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題撒錢聚人氣吸引用戶 持久防卸載依靠實力
若要說時下什麼最火、網民參與程度最高,非直播答題莫屬。這一簡單直接的玩法源自去年美國一款熱門遊戲HQ Trivia---主辦方每天發起一場或多場答題遊戲,每場遊戲的獎金金額從幾百美元到幾千美元不等;參與在線答題的用戶需要一直答題,答錯者出局,答對所有問題的玩家,即可共同瓜分獎金。
在中國,直播答題這把火由話題人物王思聰點燃。1月3日,王思聰發微博稱,"每天我都發獎金,今晚9點就發10萬。如果你覺得自 己很聰明,那就來試試"沖頂大會"App,只要你答對12道題,就能拿到錢,隨時提現,非常簡單……"
" 這還真是知識改變命運啊!"在看到某大四女生靠著直播答題贏到103萬元獎金的新聞後,不少人發出如上感慨。當現實版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在身邊不斷上演時,許多人默默地把市面流行的幾個直播答題軟體全部下載到了手機上。
經過半個多月的發酵,直播答題已經取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也成了業內公認的2018年首個"風口"。在王思聰、奉佑生、周鴻禕等大佬們瘋狂撒錢的同時,京東、美團、魅藍等"金主爸爸"也前來助興。
而玩家陣營也不斷在壯大中。1月22日,"一直播+微博"攜"黃金十秒"入局;1月18日,陌陌上線安卓版直播答題"百萬選擇王"。而百度、網易等互聯網公司也紛紛上線和內測直播答題,加入這場風口爭奪戰中來。
然而,直播答題短時間內的爆紅,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和質疑。每場答題參與人數與獎金金額是否真實? 各種作弊軟體是否真的能幫助答題作弊? 各平台瘋狂燒錢還能持續多久?
的確,燒錢可以在很短時間內以低成本方式獲得用戶和關注度,但如何找到一種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將吸引來的用戶和流量保持下去,成為各平台在直播答題這場遊戲下半場面臨的共同難題。
"撒"出一個"風口"後直播答題上半場"封盤"
" 撒錢不是萬能的,但不撒錢是萬萬不能的。"一業內人士針對各直播答題平台瘋狂燒錢之舉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初始階段,燒錢這一做法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吸引用戶,讓更多人知道直播答題的玩法並且參與進來。
於是,王思聰在30歲生日當天,沒有祝自己生日快樂,而是來了一句"我××,我快樂",順勢給沖頂大會站了台。王思聰的"燒錢"豪舉很快就傳染開來,奉佑生在芝士超人"燒錢",周鴻禕在百萬贏家"燒錢",張一鳴在百萬英雄"燒錢"。一夜之間,互聯網圈子的大佬們都在急吼吼地摸出真金白銀來"燒"。"燒錢"大戰逐漸升級的同時,越來越多用戶開始投身到這一場所謂的"知識狂歡"之中。
據極光大數據統計,直播答題應用的下載量在各大市場都出現了爆炸式增長。1月7日至14日一周內,芝士超人和沖頂大會的安裝量就分別實現了200萬和400萬左右的增長,並且增速也是居高不下。AS0100數據顯示,百萬英雄的上線也成功地將西瓜視頻App下載量推上一個高峰,單日下載量達到了之前的5倍。
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的排行榜也能夠見證直播答題的火爆程度。在1月 19日的周榜單之上,芝士超人、沖頂大會、花椒直播等直播答題應用都排在前100名之列,並且內置有百萬英雄的抖音短視頻和西瓜視頻更是力壓微信、支付寶等超級應用,分別奪得第一和第二的寶座。
可見,靠燒錢來吸引用戶,用真金白銀換流量的傳統路子,在直播答題之上再一次大獲成功。各家的單場觀看人次屢創新高,實現了從幾十萬到幾百萬的突破。"能不能掙到錢那都是後話,可能有人自己都沒想明白這個商業模式究竟是怎樣。但是別人都在撒錢,你不撒不行啊。"有直播行業的內部人士向筆者表示。管他賺不賺錢,先把流量給吸過來,這可能正是初期各玩家的真實想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撒錢這個動作一旦開始,那就相當於掉進了一個無底洞,起碼在沒有找到其他保證用戶留存的更好手段之前,你能做的就是一直燒、一直撒下去。不然的話,這一場你比隔壁老王少撒50萬元,用戶一定會用腳投票。也就是說,靠"燒錢"獲取用戶的門檻很低,同時這批用戶對平台的留戀度也是十分之低。
"硬廣告十軟植入"快速變現爭分奪秒
在網上,那些一擲千金、"燒錢"不眨眼的頭部玩家讓人瞠目結舌,不過,這些人能在這個圈子裡混下來的,沒有一個是傻子。賠本賺吆喝這種事,誰也不會幹,一開始亮出白花花的銀子,只是為了"引君入瓮";等到"錢燒"到了一定境界,"圍觀群眾"黑壓壓一片越聚越多的時候,各直播答題平台想的就是如何"收割"了。
於是,廣告和植入模式成為直播答題燒錢最快變現的最佳方式,沒有之一。"在線答題收單1億元廣告主落定",芝士超人在獲得趣店旗下大白汽車分期"偷"來的1億廣告訂單後,CEO奉佑生在朋友圈高調地宣布了這一好消息。很明顯,芝士超人上線十幾天能完成了1億元小目標,令奉佑生十分激動,自己撒出的10億元,最起碼能夠收回十分之一了。
不僅芝士超人,其他玩家的開源計劃也都已經有了眉目,並且逐漸得心應手起來。百萬贏家吸引來了京東、美團、華為榮耀等金主為其站台,一加手機則是選擇在百萬英雄開設品牌專場。此外,不僅僅是互聯網、科技企業盯上了直播答題這個"風口",分別選擇與不同的平台進行合作,甚至連電影、電視劇、遊戲等也都開始了在直播答題中的投放。
據《北京青年報》 統計,1月16日當天,在四個主流直播答題平台上的31場直播中,其中有10場都是"廣告專場"。有分析稱,廣告是目前直播答題平台們找到的最佳變現方式,金主的投放力度能夠達到這個比例,相信各玩家的燒錢壓力,應該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開源計劃初見成效,並不意味著節流計劃就可以隨之放棄。古人就告訴過我們,縱使有萬貫家財,一直撒下去,也總有揮霍完的一天。因此,開源和節流要兩手抓。尤其是在完成了初始階段的流量積累之後,燒錢就不應再是吸引用戶的主打玩法。
但現實情況卻是,誰也不敢將燒錢的大手貿然收回。"哪個平台分的錢多,我就去哪個。"相信這是眾多答題者所抱有的態度,只不過大家更願意說出的一句話是:"我是為了學知識,錢不重要。"在這一背景之下,就應了馬化騰所說,一旦收手,就可能意味著前功盡棄。
"突圍"下半場各路玩家比拼平台實力
不撒錢用戶就卸載,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現實,或許任何一家平台都不可能繞過去。而對平台來說,想要從這一被動的尷尬境地中走出,就要完成從"靠撒錢留住用戶"到"靠實力留住用戶"這一轉變。
資深互聯網市場觀察者、虎嗅網專欄作者"熊出墨請注意"認為,簡單來說,讓用戶感興趣、參與進來一起玩的"燒錢"上半場已經告一段落,平台通過硬廣告和軟植入也讓參與方賺足了眼球。但殘酷的下半場,競爭的關鍵,變成如何讓用戶真正互動和留存下來。
深諳此道的互聯網公司們,鉚足了勁開啟這場多維度的競爭。
首先是在流量入口上的比拼。近日業內有消息傳出,芝士超人花了2億元用來砸線下廣告,主要是放在院線貼片和樓宇戶外。以線下作為新的流量切入口,這一做法在直播答題領域鮮有,其實際效果也由於投放周期較短尚不能查證。但相較於線下,直播答題這一在線遊戲,更多玩家還是看中線上流量的導入。
百萬英雄背後真正的英雄---今日頭條,旗下擁有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等短視頻社區App,這為百萬英雄提供了天然的流量入口。百萬贏家同樣是選擇了線上導流,1月18日與一點資訊達成合作,在其首頁底欄加入了百萬贏家的入口。
而同樣也是以聯盟形式出現的,還有背靠一直播和微博的黃金十秒。微博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媒體,將為黃金十秒開放入口,用戶可以直接通過微博參與問答活動。在微博3.81億月活的基礎之上,其為黃金十秒提供的流量導入,怕是其他平台所不能企及的。
其次,在用戶留存和互動上,"直播+社交"的能量將被進一步挖掘出來。直播答題實際上就是"直播+綜藝",不論是先入場的小玩家、還是後入場的互聯網巨頭,核心都是在爭奪用戶的注意力。那麼,社交和社區互動,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焦點。
映客直播聯合創始人廖潔鳴曾表示,直播答題並不是單純的"燒錢大戰",而是把"綜藝節目"互動化。無獨有偶,一直播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黃金十秒最初的定位就是"直播+綜藝",希望通過直播和綜藝的結合,真正做到用內容來吸引留存用戶。陌陌直播總經理賈維在接受採訪時曾透露說,陌陌做在線答題一定會在玩法上創新,優化獎勵方式,增強娛樂性。這實際上也意味著,陌陌希望答題能夠為其視頻社交戰略做導流和落地。
" 熊出墨請注意"認為,好玩的"內容+社交互動"可以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也讓"直播+社交"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比如在一直播與微博的組合中,微博為黃金十秒帶去流量,而用戶在黃金十秒的答題和互動交流內容,會沉澱到微博進行循環,不論是流量、社交還是在用戶的留存上,都有更多優勢。
主打視頻社交的陌陌亦是如此,與其他平台不同的是,陌陌是先有社交後有直播和短視頻。在其社交場景下,陌陌可以讓用戶更好地發現並且參與直播答題,甚至可以在答題過程中邀請好友參與協作,用答題的玩法促進用戶之間的交流。
最後,直播答題進入下半場,更多是比拼平台以及平台生態的綜合實力,從內容玩法升級、流量獲取,到用戶互動以及留存這一良性互動來看,誰能夠調動更多生態能力,誰才更有可能在持久戰中玩到最後。
業內人士指出,王思聰力捧的沖頂大會,實際上就屬於起了大早卻趕了晚集的犧牲者。而芝士超人除了背靠映客,還有盟友趣店的幫助,在之後的回合贏得了滿堂彩。黃金十秒亦是如此,從產品背後來看,參與的生態企業就包括微博、一下科技旗下的一直播、秒拍和小咖秀。這個組合通過多渠道的傳播實現多次引流和傳播,形成互動和留存,成為一個良性循環。
" 熊出墨請注意"表示,在各家資金實力相當的情況之下,隨著撒錢成為常規手段,直播答題也有可能成為App吸引流量的標配,而在用戶注意力被不斷分散的情況之下,如何讓用戶更多參與、互動和留存成為考驗眾玩家們的難題。且看下半場,誰會有機會成為突圍者,擺脫"不撒錢就卸載"的魔咒,將主動權如願握在自己手中。
升國旗唱紅歌送祝福 盤點媒體國慶創意策劃 今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8歲的生日,不少人的朋友圈裡也被各種各樣獻給祖國的祝福"刷了屏"。媒體們各出奇招,用MV、H5等新穎的形式"烹飪"出了不一樣的國慶報道"大餐"。 【詳細】
慶祝建國68周年 重溫媒體開國大典報道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舉行的盛大的開國大典,向全中國、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在慶祝建國68周年之際,讓我們重溫當時關於開國大典的新聞報道,再次感受那一神聖而又偉大的時刻。 【詳細】


TAG: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