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淺說尊「道」貴「德」

淺說尊「道」貴「德」

作者 | 原源

來源 | 華藏迦源

尊道貴德

 尊道貴德

毛阿敏 

00:00/05:56

「道」與「德」是很大的一個話題。因為話題太大,所以古往今來,針對「道」與「德」的名家著述可謂汗牛充棟,不勝枚舉。以餘之微力,自不敢妄言說教,謹權做慧海拾珠,淺說一二。

道家之道與德

簡言之,「道」與「德」可謂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本精神。更大範圍講,亦是全體人類追求文明進步的必臻境界。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春秋以降,由崇「道」尚「儒」及至佛法東漸,於唐宋起,遂成鼎足,又相互滲透,和而不同。形成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格局。此其「和」者,在很大程度上,便承載於這「道」、「德」二字之中。所不同者,各自表述而已!古今亦然!

「道」、「德」一詞,早溯於春秋時《老子》一書,他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意思是說萬物皆由「道」而生,又有德去蓄養,化育物形,籍勢生長。是以萬物皆敬畏大道而珍惜恩德。又雲:「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生育創造萬物卻不佔有他們,無所不為卻不自恃有功,威乎萬物之主卻絕不任意宰割!可見道之境界何其深邃!真的是「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道」是人類文明最終溯源的本體,先於一切有形生成之前。《素書》上說:「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道」就是人所遵循的自然規律。世間萬物都遵循這個規律運行,但它卻往往不能為人所認知。「德」就是人們順應自然的安排而使欲求得到滿足的能力,它支配世間萬物,使各自的欲求得到滿足。以二元論的觀點來看,「道」為體,「德」為用。德可謂「道」彰顯之品相。暨由此,唐時起就尊稱《老子》為《道德經》,沿用至今。

儒家之道與德

《易經·系辭》亦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分別從總綱、態勢、結構層面給「道」以定義和表述。

《系辭》又雲:「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易簡之善配至德」。其對「德」也做了形象的說明。《系辭》傳為孔子所作,那麼自然體現了儒家對於「道」和「德」的認識。爾後,儒家便將更多精力體用在明「仁」、尚「義」、「克己複禮」之上了。

佛家之道與德

佛教以人為中心,佛法於南閻浮提現化也是專為度化人而生。故尚「真俗圓融」、「悲智等運」是道。道貴變通,故必因應無方,隨宜取法,如理對治,然後證得解脫之境。直言之,一切真如實相真如之理,便是道之體。至大無外,稱之「大道」;常如不變,謂之「真道」;遠離二邊,即是「中道」(正道);依理尋思參悟,便是「悟道」;親證現觀,即為「見道」;依其親證得真如之理為準則,修理身心,三業清淨,是為「修道」;修道純熟,客塵盡去,圓滿彰顯,便是「成道」。可見佛學之中的「道」亦是有體有用。雖對機緣立種種名,而其實體唯一無二,所以《華嚴經》也說: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離。

佛家對於德也有非常明晰的闡述:常樂我淨是為「四德」。《華嚴經疏》裏有三德之說:謂如來乘大願力,救護眾生,猶如赤子。是為恩德;謂如來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淨盡無餘,是為斷德;謂如來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是為智德。三德相依能做一切事,如同三杖相依則能持物。

佛法裏亦有福德、功德之分,但能斷除執著,真俗圓融、悲智等運,積德成智,最終成就佛果。這裡面佛果是究竟的「道」,是「本體」,「德」也可以理解為用。

所以無論道家、儒家、還是佛家,對於「道」與「德」,雖表述不同,但義理相通,都重視和宣揚對於「道」的尊崇和對於「德」的珍惜與培養。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脈與基石。

四種境界

中華傳統文化又在「道」與「德」的基礎之上衍生出「仁」、「義」、「禮」來,形成「天道」、「德行」、「仁愛」、「正義」、「禮義」綜合形成人生修身立世的根本,五位一體。以此實現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改造。這四種境界的差異是很明顯的,普通人都是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徘徊輾轉,流浪生死。賢者則可在道德境界中為眾生謀福祉。聖人或者是大成就者則可以達到或超越天地境界,即所謂與天地同壽甚至進入無餘依涅槃。道、德、仁、義、禮從根本上講也是一個原始本體的五個名言形式的外化,無論是儒釋道三教,還是其他思想體系,溯本求源,無不將道德作為改造世界人生的根本。

最能夠形象描述這個提升轉化過程的漢字,應該是「修」,這是最終能夠達到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門。從佛教的角度,因為因緣根器的不同,眾生也對於「道」與「德」的體悟有別,因此示現出絕仁去義,產生了惡的一面,所謂背道而馳,喪失了先天的淳樸自然,不再修為行證,躑躅下行。《地藏菩薩本願經》裏世尊這樣對閻羅天子說: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是大菩薩,於百千劫,頭頭救拔如是眾生,早令解脫。這很清楚解答了大菩薩為什麼要「悲智雙運」。真正的聖者,如《華嚴經》雲:「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大菩薩因大悲心而不舍眾生,亦因空性智慧不墮輪回。因此可以說,無論是道家的聖者,儒家的先賢,還是佛家的成就者,都是對於「道」與「德」有著甚深的體悟,而獲得了即身或者永世的成就,達到了生命的至高境界。不舍眾生、諄諄教化,是基於這至高成就的行證與慈悲願力。而非與世人一般對於浮華世界的一切還存在什麼執著。

誠如《老子》中所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人們背離了天道本源的和諧,所以不得不用倫理道德去進行教化,道德之教化無效的時候,於是提倡仁愛,仁愛之心日益淡薄,就呼籲弘揚正義。正義感也喪失殆盡之時,也就只好期望禮義可以引導民眾了。真正的「禮」是高度的文化,涵蓋一切的精神文明、物質文明、歷史文化、以及為人處世的所有準則。細分來是禮制、禮治、禮儀、禮法的多重意思。「而莫之應」是看不出形態來的形而上的基礎,是至誠自然的「攘臂而扔之」。是最淳樸的待客之道!絕非現在很多人理解的:既然禮法無法教化,那麼乾脆掄起胳膊去強迫別人吧!實在是貽笑大方!果真如此,就不會有《禮運·大同篇》孔子感歎人類文明的退化了。

其實,由道衍化而為德,再由德衍化為仁、義、禮,喪失了禮義之後衍化為權術,人類缺乏忠信,才更加凸顯了「禮」是多麼重要!這似乎也就是孔子奔走呼籲希望「克己複禮」的初衷吧!而忠信的淺薄與缺失,這就是禍亂開始的端倪。正表示人類的心路歷程,每況愈下,愈陷愈深,不能自拔了。佛法裏稱之為末法時期,也叫五濁惡世。說的大概就是現在了。因此「自是閻浮眾生結惡習重,旋出旋入,勞斯菩薩,久經劫數,而作度脫。(見《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八品)。很欣慰此時還有聖賢不舍迷誤的眾生,固然辛苦,但仍是「頭頭救拔,早令解脫」。《老子》也呼籲:「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站在文化的角度來看,雖然現在科技高速發展,社會經濟不斷飛躍,可是人們精神層面卻出現了諸多困惑與迷惘。誠如老子所言:那些自以為是的聰明,不過是真正的大道外面的一點浮華,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卻割裂了自己的文化傳統,隨著西風日漸,現實社會中,無論什麼,動輒都以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來衡量。但一些有文化內涵的東西,是不能夠與商品等同的,比如道德。什麼都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那麼我們終將失去做人的道德底線,一個有智慧的人,是懂得取捨,見素抱撲,少私寡慾,恪守大道,不忘本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僅限於經濟上的進步,也必將是我們一直引以為傲的傳承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我們的祖先以其無與倫比的智慧性,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我們切不可為一時之利益歡欣猶自迷誤。不為浮華遮妄眼,真正懂得取捨之道,重拾尊道貴德之傳統,「滌除玄鑒」,「明白四達」,踐行先賢的教誨,必能於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如一泓清泉,彙集成江海,潤滋、化成一個至善至美的華嚴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人類的痛苦,並不是女性獨有的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