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上最難走的路,是通勤的路

世界上最難走的路,是通勤的路

搭地鐵,今早有些不同。

一對老年夫婦並排而立——老爺爺排在了正對地鐵門的位置,而不是在門的兩邊排隊。列車駛過來,我突然被後退的老爺爺衝撞了下,還尚未從神遊中反應過來,兩邊已經罵開了。

一位上班的年輕人直接下車,未顧及門中間的老人,衝撞成了必然,可以看出力道還蠻大的。如果我是年輕人,可能就道歉幾聲趕緊走開,但當兩位開始熟練互罵起來,車廂里車廂外的兩人,都頗有一種「你過來啊!」的氣勢,讓我目瞪口呆。

跟友人說了這件事,「這也能吵起來?」雖然我也不會選擇爭吵,但是感受過通勤的我倒是很能理解雙方,儘管也只是個旁觀者。

這讓我想寫寫通勤這事。

小時候,覺得通勤是件很酷的事。甚至迷戀通勤風的衣服。在經歷過魔都的早晚高峰數十次之後,我連通勤風都不喜歡了。

通勤大概就是大家所說的碎片時間吧。「今天四十分鐘,明天四十分鐘,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如果你每天都把四十分鐘高效利用起來,什麼事做不成?」

答案是,什麼事都很難做成。

人,都是人,彼前胸貼此後背,動彈不得,說沙丁魚罐頭都是客氣的。習慣了的大家自顧自看手機,新手連站著都覺得煎熬,更別說捧出一本書來讀(當然也遇到過讀書的朋友,敬佩一下)。

擁擠的車廂里偶爾有早飯的味道,無論是什麼美味,與車廂的熱風混在一起,在空氣里混合飄散之後,都變得令人不適。

如果需要在大站換乘或者下車,那更是奇妙,前後左右的人幾乎決定了你的走向,被人群推著搡著簇擁著,竟然也就到目的地了。

這樣的行程著實使人難受,但這只是地鐵。還有公交,站在車上拉緊扶手,一邊擔心會不會摔跤。如果路況尚可還可接受,但堵車幾乎是必然,行無可行、急無可急的焦慮才最磨人。如果再要拎一部電腦,我真的想不到怎麼會有好心情。

我也遇到過搭不上地鐵、下不去地鐵、擠下去地鐵的情況。

晚高峰,從辦公區走出來一群下班的人,每個人都是你的競爭對手,我這樣的佛系玩家只能隨波逐流,該排隊排隊,聽天由命。

在一個晚上,人多車擠,我硬是沒有搭上第一趟,不過也還好,畢竟我可是第二趟列車排在最前面的人!滿心期待的第二趟列車終於來到,正欲施展拳腳的我卻是想多了,後面的朋友們直接把我推上地鐵,然後自然又是動彈不得,哈,實在方便。

我也遇到因為擁擠下不去而多坐一站又走回頭路的情況,要不是我喜歡提前出門,遲到是必然了。最可怕的是,好不容易擠上地鐵,在門的邊緣試探,而下一站又是大站,下車的人群太過熱情,帶著你一起下車了!沒錯,就是有這種操作,簡直快快再上車才是正經事。

由此我慢慢理解讓座糾紛,每天上班的年輕人與普通的年輕人真的不一樣。

不是麻木不仁也不是忘記道德,在路上睡著真的存在,一臉冷漠也能夠理解。我也明白老人需要座位,早晚高峰的通勤路並不好站。我一邊心疼年輕人,一邊捨不得老年人,最後只能說,希望大家彼此體諒。

剛上班時,我聽到可愛的小姐姐對遲到的外賣小哥說「你覺得遲到OK嘛?麻煩快點送來!」

震驚之餘,我才明白由於靠近學校,小區的外賣經常會遲到,怒氣也不是一天醞釀出來的,久而久之也許溫柔的人也會不願再接受。

八分鐘後,外賣小哥氣喘吁吁跑來,正在不停道歉的時候,「砰」的關門聲隔斷了一切,小姐姐也不願意再聽解釋了——可能是聽了太多次了吧。

我漸漸了解,為什麼外賣小哥遲到會被懟,為什麼商家送錯外賣會被差評。壓力、枯燥、無趣,所有都壓在上班族的身上,如果連吃口飯也不能準時,大概便會感到自己的悲涼。

另一方面,作為外賣小哥、商家的工作,也許他們也覺得壓力這麼大真很煩。我也只能攤手,彼此都不易,盡量做好本職工作,不要互相添麻煩。

戾氣不是大家想有的,但是那些壓抑,爆發,就真的宣洩出來,沒多少人能阻攔自己的所有脾氣。

我想,以後上班了怎麼辦,會不會每天也打不起興緻,脾氣變差,開始遲鈍。但想不出答案。

有朋友說,我如此感慨,大概是工作沒有成就感,工資不高,諸如此類。但每個人的感受與評價標準都不盡相同,又如何評價呢。我只聊聊大概的普遍的真實存在的現象和感受。

你要是問我為什麼不寫開車上班。因為沒車啊,要不給我打點錢買車?

人間觀察者:Mia,且選擇少有人走的路,享受孤獨。

往期人間觀察

關注公眾號:人間觀察局

拒 絕 用 正 常 視 角 看 社 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間觀察局 的精彩文章:

TAG:人間觀察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