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政協委員樊藝鳳:增強本土「長安樂派」宣傳力度

政協委員樊藝鳳:增強本土「長安樂派」宣傳力度

陝西省第十二屆政協委員樊藝鳳 楊喜龍攝

新華網西安1月27日電(楊喜龍)「我建議增強對陝西本土『長安樂派』宣傳力度!」作為陝西省第十二屆政協音樂界委員的樊藝鳳,希望能在未來的5年里為陝西的音樂文化發展事業、藝術教育事業做一點自己的貢獻。

2017年5月,西安市出台《西安市建設「音樂之城」實施方案》,明確了「音樂之城」的發展目標,即在「十三五」期間,西安市將依託歷史文化、產學研及樂劇團、科研及創新創意等深厚資源,從古典音樂文明傳承、泛音樂產業發展、虛擬音樂創新等三個方向集中發力。確立西安「中國音樂文明傳承聖地、『一帶一路』音樂文化交流中心、音樂產業雙創領軍城市」的三大發展目標。

音樂是極富標識的一種文化符號。受地域、語言、氣候、風俗、歷史文化積澱等諸多因素影響,會產生不同的音樂事象。

1981年,「長安樂派」概念由著名民族音樂學家李石根與陝西民族音樂領軍人魯日融提出。

「如果說當時是基於建國後陝西音樂人30年的積累所形成的具有顯著陝西地域文化標識的一種音樂現象的話,從1981年到當下,又有了近40年的積累。以趙季平、饒余燕、韓蘭魁為代表的作曲家群體,以魯日融、周延甲為代表的秦派二胡、秦箏秦韻民樂群體,形成了一大批優秀的作品,一大批優秀的演奏家。許多作品在國家級賽事獲獎,被眾多的國內及港澳台音樂團體演奏。許多演奏家活躍在國內名家名曲音樂會上。」樊藝鳳認為,在音樂界他們的地位猶如「文學陝軍」、「長安畫派」代表人物在業內的認可度。

「對這樣一個群體的宣傳是彰顯地域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樊藝鳳建議,陝西可通過舉辦大型陝西本土原創音樂作品展演活動(如原創交響樂、原創民族管弦樂、原創民族器樂作品展演,還可以命題展演,如「絲路」主題原創作品展演),提升本土作曲家、演奏家的在全國及世界的認同度。

今年的陝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陝西堅定文化自信,講好陝西故事,將加快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在合適的時機,成立長安樂派藝術館,建立長安樂派音樂文化創作基金,調動本土音樂家的積極性,力促陝西文化建設全方位發展。」樊藝鳳說。(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社 的精彩文章:

肖盛峰當選遼寧省大連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譚成旭當選大連市市長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