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招思虹:讓僑史文物走出塵封的歷史

招思虹:讓僑史文物走出塵封的歷史

穿著Walmart 買來的 Made in China 的鞋,我走遍了舊金山的大街小巷,穿梭在華人先輩淘金時代建立起來的樂居、汪古魯、葛倫、埃靈頓等鄉村華埠。它們如今已沒落,我卻在此尋寶。

(圖一)

(圖二)

「一台文物挖掘機在舊金山激活」

我們是在做什麼?為了讓流散的僑史藏品回歸中國,我們就像一台文物「挖掘機」在舊金山激活,筆者《金山之路》一書的讀者朋友為這台「挖掘機」添加了潤滑油,在唐人街 「挖」出了出港票、入閘紙、百年前的移民地保公證書、1913年版之萬國寄信便覽、搶救華埠大舞台的股票收據、象牙米粒微雕「總理遺囑」、辛亥年北京琉璃廠版宣紙線裝梁啟超手寫之康有為詩集、康有為真跡對聯、僑胞歡迎抗日名將蔡廷鍇將軍的海報(圖一)、中文學校近百年之校刊、孫中山的親筆信、簽名照片、孫中山頒發的旌義狀(圖二)、京劇泰斗梅蘭芳1930年在舊金山的演齣劇照……這些縱橫一個世紀、見證了華埠興衰的僑史珍品。

接著,「挖掘機」伸向了收藏界,在身份各異的收藏家手中「挖」出了雍正六年的國子監監照、「欽差大臣李」簽署的公債券、移民口供信、抗日紀念章、抗日捐款收據、抗日歌詞、一碗飯運動珍貴照片、中華民國開國景泰藍銅胎碗、曾「登陸」過天使島的留學生使用過的皮箱、一個甲子前的畢業證書、孫中山在辛亥年寫給黃三德等三封信的油印件。

(圖三)

有些藏品來自讀者的保險箱,百年舊護照、華裔抗日航空飛虎隊功勳章,在諾曼底戰場上出生入死之華裔軍人的軍服、航空救國券(圖三)、救國公債券、收回租界紀念郵票、晚清祖傳線裝藥方、光緒年土音中英詞典等。

700件文物見證華僑史

後來,老街坊歐陽金海伉儷為這台「挖掘機」添了幾個輪子,帶著我們七進清末民初開埠的樂居、汪古魯、埃靈頓、葛倫四埠,「挖」出淘金時代的金沙、1896年華工所築鐵路的一截路軌、千字文白鴿票,孫中山先生給樂居僑領簡振興的兩份委任狀、曾資助大量資金給孫中山搞革命的葛倫李應彬家族經營的「廣昌棧」百年老招牌、蔡廷鍇在葛倫演講時坐過的凳子……

(圖四)

我們還遠至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在那裡,收集到1937年鳳凰城僑胞支持祖國的抗日徵信錄。在著名的EBAY拍賣網站這個拍賣場上,筆者屢戰屢勝,買回了一批一個甲子前美國郵政總署發行的以中國版圖為背景、以中美兩國總統林肯、孫中山共處方寸之間的珍郵首日封(圖四)。

一大批承載著僑史的藏品,由筆者和200多位華僑華人讀者捐給中國。它們分別已由筆者和女兒關月彬、諾曼底戰役的華裔英雄歐陽金海伉儷等人親自護送捐給了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中國首都博物館、中國首都師範大學圖書館、廣東中山故居博物館、中山市博物館、廣東省檔案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廣東省華僑博物館、南海博物館、開平博物館、韶關北伐博物館,在那裡還原前人的歷史。

「文物挖掘機」乃讀者朋友送給筆者的綽號,天降大任於斯人,筆者挺受用此外號呢。在此敬告讀者,在廣大讀者朋友的大力支持下,至2007年11月6日止,「挖掘機」已讓700件華僑文物走出塵封的歷史。

「華僑是革命之母」新佐證

歷史啟示著未來。舊金山金巴倫學校校長鄭觀志先生提供給筆者捐贈博物館的一批珍貴的藏品,是其父鄭佔南與孫中山交往的史料,足以證明僑胞在支持孫中山從事的革命活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鄭觀志校長展示的其家族保存下來的孫中山文物中,有一張孫中山簽名贈送鄭佔南留念的照片,孫中山頒給鄭佔南的旌義狀、委任狀及一封孫中山在辛亥革命前三個月寫的親筆信:「佔南仁兄大鑒,七月初三來函已得讀,付款壹仟五百元亦已收妥,感甚,茲另郵寄上相片一張,幸為惠存。弟定期禮拜四即初九日動程往缽倫並東方一帶,不日或由紐約往英京,此間大事務望公等竭力維持,幸甚,此致即候。義安不一。弟孫文謹啟。初五日。」

這封親筆信,使我們對孫中山所說的「華僑是革命之母」的函意有了更深的了解。從鄭觀志校長家族保留下來的珍貴文物中,也可看出鄭佔南家族與孫中山的親密關係,以及舊金山先僑對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的巨大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帝國的最後一聲喪鐘:為什麼沙皇俄國輸掉了日俄戰爭?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