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廢了,跳一跳連媽都跳不過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廢了,跳一跳連媽都跳不過

最近發生了一件很氣人的事情。

我發現,無論我怎麼努力,跳一跳的得分還沒有我媽高。

那一天我花了整整兩個小時,就這麼坐在沙發上,一絲不苟地玩遊戲。輸了繼續,輸了繼續。到最後,我成功打到了我的歷史最高分——199分。

我給我媽發了一張截圖挑釁,畢竟終於超過了她,這讓我覺得很驕傲。15分鐘後,我收到了另一張截圖,我媽玩了224分。

和這張截圖一起的還有一個哈哈哈的表情包。

隨後的兩個星期,跳一跳的排名都已經更新了兩輪,可無論我怎麼玩,都沒有突破199的歷史最高分。

而我媽,排名一天比一天靠前。最高甚至打到了297分!

我覺得我可能是廢了,跳一跳居然連媽都跳不過了。

畢竟這種遊戲的存在,排名機制的設定,就是朋友圈的一次隱形的攀比。人人都是戲精,嘴上說著平時我都不玩遊戲,這個遊戲好難,沒過兩天,都已經站在了排行榜的前幾名。

騷不過。本以為自己接受同齡人的摧殘就算了,大家都是同一時代的人,玩不過就當是天賦水平有別,不會太過在意。

結果沒想到隔著時代的溝壑,現在連媽都玩不過了。

上周末我回我外婆家,她看見我在玩跳一跳,也想玩,於是我教了她。

前天,我翻看排行榜。這周我的最高分是182分,我外婆,154分。

驚詫。這可能嗎?我教她的時候,我外婆帶著老花鏡,玩得時候一動不動、有板有眼、正兒八經地玩,1分、2分、大多數時候是分。

一個星期不到,她就玩到154分了?

就在我無論怎樣都突破不了我的最高分的同時,我媽卻一天天地刷新著歷史,我外婆一天天地進步,用一副老花鏡超過我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這類事情其實並不是個例存在。

我調查了我身邊很多朋友,大部分給了我相似的答案。

「我已經放棄了這個遊戲,這個遊戲不適合我。連我媽我爸都玩得比我好。」

「我居然連我媽都贏不了?我特么是不是廢了?」

……

我有一個朋友告訴我說,她前天卸載了消消樂。

我驚訝,你玩了快半年,好不容易突破了四百關,咋就突然不玩了?

她說她媽用了三個月,現在八百關。每次她自己玩得時候,她媽總在旁邊說:你笨不笨,不動這個,你看這個五個連起來了,可以消更多,這都看不見?

她說,沒想到我媽這麼強。現在她碰到有些朋友給她秀自己的關卡數時,還會說,得了吧你,有我媽玩得高嗎?

現在的年輕人,工資少得可憐,偶爾還要找老爸老媽要錢,上了那麼多年學,讀這麼多書到最後玩個這麼簡單的遊戲,也還是玩成一個渣渣。

有時候,其實我們只是想通過一些事情來在父母面前顯得自己很強。

朋友小白在家裡玩王者榮耀,他媽媽就在一旁看著。嘴上說著成天玩遊戲不好,但還是看得津津有味。

「這個是啥,長得好好看哦。」

「你這個技能是怎麼放的?」

「兒子你怎麼又死了?」

小白說,媽,要不你來玩一把。

他媽說哎呀我肯定不會玩,然後還是接過了手機。

手機還回來的時候,0-12-1,信譽積分扣除5。

他媽說,哎呀,兒子,你好厲害哦,我真的不會玩,太難了。從那之後,他媽每天偶爾會繼續看他玩遊戲,每次都會誇他一兩句。

小白說,每到這個時候他都會覺得,他媽媽像個孩子一樣,自己好像顯得特別高大。

我們從小到大,或許已經習慣比較是唯一分出勝負的方法。我們在意勝負,無非是在意心中的一點小九九——我們在某些方面終於可以顯得很強了。

我們的爭強好勝,其實就是想顯得我們不再是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

很多時候會覺得父母管的太多,讓我們缺乏自由,好像永遠活在一個安全屋內,反而有時候感覺被束縛地喘不過氣。

就這個問題我曾經與我媽討論過。我說得很直接,大意就是我覺得她應該多考慮一下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一直把目光放在我的身上。

其實我是覺得,他們已經放棄了自己的生活二十多年,是時候好好想想自己真正想做什麼。

我媽的答案很簡單。

我除了你沒有什麼人可以愛的,我除了有你的生活沒有什麼更想過的。

這是一次很真摯的對話。

其實很好理解,已經付出了這麼多,關心了這麼多,難道還能收的回來不成。

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本能。

我外婆可以因為我舅舅一直忘記交電話費的事念叨一個星期。

雖然在我看來,這都不算是一個事。等到電話沒錢斷網了,自然不就記得交錢了嘛。

我們一直努力地想成為一個大人,但是在父母心裡一直都是那個孩子。

現在我們沒有那麼多成績可以給父母看,沒有那麼多獎狀可以拿給他們出去顯擺,偶爾靜下心來看我們玩個遊戲,還覺得我們很厲害。

其實他們這麼做,這樣說,偶爾還不被我們待見,其實只是渴望得到我們的回應。

我們不在家是常事,他們早已習慣了空氣的安靜。

當父母在家唉聲嘆息數日,終於盼回你歸家後,想要的不是你的冷漠和不言不語。

有時候,父母何嘗不是一個需要關心愛護的孩子。

小白玩遊戲的時候,可以一兩小時不聊天。就算說話他媽媽也插不上嘴。

小白說,他媽告訴他,如果這個遊戲我會玩就好了,你帶著我打應該會很好玩。

他突然就覺得,他媽媽只是想有一個可以和他聊聊天的機會。

在遊戲這個新生代的領域裡,父母就好像那個懵懂無知的學童。

我們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自己的生活,活得也越來越自我。而這樣交流的機會卻越來越少。

我們會反感父母老是問我們的吃飽了沒有、今天吃的啥、今天穿的什麼衣服、今天覺不覺得冷……

有一次我問我媽,為什麼你老是問我冷不冷?

站在我的立場是,我覺得這個問題意義性不大,我只穿這麼多,說明我不冷,我這麼大了,冷了肯定會知道自己加衣服。

我媽說,我不問你我問誰,關心你還出問題了?

我就是想問你點啥,找人說說話,但是我不了解你的生活,想了想,好想只有這個問得出口。

遊戲只是一個媒介,其實父母這麼用心玩遊戲,不過是想在這個我們經常花時間的東西上,贏得我們的一點注意。

對話和交流,我們給的太少了。於是父母們要靠自己來掙。一旦遇到了一個很好的機會,便會牢牢抓緊不放。

我媽現在還會繼續給我發她突破記錄的截圖,或者直接發來一個挑戰。

有時我會回敬她一個表情包,有時我會參與挑戰,然後甘拜下風。

我外婆也開始準備玩消消樂了。

我們要承認有時候我們會打心底里覺得,這遊戲他們怎麼可能會玩?

其實一個人不會平白無故的玩一個遊戲,玩遊戲或許真的不僅僅只是消磨時間這麼簡單。

我們一直走在時代的前列,遠遠地把我們的父母拋在身後。但其實,他們一直想離我們近一點,不願做那個什麼都不懂的人。

有時候,不是他們不想跟我們聊天,或許是根本就沒有打開話題的缺口。

忽然想起,很多時候面對他們的提問,我的回答都只有三個字,你不懂。

只需要簡單三個字,便可以不用再說話。

在這之前,我或許不會有年輕人是不是廢了這樣的疑問,因為他們不會玩和我們一樣的遊戲,走進我們圈子裡。

我們,從心底里就沒有接納他們。只是在心裡做了一個排除法,按下了屏蔽的按鈕。

就好像我們的朋友圈一樣。

或許這是我給自己上的一課。要說年輕人真的廢了,或許是在說現在的年輕人,不懂接納他們的父母,不願為此多花一點時間。

最近風靡的養蛙遊戲,很多人都說自從養了蛙,我開始想了媽。

只有到切身體會一些東西的時候,我們或許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

所以,當你發現你的父母開始玩遊戲了,不妨去引導他們。你要知道,遊戲只是他們渴望與你交流的一個噱頭,是他們想要走近你的一個方式,也是你打開和父母間溝壑的一個機會。你會發現,比起你單純的玩遊戲,你會收穫更多,對你而言更重要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