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權勢熏天的魏忠賢,為何被崇禎皇帝迅速處死

權勢熏天的魏忠賢,為何被崇禎皇帝迅速處死

提起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宦官,魏忠賢絕對是無法迴避過的人物,此人在明朝末期的權勢可謂登峰造極。

天啟年間,魏忠賢被人稱為九千歲;實際他的稱呼是:九千九百歲,距離萬歲只差一步。在地方上則是興起了一股建立生祠之風,當時各地的督撫大員為了諂媚魏忠賢,紛紛上書請求為其建立生詞;史書記載:靡費數千萬。其中有一個國子監的學生竟然提出把孔子從孔廟搬出來,把魏忠賢放進去讓萬世敬仰,由此可見當時的諂媚之風。

在中央則是對東林黨展開了猛烈的打擊,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楊繼盛,用邢之慘烈,手段之殘忍,令人髮指;伴隨著廣寧潰敗,一大批的東林黨人也被牽連其中,不是被革職處死就是發配邊疆,繼而填補這些空缺的則是崔呈秀,田爾耕等五彪無虎之流;至此中央再無抵抗魏忠賢的勢力。

魏忠賢本人則是秉筆太監兼任東廠提督,掌握著對聖旨批紅的權利,群臣無不忌憚;東廠四處出動,緝拿與其不和之人,更是人人自危。

但是隨著天啟皇帝的病逝,崇禎皇帝登基;短短兩個月,魏忠賢便被扳倒,幾乎沒有任何反抗,這是為何呢?

明朝之前的政治格局基本是皇權和相權;也就是說皇帝和文官集團首領之間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藉機胡惟庸一案,廢除宰相設置,將大權獨攬與一身,可謂是中央集權的頂峰。明朝中後期,鑒於皇帝日益慵懶,政治格局發生了變化。

內閣負責起草題本,秉筆太監負責批紅,皇帝一般就是看一些重要的事情就可以了。這個時候,皇權還是非常集中的,內閣只有起草權,無決定權;秉筆太監看似有決定權,但是這只是皇帝把這個權利賞給你,隨時可以收回

為什麼魏忠賢可以在天啟年間如此猖獗呢,是因為皇帝信任他而已;皇帝願意把自己的權利借給他使用,但是他自始至終都只沒有真正擁有過權利。前朝太監劉瑾,可謂是與魏忠賢不遑多讓的大太監,但是皇帝一道手諭就可以讓他斃命。

真正的權臣則是漢代之霍光,王莽之流內有朝臣支持,外有虎符之權,上預皇家,下管黎民。這些人從中樞到地方的,還有軍隊都掌握在自己手裡,但也難免一死。

更何況,魏忠賢只是皇帝的代言人呢?

所以當崇禎上台後,幾乎不費什麼力氣就可以除掉魏忠賢。前去抓捕魏忠賢的是錦衣衛和東廠的人,這可都是以前九千歲的下屬,但是現在卻要把他置於死地。

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唯一效忠的人就是皇帝;魏忠賢只是皇帝派來的管理人員,我們聽命於你;當幕後的最高指示是要我們殺死你時,你就得死。

明朝的宦官只是有皇權延伸出來的一種畸形權利,並不具有獨立存在性;所以皇帝更換之後,宦權也就面臨被更換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嘉小董說 的精彩文章:

李秀成擁兵近30萬,屢屢擊敗曾國藩,卻因為私心導致太平天國敗亡

TAG:航嘉小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