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台舊縣誌集》正式出版

《五台舊縣誌集》正式出版

《五台舊縣誌集》正式出版

《五台舊縣誌集》由清康熙二十六年《五台縣誌》、乾隆四十五年《五台縣誌》、光緒十年《五台新志》、民國十一年《五台縣小志》、《五台縣誌整理重印說明》五部分組成,全書四套14冊、 35.2萬字,是以館藏善本為藍本,宣紙線裝,四套分函後,採用宋錦總函套包裝。

《五台舊縣誌集》

《五台舊縣誌集》整理校勘,是從2000年開始搜集整理的,在整理過程中,編輯人員以搶救五台文化的拳拳之心,經年累月,奔走於圖書館和檔案館,淘寶於舊書攤,檢索於互聯網,尋訪於民間藏書人, 2005年完成了底本的搜集。2006年在多方籌集資金的同時,他們以「尊重原稿,保持原有文本風貌」為宗旨,對舊志稿進行了整理,逐字逐句校對,凡是缺頁斷行和字跡模糊、難以辨認之處,參閱乾隆版《五台縣誌》、明《永樂大典》、嘉靖《山西通志》有關內容和搜集到的其他相關資料,相互參照、核對、分析、驗證,確切無疑後彌補、填充。有些頁面殘缺破損嚴重,字跡斑駁無法辨認時,他們就利用殘缺的卷頁和複印件加以拼湊補輯。2017年5月完成《五台舊縣誌集》初稿,正式送審,11月由中州古籍出版社終審出版發行。

《五台舊縣誌集》

《五台舊縣誌集》古色古香,樸素典雅,再現了明清時期的方誌風貌,有極高文獻價值和珍藏價值,是各圖書館、大專院校的收藏選擇,是文人學士、藏書愛好者收藏和饋贈的佳品。《五台舊縣誌集》記載了五台縣明清時期到民國時期三百餘年的歷史,詳述了明清至民國時期五台縣的概況,對五台縣的建置沿革以及五枱曆代的變遷做了較為詳盡的記述,涵蓋了五台的歷史、地理、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各方面的寶貴材料,是社會各界研究五台歷史,最便捷、最直接的窗口。它的出版發行,是五台縣文化建設的一大幸事,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提供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文獻資料,對推動五台文化發展繁榮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山西通史》

《山西通史》三十卷。李維禎纂修。李維禎(1547~1626),字本寧,湖廣京山(今屬湖北)人。隆慶進士,由庶吉士授給事中,萬曆間遷提學副使,所至有聲,萬曆末年任山西按察使。他上任之後,維禎覺得自嘉靖志以後,山西又有50年未修志書,於是他便「敦請耆儒纂修山西通志,親加考核」。大約在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脫稿後,他便調升南京禮部尚書,志書未梓。時隔十餘年後,由新任山西巡撫祝徽於崇禎二年(1629)作序並付梓,記事止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黃竹紙,蝴蝶裝,全書三十卷,分訂二十冊,版本為仿宋刻本,字體為顏體字。書內的「職官」「選舉」只記到萬曆壬子年[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李維禎,續前補後,加以重修,是為萬曆山西通志,亦稱李志。清之後編纂志書都很重視這個版本,保存甚少,實為珍貴。

文化主張:文化必須以實踐為主,以博覽群書,以體驗生活,文化乃民族之精魂,文化乃祖國之瑰寶,文化乃世界之大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美忻州 的精彩文章:

三代廉吏徐敬儒

TAG:大美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