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拖片,但是後期很耗時間啊!拍片一秒鐘,修片兩小時,我能怎麼辦?
可以訂閱旅行拍攝故事
感謝遇見!
又是一個周三
每周三,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了解一名女攝。
現在拍攝越來越方便,我們在拍攝時都喜歡多拍幾張,擔心一張拍不好,多拍幾張是一個很保險的選擇,而且我們更不想錯過任何精彩瞬間,任何時刻任何事物都想先拍下來再說,反正後期選片就好了。然而這給我們後期又帶來了一批工作量,不僅照片太多太大,電腦太慢太卡,選片時還要前後對比,左右對比,從中才敲出一張自己覺得滿意的。好不容易把片子選出來了,落選的片子又不捨得丟,總覺得以後可能用得上,最終還是會導致儲存空間不夠。我們不停地在拍片,選片,換電腦,買硬碟中循環,身心疲憊,出片效率低,錢又不夠花了。
解除這種困境,從源頭來說,只要減少拍片就可以了,減少拍片又要出作品,誰能做到?今天要說的這名日本女攝影師,市橋織江,是一個很好的模範。
市橋織江,日本新生代的攝影師,1978年出生於日本,1996年就讀於武藏野藝術學校,乃是東京四大美院之一,萬千學子夢寐以求的學校。但是在三個月之後,她就發現自己不大適合學校,毅然的離開,並在東京的攝影工作室學習攝影,2001年她正式成為了獨立的攝影師,而且不斷地活躍在日本的雜誌廣告界,還拍攝過麥當勞優衣庫的平面廣告。大家談起市橋織江時,就不得不提到她的代表作《Paris》。市橋織江用一個月的時間把這種日系清新性冷淡風格帶到了歐洲的巴黎街頭,將整個巴黎染成了一種浪漫的淡藍色,感覺像是走進了一個溫柔清麗的世界,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周圍的一切都停止了呼吸。
市橋織江的拍攝秉承一個信念,就是「無論是拍攝時間和按快門次數,都盡量愈少愈好。」,她認為「如果什麼東西都拍,自己之後到底拍攝過什麼好作品都快忘記了。」雖然大師總是這樣子說,而作為普通攝影愛好者來說,多拍細選是王道,怎麼才能像大師一樣少拍精拍呢?
「如果沒有拍出內在美的想法,你的相片就會十分表面。」市橋織江一句點出了真諦。大師在拍攝時並不像我們這樣先拍下來,後期選片時再思考「為什麼要拍TA?」是美,還是感動,還是特殊意義?大師是在拍攝之前就與被攝對象產生共鳴,內心是有感悟的,此時此刻是被感動了,所以才會拿起相機,拍出事物的內在美,一次的拍攝就是一次的感動,而不是盲目地拍攝。要做到這一點的話,更重要的是對身邊事物的一個洞察力,而市橋織江,她總是能夠捕捉到極其細微的空間和時間,即使是再普通的一個畫面,在她鏡頭中也會美的像凍結的時間。
市橋織江的作品有一個自己獨特的風格,總是一種淡淡的色調,暖暖的氣息,雖然她自己是說「拍照時我不會堅持作品要很有自己的個性,我用來拍攝的菲林和相機都是很普通的東西。」但是她在自己沖洗底片的時候總能保持自己的風格,她總是自己沖洗,特別在意沖洗的工藝。在她的作品裡,草地是黃色的,天空是綠色的,感覺一切都是透明得像空氣,又像棉花糖,寧靜祥和,溫暖清新。既有純凈而無限的自由,又有點慵懶,這種給人親切的色彩,讓作品充滿了質感。當有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個性的時候,拍攝的每張照片都是獨特的,是有價值的,那就不難理解,精挑細選,與自己過往作品對比,與他人對比,是多麼沒有意義了,更沒有必要用數量才填補質量的缺失了。
>
文末,送大家一句話,各位晚安:
攝影小句
減少無意義的多拍,讓每一次快門是一次感動,讓生命每時每刻的感動延續。


TAG:麥麥西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