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不要你風生虎嘯,我願你老來無事飽加餐

我不要你風生虎嘯,我願你老來無事飽加餐

臘八節這天是梁實秋的生日,程季淑一大早就起來忙碌了。待梁實秋起床,一碗熱乎乎的臘八粥已端至跟前。

一年只此一遭,我要給你做

我的生日在臘八那一天,所以不容易忘過。天還未明,我的耳邊就有她的聲音:「臘七臘八兒,凍死寒鴉兒,我的寒鴉兒凍死了沒有?」我要她多睡一會兒,她不肯,匆匆爬起來就往廚房跑,去熬一大鍋臘八粥。等我起身,熱呼呼的一碗粥已經端到我的跟前。

這一鍋粥,她事前要準備好幾天,跑幾趟街才能勉強辦齊基本的幾樣粥果,核桃要剝皮,瓜子也要去皮,紅棗要刷洗,白果要去殼——好費手腳。我勸她免去這箇舊俗,她說:「不,一年只此一遭,我要給你做。」她年年不忘,直到來了美國最後兩年,格於環境,她才抱憾地罷手。頭一年臘八,她在我的紀念冊上畫了一幅蘭花,第二年臘八,將近甲寅,她為我寫了一個「一筆虎」,綴以這樣的幾個字:

華:

明年是你的本命年,

我寫一筆虎,

祝你壽綿綿,

我不要你風生虎嘯,

我願你老來無事飽加餐。

季淑

梁實秋和程季淑的愛情,平平淡淡,不似沈從文和張兆和般甜言蜜語,也不似徐志摩和陸小曼般驚天動地。

一簞食,一瓢飲,知足歡喜。

一毛衣,一綿袍,執手偕老。

我給你織這一件,要你再穿四十年

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季淑就織毛線。她的視神經萎縮,不能多閱讀,織毛線可以不太耗目力。在織了好多件成品之後,她要給我織一件毛衣,我怕她太勞累,寧願繼續穿那一件舊的深紅色的毛衣,那也是她給我織的,不過是四十幾年前的事了。我開始穿那紅毛衣的時候,楊金甫還笑我是「暗藏春色」。如今這紅毛衣已經磨得光平,沒有一點毛。有一天她得便買了毛線回來,天藍色的,十分美觀,沒有用多少工夫就織成了,上身一度,服服帖帖。她說:「我給你織這一件,要你再穿四十年。」

皮襖我都給你做了,絲綿袍算得了什麼?

我有凌晨外出散步的習慣,季淑怕我受寒,尤其是隆冬的時候,她給我縫製一條絲綿褲,褲腳處釘一副飄帶,綁紮起來密不透風,又輕又暖。像這樣的褲子,我想在台灣恐怕只此一條。她又給我做了一件絲綿長袍,在冬裝中這是最舒適的衣服。第一件穿髒了不便拆洗,她索性再做一件。做絲綿袍不是簡單的事,台灣的裁縫匠已經很少人會做。

季淑做起來也很費事,買衣料和絲綿,一張一張地翻絲綿,做絲綿套,剪裁衣料,綳線,抹漿糊,撩邊,釘紐扣,這一連串工作不用一個月也要用二十天才能竣事,而且家裡沒有寬大的檯面,只能拉開餐桌的桌面湊合著用,佝著腰,再加上她的老花眼,實在是過於辛苦。我說我願放棄這一奢侈享受,她說:「你忘記了?你的狐皮襖我都給你做了,絲綿袍算得了什麼?」新做的一件,只在陰曆年穿一兩天,至今留在身邊沒捨得穿。

以上部分內容摘自梁實秋散文精選集《花看半開 酒飲微醺》,圖片來源於網路,轉載請註明來源《花看半開 酒飲微醺》。

微醺就是在清醒的時候,

獲得做夢的權利。

酒至微醺,正如半開半合的花。恰逢其時,可遇不可求。在進退之間,凝眸或轉身,那種美麗,「沒有喝過的人不會懂」。世界變得輕鬆可愛起來,像一塊方糖,化在周圍的空氣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紫圖圖書 的精彩文章:

隱藏情緒是一種教養

TAG:北京紫圖圖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