是由指定的驗證者執行。貿幣的價值受資助者提供的現實資產支持,所以它的價格相對穩定。

在設計上,貿幣背後的規則與比特幣代表的電子加密貨幣有著根本的不同,後者既沒有現實資產的保障,也沒有涉及聯盟。由公平、可信的「驗證者」組成的預證明驗證網路,讓貿幣得以避免高能耗的挖礦過程。多樣的驗證節點,確保沒有人可以同時控制超過51%的驗證者。這樣,一個規模可以任意擴大、對環境友好的快速金融工具就問世了。金幣具有的內在價值,使得無論在什麼地方使用它,人們都信任它。貿幣正是將這一非常古老的理念同最新的科技結合了起來。

以貿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可能比現有貨幣更加安全,因為在設計上,它可以讓貨幣流通的細節更加透明,便於監管。人類利益相關者的監管仍有必要,就像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監管著網路系統,或者美國聯邦儲備金檢查小組監管著整個美國的銀行系統一樣。這些數字貨幣允許簡易的分散式會計,意味著我們能夠更可靠地建模並預測風險。目前,這種透明度還尚未實現,因為金融交易和契約的細節是被嚴格限制的。但是,如果這樣一個系統在2008年就已確立的話,它或許就能監控到抵押貸款違約的大量出現,並詳細「模擬」出房屋價值變化帶來的後果。不良抵押貸款的交易不再被打包、隱藏起來,取而代之的或將是大大的警告。

我們正在為實現這種透明度而努力。比如說,我們正在為歐盟國家和美國大型金融公司研發「信用網路」軟體系統用作試點項目。這些系統將能記錄並「回放」不同團體之間的交易和契約,同時不泄露雙方的權屬信息或者侵犯隱私。這個軟體也是貿幣的核心系統。我們正在探索試驗兩種貿幣:一種是用於國際貿易,由小國聯盟支持;另一種是用於日用品市場,由農民支持。目前,我們正在招募聯盟成員來測試這個想法。

讓人激動的是,這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存在這樣的國際性數字貨幣,對控制大量貨幣的中央銀行發布的政策有很強的免疫力。的確,新的選擇很可能會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而其中一些將最終壯大到能夠與最大的儲備貨幣相抗衡。擁有建立一個真正可理解的貨幣體系的能力,意味著我們可以開發出一些工具,實現風險最小化,避免經濟危機,以及在政府和大企業面前維護個人自由。同時,由於這樣的數字貨幣將由傳統資產支持(以及兌換),它們會有一個真實基準價值。這意味著,這樣的數字貨幣不太可能成為投機性炒作的攻擊目標,並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抵抗發生在單個國家的政治操縱或通貨膨脹。

總之,諸如貿幣這樣的下一代電子加密貨幣,即便在當前混亂的政治和經濟形勢下,或許也能顯著減少國際貿易面臨的阻力。結果就是,美元等主流貨幣的支配地位或許會降低,要不就是美國的金融系統需要更加規範自身的行為。我們希望,在由不同參與者組成的廣泛聯盟的支持下,這些分散式系統能夠為世界帶來更多的透明、責任和公平。

《環球科學》2月刊現已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一根問題電纜,讓他「打破」相對論:當事人親述「超光速中微子」烏龍事件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