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下雪降溫好冷?學習下日常零下30℃的戰鬥民族怎麼過冬……

下雪降溫好冷?學習下日常零下30℃的戰鬥民族怎麼過冬……

今年的大雪無論如何也辦不下來進京證,一氣之下向南飛馳,把南方小夥伴凍得夠嗆。連南昌的雕像都凍得流鼻涕了……

圖片來自微博@溫州氣象愛好者

想起我在莫斯科的時候跟那邊的小夥伴閑聊,問你們冬天有多冷?小夥伴曰,還好啦,不過就是-30℃而已

跪著都覺得膝蓋好涼好么。

盛產「西伯利亞冷空氣」的俄羅斯為啥這麼冷?其實,很北的緯度只是一個因素。由於水和空氣的比熱問題,冬天的大陸更冷,空氣下沉形成高壓,歐亞大大大大大陸氣壓差更猛,溫差更大,於是便有了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和瘋狂肆虐的西伯利亞寒風。

在軍事上,「俄國之冬」,或者General Winter/General Snow,是一個專有名詞。1707年瑞典人跪得脆脆的,1812年在歐洲大陸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也跪得脆脆的。到了1941年,希特勒把坦克都開到了莫斯科城外幾百公里,來一波西伯利亞冷空氣,又基本沒戲了。

Battle of Krasnoi。拿破崙的軍隊正在(無助地)抵禦嚴寒……

人被凍死凍傷不說,重型機械無法移動,槍和火炮都歇了,後備補給根本就沒有準備毛皮大衣……零下三四十度的寒風刮過來,只需要一夜,行軍帳篷就可以當冰屋了。在大西洋暖流撫慰之下成長的西歐人,怎麼可能受得了。

那麼,偉大的戰鬥民族俄羅斯人,是怎麼在冬天安之若素的?

首先,你得保證住在一個暖和的地方。俄羅斯的建築,牆厚、窗子小,再加上雙層玻璃,中間大約有5-10cm厚的空氣作為隔離層。跟中國北方一樣,屋內中央供水暖,室溫一般在20°C+,很暖和。

窗子永遠是關著的,只在最上面留個可以打開的透氣口——但也千萬別打開!如果你試圖在公共場合「通風透氣」,最近的毛子肯定會光速駕到並大力關窗,搞不好還賞你一頓巴掌。

冬天的克里姆林宮

(另外八卦一個,在雅爾庫茨克,也就是西伯利亞基本最冷的地方,房子都用水泥鋼筋撐起來,離地面有2m左右的距離。因為地面完完全全就是凍土,冬天硬得跟石頭一樣,冰冰涼;而到了夏天,全都化成泥巴,根本沒法在「地面」修房子。)

有研究表明,在歐洲其它地方,氣溫降到0°C,往往伴隨著是嚴寒所致的死亡率上升;而這一點在俄國卻並不明顯。結論是,屋內很溫暖,毛子們很宅。

如果一定要出去的話,那麼一定要像毛子一樣花上20分鐘穿衣。俄羅斯人信奉「沒有壞天氣,只有壞裝備」。俄羅斯葉卡捷琳堡的人們,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從頭到腳平均要穿16件東西,身上的衣服平均3.7層。

首先,一套保暖的內衣和秋褲是肯定需要的,別聽人吹噓說西方人不穿秋褲。然後是毛衣,套個好幾層總是有用的,但一般一件暖和的也夠了。

身上穿暖點這一點是人都知道,但是歪果仁們往往忽略了頭和腳。羊毛或者絨襪子,加一雙毛皮的厚底靴子,踩在地上才不會被冰凍的大地奪取基本知覺。低幫的鞋千萬別穿,褲子沾了雪黏在腳踝,會讓你生不如死……

(p.s. 別跟我提UGG,那玩意兒不行……)

俄國經典的鹿皮靴。來源:bushcraftuk.com

對了,還有帽子和手套。俄式大毛帽子能遮住耳朵的自不必說,手套也很關鍵。據說,厚實的半指手套比全指的更好,方便活動,在外面揣兜里或者攥成拳頭,關鍵是不必脫下來……當然,效果如何,我反正沒檢驗過……

在俄國,毛皮永遠強過一切人造材料。雖然這麼說可能對動物有點殘忍,但馴鹿白狐能在北極圈生活,是有道理的——動物皮毛的絨毛部分,細膩、蓬鬆,hold得住大量空氣,隔熱能力非常強。而長毛則能有效擋風擋雪,阻止冷氣接觸內部。

在俄國,一身好貂兒沒有個十萬盧布下不來,但基本人手一件。金融機構會提供毛皮大衣按揭貸款——這玩意兒根本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吶

1910年的莫斯科冬天。

既然說到出門,那就順便說一句鏟雪吧。俄羅斯人鏟雪是非常勤的,一般剛下了沒多久,各路器械和人肉鏟雪機就出現了,在它們變成冰之前就弄走。高速路和主路出動除雪車,而勤勞勇敢的俄國大媽用木鏟子就能麻溜地把門前左右弄得乾乾淨淨。

雪太多鏟不過來?舊的米格15戰鬥機引擎驅動的吹雪機來收拾……

Jesus Diaz@Gizmodo

所有的車備兩套胎,下雪之後立馬徒手(划去)上雪胎,這是基本技能。公共交通也照常運行,車輛的汽油和機油都加有防凍劑。有江湖傳言說,俄國禁酒時期,瘋狂的毛子們居然喝含有酒精的防凍劑解悶……這我也是十分佩服。

一說到毛子們冬天喝點兒什麼,那肯定就是伏特加了。雖然Smirnoff暢銷全世界,Absolute和Finlandia也開發了各種各樣的口味,或者做調酒,但在俄國,伏特加就是伏特加,那種純透明、僅僅透著濃厚酒精味兒的液體。

本地人都喜歡便宜的牌子(說實話我喝不出來區別,哈哈哈),比如Zhouravli(鶴牌),Zelyonaya Marka(綠牌),要來高端的,就上Russia Standard。

Zhouravli

街邊隨處可見賣伏特加的小商販。圖片:Alexander Nemenov/AFP

伏特加應該慢慢喝,一小口一小口地撮,而不是一仰脖子咕咚一下(千萬別學俄羅斯大叔對瓶兒吹)。

配合酒的話,就一定得來點兒飽肚的,準則呢就是熱量一定得高……最直接的就是紅菜湯完了牛肉燉土豆,經濟實惠。

這玩意叫「B?uf Stroganoff 」,好吧你可以理解為牛肉麵片……

有一種俄羅斯餃子叫「Pelmeni」,據說是西伯利亞土菜,裡面是肉餡。在西伯利亞,人們會做很多這樣的餃子,凍在屋外,整個冬天慢慢吃。煮好或者炸好之後,不蘸醋,蘸蛋黃醬或者黃油,絕對管飽又高熱量……

另外有一種煎餅叫blini,壕一點的話是蘸魚子或者魚子醬的。

要說的一點是,喝酒禦寒並不管用。酒精讓人感覺「燃燒」,但實際上並不會促使體溫升高,有時甚至是危險的——在酒精的影響下,新陳代謝系統在過冷環境下的代償不足,甚至讓身體對溫度的調解能力降低。

俄羅斯人,尤其是中下階層的俄羅斯男人,在冬天會大量地抽煙、酗酒,外加吃下大量高熱量的食物,宅著不鍛煉,平均壽命拖西方國家後腿。

特別是喝酒——在戈爾巴喬夫執政時期一度禁酒(1984-87年),男性平均壽命3年之內提高了接近1歲;但蘇聯垮台之後,情況急劇惡化,1994年降到了聳人聽聞的57.6歲……

怪不得在各種俄羅斯名人傳記裡面,要不然就是父親早逝,要不然就本人早逝;活到60歲能領上退休金,我的老夥計,已經算不錯啦。

大概正因為如此,俄羅斯人乾杯的時候……都說「ваше здоровье(vashe zdorovie)」,意思是「祝你身體健康」……

葉利欽喝酒。據說葉利欽很能喝,也經常喝得大醉

裝備只是輔助

毛子怎麼過冬的話題也差不多聊完了,再說幾句相關的吧。近兩年有研究團隊深入研究了一下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土著人群(不是斯拉夫人啦),發現他們身體內的某種「抗凍基因」,UCP1和UCP3,能夠幫助他們直接把體內脂肪轉化為「熱」,而不是先轉化為「能量」,這種機制叫「非戰慄產熱(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隨著基因研究的越來越深入,人們對於「抗凍」一事,或許也會有更多認識。

這當然是出自自然選擇,但我只想說,為啥我身上的脂肪不是這樣的……

一些小八卦

1,南極有記錄的最低溫度-89.2°C,也是在俄羅斯的Vostok科考站記錄的。

2,俄國人在冬天,除了喝酒和吃肉以外,還喜歡泡澡(banya)。一邊泡澡,一邊用枝條抽打身體,促進血液循環。最牛逼的是泡完澡之後轟地裸體栽到雪裡面去。據說這樣並不冷,因為毛孔瞬間閉合,身子還能保熱一陣。但確實是非常刺激啊!

呃……革命情誼源於澡堂,是這個道理么……

美麗也是技術活

ID:PrettyNow

如何在冬季穿成一個鄉村時尚icon?

呵呵,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不要來問我。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