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輪明月竟消跡

一輪明月竟消跡

月圓之夜,中秋佳節,天下百官把酒言歡,普天黎民終有團圓。

可有一個孤獨的身影,在陰暗凄冷的牢房裡,或許也曾想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曾想到「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眼下,卻仍要吐出「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的嘔血詩句。

袁崇煥,一個非文不武的人,進士考了多年,才得到一個小官。恰值邊關緊急,後金勢頭正猛,三場大仗,大明均告慘敗。遼東大半盡為敵有,唯獨山海關這道防線還沒被攻克。

「倘若這『天下第一關』一丟,女真的鐵騎可就直搗北京城了。」「什麼!我巍巍大明,連這區區蠻族小軍,都抵擋不住嗎?一群廢物!」這位著名的熹宗皇帝,雕木頭是一把好手,可論治國,可真是敗壞。

也正是這人才缺乏之時,袁崇煥才得到了機會,他跟隨孫承宗到遼東,建立了一道堅實的防線。寧遠城,一座首當其衝的城池,奪取山海關的必經之地。然後,就是這麼一座孤城,在袁崇煥的堅守之下,令一代戰神努爾哈赤望塵莫及。這座城,就像是夢中的情人,觸不可及,而且,它還時不時地打你兩巴掌,讓你清醒。

大炮威力迅猛,憑著人肉之身,又怎麼敵過。就這樣,與成吉思汗齊名的努爾哈赤,殞命了,帶著無限的遺憾,含著凄苦的痛恨,走了。

之後,大明皇帝易位,袁崇煥因功被提為薊遼總督,專門負責遼東戰事。皇太極也執著於父親未成功的事業,可這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皇太極要是再不成功,就該上黃泉見他父汗去了。

於是,歷史上著名的己巳之變,揭開了帷幕。

有一天,京城內的生活還是照舊,街上人流不息,商販各守其業,賣糖葫蘆的,賣草鞋的,賣菜的,賣肉的。忽然,傳來緊急消息「城外滿洲鐵軍打來了!」頓時,人皆惶恐,扔下手頭的東西,鑽進家裡,閉門關窗,再不敢發出聲響。

遼東的袁崇煥也是大為震驚,急忙領兵回京救援,終於打跑了滿清軍隊。然而,黃昏也已經到來,袁崇煥,以及大明朝的黑夜,也不遠了。

民間已有傳言,袁崇煥通敵叛國。朝堂之上,姦邪小人,上奏:「我遼東防線固若金湯,蒼蠅尚且難飛,而滿清大軍晝夜即至,其中必有蹊蹺啊。」「袁總督怕是難逃干係。」

一聲起,百聲起;一人應,千人應。

這個冬天異常寒冷,鵝毛大雪,肆意飛揚。薊遼總督成為階下囚,判處通敵賣國的罪名。

崇禎皇帝在八個月的時間裡,百思百想,下定決心,殺!

回到文首的第二天,中秋節的後一天,全京城萬人空巷,菜市口人聲鼎沸,喧鬧不止。

行刑!

你的皮被劊子手一寸寸剖開,鮮血淋漓!

你的肉被愚昧人一文文搶買,生吞活咽!

天吶!世上怎麼有這等愚民!保護你們十多年的將領,鐵骨錚錚,忠心耿耿,臨死都不忘百姓生死,而這民眾,生食汝肉,死啖汝骨,還擺著一臉正氣的模樣,可悲!可嘆!

有一位政治家說過:「群眾都是豬」,批判了人的劣根性:盲目,自私,軟弱,虛偽。

而古之大臣的生死,大多數被皇帝所掌控,所謂「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對於崇禎皇帝,一個少年老成之人,也曾勵精圖治,也曾欲挽狂瀾。他殺袁崇煥,是真的中了反間計,還是聽信讒言一時蒙蔽,亦或是內心多疑提防武將,要先下手為強。

此事過後的三百年,民國初年,在廣東東莞,袁崇煥的家鄉,他的墓旁,守著一位姓余的人,他說自己謹遵祖上教誨,世世代代看此墓也。當年,正是這位余姓的先人,趁著夜色偷走了英雄的屍骨,不遠萬里回到家鄉,垂淚厚葬,立下家規。

一個不知名的僕人,恰似那黑暗中的一點燭光,但是又閃爍著無比耀眼的光輝,讓我們看到,世界上總會有人,是明智的,是勇敢的,是善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象的讀書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小象的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