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德經》到底在講些什麼?

《道德經》到底在講些什麼?

一、道德經講的是帝王之學,但它的受眾又是廣泛的

要弄清楚《道德經》到底在講些什麼,首先要了解老子其人以及它的創作背景。

據《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時期楚國人,曾是周王室守藏史,也就是國家圖書館館長。老子大體與孔子同時代,但比孔子年長20歲,史記記載孔子曾問道於老子。

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從孔子向老子問禮的態度,老子對待孔子如晚輩的語氣,以及孔子把老子比做龍,老子在那個時代的學術地位之高可見一斑。周天子的國家圖書館館長,還有一個稱謂是天師,在那個時代,是國家委任的最高文化權威。老子,是周王子朝爭奪王位失敗後,攜周王室典籍奔楚,從而使官學散失民間,私學興起,開啟百家爭鳴前的最後一代天師。這使得老子的歷史地位顯得非常特殊。老子之後再無可以掌握全部周王室典籍的人物,其中也包括夏、商傳下來的官學典籍。

史記記載,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由此看來,道德經創作背景,是官學權威老子看到禮崩樂壞,周王室日衰,不得已而選擇歸隱之際的傳世之作。作為官學的最後一代持有者和衛道者的作品,道德經講的,當然不會是一般的俗學,而是認識世界,治理天下的最高學問,是帝王之學。

明白了道德經是帝王之學,是解讀道德經的基本的大前題。一念成神,一念成魔,當你困惑時,不妨把自己想像為萬民歸心的天下共主,自然可以從世俗的觀念中擺脫出來。

帝王之學,說的是它闡述道理的視角。打個比方,無為而無不為,說的是帝王視角的無為而無不為。帝王無為而百姓有為,這樣天下才和諧。而帝王和百姓的定義則是可以推而廣之的,比方領導和下屬,一家之主和家庭成員,甚至一個人的精神和肉體,從這個角度看,道德經的受眾又是廣泛的,每個人都可以因此受益,收益的範圍包括了養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道,是宇宙一切規律的第一因;德,是對道的把握並行於其上。

道德經,分為上篇道經和下篇德經。可以說道德經講的是道和德的學問。道,是宇宙一切規律的第一因,道即是一;德,是對道的把握並行於其上。道,德,經,三字合起來。就是說,宇宙中存在著一個亘古不變的永恆的大道,人行於道上,叫做德。闡述這個道理,以及怎麼把握並行走在這個道上的方法的不朽著作,叫做道德經。

形而上的道,是那麼的難以琢磨,我們只是知道它的存在卻看不到、聽不到、摸不著,如果讓我們用人為的方法來歸納,也許每個人都有一個不同的道。這就是百家爭鳴,一曲之士爭辯的源頭。道德經告訴我們的則是天人合一,由天而地,由地而人,拋棄後天人為,持守本性的做法。

形而下的德,是那麼的難以把握,我們往往只是通過結果分辨行為的好壞,而評判好壞的標準卻是人為制定的,是那麼的不確定。道德經告訴我們的則是因時而動,知常達變,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從而立於不敗之地的智慧。

三、道德經描繪了大同世界的藍圖並完美預測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軌跡

老子在道德經中描繪的理想天下,包括以天下為身,以正治國,以奇用兵的天下共主,一個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的中央大國,眾多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小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純樸人民。這個模板,與現在我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何其相似!與資本主義所倡導的霸權主義形成的對比何其鮮明!人類世界將何去何從,我們這一代人就有可能成為見證者。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描述了人類社會道德滑落為人吃人的軌跡。老子說,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兩千年前的老子,對於封建統治者禮教治世,鼓勵偽巧的抨擊,就是放在今天仍然顯得那麼高屋建瓴。

約翰高(John Gower,英國著名詩人)說,《老子》的意義永無窮盡,通常也是不可思議的。它是一本有價值的關於人類行為的教科書。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歷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面前。

湯川秀樹說,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經預見到了今天人類文明的狀況,甚至已經預見了未來人類文明將要達到的狀況。

美國學者蒲克明曾預言《道德經》是未來大同世界家喻戶曉的一部書,他說:「當人類隔閡泯除,四海成為一家時,《道德經》將是一本家傳戶誦的書。」

甚至,《史記·周本紀》記載老子曾講:「秦周同源,均起西陲;秦為諸侯,而秦周分離;離五百年,而大合於秦;合十七年,則霸王出。」,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老子的預言被證實:公元前221秦統一六國,公元前204年楚漢戰爭結束,秦滅。這裡已經有神化老子的味道了。

四、道德經對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的影響都是深遠的,且看古今中外名人對道德經的評價

孔子: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

莊子: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蘇轍:老子為書,其言雖若虛無,而於治人之術至矣。

魏源: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尼采: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紀曉嵐: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哈肯:協同學含有中國基本思維的一些特點。事實上,對自然的整體理解是中國(道家)哲學的一個核心部分。

卡普拉:在許多偉大的傳統中,中國道家為我們提供了最深刻、最完美的生態智慧。

魯迅: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德國學界:哲學家萊布尼茲根據老子的陰陽學說提出了二進位思想,而黑格爾把老子學說看成是真正的哲學,德國的政治界、科學界也推崇老子思想,每年德國還會舉行國際老子研討會。《道德經》的德文譯本多達82種,研究老子思想的專著也達700多種。

美國前總統里根:1988年在「國情咨文」講話中說:「中國的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從此,《道德經》身價倍增,有8個出版社爭相出版該書。

海德格爾:認為老子與自己的思想很吻合,他將老子「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的字句掛於牆,懸於壁,一派老子忠實信徒的模樣。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阿諾德-湯因比:在《人類與大地母親》一書中對老子也作過高度評價。他說:「在人類生存的任何地方,道家都是最早的一種哲學。」

物理學家李政道談到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量子力學中的「測不準定律」具有相通的地方。

著名數學家陳省身說:「1943年,我在美國認識愛因斯坦。他書架上的書並不多,但有一本很吸引我,是老子的《道德經》德文譯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學家,大多喜歡老莊哲學,崇尚道法自然。」

林語堂: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的哲學 的精彩文章:

TAG:快樂的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