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古代打仗不讓士兵吃飽肚子?

為什麼古代打仗不讓士兵吃飽肚子?

在我國古代,歷代王朝都比較重視軍隊的建設,因為他們是國家的生命線,保障著整個王朝的生命安全。因此對於軍隊的後勤保障也是十分充足,即使國家出了饑荒,也要保證士兵們的肚子。

古人云:「民以食為天」(見《漢書·酈食其傳》)。

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離開了糧食,人類不僅無法生存,簡直任何事情都幹不成。進行戰爭同樣離不開糧食,部隊只有吃飽吃好,才有力量對敵作戰。軍隊糧食匱乏而導致飢餓,就不可能打勝仗。可見,糧食是戰爭賴以進行並且取得勝利的必不可少的首要物質條件。所以,在古代戰爭中,凡屬高明的將帥,都十分重視糧食供應對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作用問題,並且千方百計地保護己方的糧源和破壞敵方的糧源。著名軍事家曹操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公元200年,曹操軍對袁紹軍的官渡之戰,曹操之所以能以弱勝強,取得對袁紹軍作戰的決定性勝利,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他懂得糧食對戰爭勝負的至關重要性,因而及時採納了降將許攸的建議,親自率軍一把火燒毀了袁紹的烏巢屯糧所,使袁紹大軍賴以生活和作戰的大批糧秣物資,頓時化為一片灰燼,迫使袁紹不得不棄甲逃跑,從而奠定了最終戰勝袁紹軍的基礎。

可見糧草的重要性,然而每次大軍出征或者休整時,都嚴禁士兵不準飽餐酣睡,只要人馬半飽即可。

士兵打仗不是需要大量體力,不吃飽怎麼打仗?為什麼古代嚴禁士兵不準飽餐酣睡?

其一,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古代生產力低下,這也直接導致糧食收成並不高,國家糧食庫存也就不足。

比如秦國與趙國的長平之戰,秦國正是在切斷趙國的後勤供給,自己依仗充足的糧草供應,最終贏得了這場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殲滅戰。商鞅在秦國「廢井田,開阡陌」,頒「懇草令」,擴大面積,使當時秦國每個勞動力負擔的耕地,比關東諸國高出一倍,在同等條件下能生產出更多的糧食。正是由於關中每個勞動力能夠比關東農民提供更多的剩餘糧食,秦國與關東諸國相比,在每次戰爭損耗之後,更具恢復的能力。與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支撐和充足的糧草保障的秦國鐵騎相比,趙國的情況卻不容樂觀。同時期的趙國無論是財政收入還是糧食產量,只有秦國的三分之一。常備軍數量是秦國的二分之一。其糧食產量最富庶的地區,又基本上是兵家必爭之地,根本無法保障進行農業生產。沒有充足的糧草供給,秦趙之間對峙的結局可謂早已註定。

打仗,要出動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兵力,所需要的糧草無法估計。因此士兵不能吃太飽,要留給來日吃。

其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囤積糧草,就必須這麼做。如果糧草充足就能鼓舞士氣,士兵才能有精神作戰。

其三,還有作為一名士兵,必須要有戰死沙場的決心,如果未戰先卻,將會使這場戰場結果發生改變。你想想如果打仗時缺乏糧食,軍營會發生什麼事,怕會因此引起士兵嘩變,歷史上不是沒有過這樣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歷史范兒 的精彩文章:

TAG:愛歷史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