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在受戒,即使破戒將來也必得解脫——索達吉堪布開示「真正的自由」

現在受戒,即使破戒將來也必得解脫——索達吉堪布開示「真正的自由」

戒律是保護自己的最好工具。沒有它的話,你今天太自由了,明天可能就不自由。而今天暫時不自由,明天也許會很自由。

作者丨索達吉堪布

圖片丨來源於網路

戒律是安樂的保障

GIF

現在很多人說「不能進入佛教,不能皈依佛教,因為佛教有很多條條框框的死板戒條」。

他們覺得佛教的戒律是一種約束,讓人失去了自由。

其實這種觀念並不正確,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戒律。

所謂的戒律,用現在的語言來講,就是法律、法規。每個國家都有法律,每個企業也都有各自的規章,這些都可以說是一種戒律。

佛教的三乘戒律

GIF

戒律,就比較高的層次而言,有佛教中的

1.密乘戒

2.菩薩戒

3.別解脫戒

別解脫戒是一般人能夠受持的一種戒律,因為其中的戒條是有自利心、求自我解脫的人可以做得到的。

別解脫戒可以分為

1.出家戒

2.在家戒

出家戒中有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等。

今天在座的除我之外都不是出家人,所以出家戒也暫時不講。下面主要講在家戒。

在家五戒

在家戒主要是五戒。

有的人可能覺得:「佛教的戒律應該只是佛教徒要遵守的規範,跟其他人無關。」

但其實在21世紀的今天,我愈加發現佛陀兩千五百多年前制定的戒律,散發著無比的魅力和活力。

為什麼這麼講呢?

因為實際上,每個人都需要有人生的規範。

在家五戒是:

1.不殺生、2.不偷盜、3.不邪淫、4.不妄語、5.不飲酒。

這五戒是佛教戒律中要求最低的,但對於現代人可能屬於一種高要求了。而實際上,作為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做到這幾條戒。

第一,不殺人

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都明文規定:

如果殺害他人,就要受到一定的懲罰,乃至被判處死刑。

所以五戒中的第一條——不能殺人,實際上是每個公民都應該遵守的。

佛教戒律中進一步規定:

不僅不能殺大人,也不能殺胎兒,即不能墮胎。

這其實是一種愛的體現。而且最好也不要殺害其他類的生命,比如牛羊等動物。

GIF

這一點和國際上愛護動物的理念也非常相合。

所以對於這條「不殺生」戒,人人都會認同,至少會認可不應當殺人。

如今漢地的很多城市中,經常出現歹徒動輒用刀殺人的現象,而這種劣行,佛陀在戒律中早就予以遮止了。

第二,不偷盜

偷盜是指把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

嚴格來講,貪污受賄、偷稅漏稅都屬於偷盜,所以這條戒律與反腐倡廉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能做到不偷盜,內心會很清凈,而且一生都會很快樂。因此這條戒對於現代人非常重要。

第三,不邪淫

不邪淫,

1.是指不與自己配偶之外的人發生不正當的關係。

2.即便對境是自己的妻子,如果是非時非處等情形也屬於邪淫。

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什麼原因呢?就是邪淫所致。

如今很多家庭婦女對丈夫不放心,尤其如果他是領導,更是時刻要「保護」著他。

這是為什麼?因為她的丈夫沒有守持此處的戒律。如果他受了不邪淫戒,自己就會約束自己,家人自然能放心,家庭也很容易和諧。

家庭和諧與否關乎著世界能否和平,如果每個家庭都能很和睦,社會自然能和諧,最終也可以實現世界的和平。

所以第三條戒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因素之一。

第四,不妄語

不妄語,就是不用語言等方式欺騙他人。

如今的人吃飯都會擔憂:這裡面會不會有很多激素啊?穿衣、吃藥等也是顧慮重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現代人說妄語太嚴重了。

比如很多廣告把不能養生的說成是上等補品,這就是在說妄語。

而且這種妄語經由媒體的宣傳,其影響力會瞬間擴大,導致無數人上當,這就成了「擴大的妄語」。

在古代,一個人即便說妄語,通常也只是面對一個人或少數人,影響範圍不大。所以,不妄語在現代社會中也非常重要。

第五,不飲酒

現在的很多人有飲酒的習氣,覺得「無酒不成席」。

這很不好,因為人一旦喝了酒,整個身態、心態都會變得面目全非。

而且喝酒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損害,很多肝癌是飲酒導致的。所以,如果能做到不飲酒,對於身心都會有益。

人有約束,才會幸福

大家不要認為守了戒就不自由了,其實人有約束很重要。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年戒色、壯年戒斗、老年戒得。

意思是,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警覺三條:

1.少年人容易貪戀美色,對此要警覺;

2.壯年人容易爭強好鬥,對此要警覺;

3.老年人最後在愚痴心中會貪得無厭,對此要警覺。

現在有的人觸犯法律或者痛苦失敗,大多是沒有以戒律約束自己所致。

家庭不快樂、社會不安定也是很多人缺乏行為規範、喪失道德底線的結果。

一個人如果無視道德倫理、內心無慚無愧,就已經入於禽獸之列。

孟子也說:「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人沒有羞愧心就不能做人了,已經跟畜生沒有差別。


受戒定得解脫

GIF

在《大悲妙法白蓮經》(即漢文《悲華經》)中說:

在千佛教法下受持戒律的在家人和出家人,因種種原因破戒,但因受戒的原因,即使墮入惡趣,在賢劫千佛最後一佛——勝解佛的教法中,一定會獲得解脫。

敬摘錄《江西財經大學演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悲智菩提 的精彩文章:

索達吉堪布:希望利用短暫的人生,讓更多人了解密宗

TAG:悲智菩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