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透過中美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表現看中美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

透過中美在達沃斯論壇上的表現看中美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

在1月24日的文章《中美關係因為他可能會在2018年破裂?》中,6哥是從「經貿戰,軍事攤牌和天下圍攻」三個方面分析我們為什麼不懼美國的威脅,從文章的閱讀和點贊來看,大家還是比較認可6哥的說法的。此文被新浪正能量博客「漢唐歸來111」轉載後,閱讀、點贊量也不低,從博客下邊的留言區評論可以看出,朋友們也是認同我的觀點的(沒批沒罵的嘛)。今天6哥將通過解讀一下中美在2018冬季達沃斯論壇的表現的部分內容,讓大家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一下我們為何不懼美國的威脅,這也算是對上一篇文章的補充吧!我們先從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的演講說起。

1月25日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應邀出席了「2018冬季達沃斯論壇」,論壇主席施瓦布希望劉鶴借這個機會介紹中共十九大和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政策。劉鶴通過解讀中國的經濟政策對施瓦布的請求做了一個簡要回應。

他的演講不是很長,但演講內容包含的信息量特別大,6哥就選其中部分內容解讀一下。

朋友們都知道,按國際標準,能被稱之為發達國家的必備條件之一就是在國民經濟結構中第三產業所佔比重一般大於60%。在產業分類中所謂的第三產業主體就是指服務業,而劉鶴的演講中提到目前我國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0%,離大於60%也就分毫之差,也就是說如果單從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來看,我們已經達到或叫接近發達國家的標準,但我們還不是發達國家,原因是成為發達國家的其它必要硬條件我們還不具備。

服務業這個領域裡最大的一塊是消費,簡單講就是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百分比和對一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大小取決於該國的消費。而中國經濟內需在穩步擴大,目前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58.8%,華盛頓郵報1月11日發文指出,2018年中國的零售總額可能達到5.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萬億元),預計將會和美國持平,甚至超過美國。1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已與美國基本持平。

從這個總數來比較其實並沒有多少意義,這個零售總額按人口基數一平均,我們會跟美國佬有很大的差距,但它說明一個趨勢,什麼趨勢呢?就是中國內部的消費正在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正在逐漸增高,說明中國政府和民眾的消費越來越旺盛,購買力的增強表明中國的內部商品的生產、銷售的方方面面的指數在增長。這又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由出口拉動型向消費增長型轉換,即國家在注重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關注民眾的消費-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就是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所謂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除了宏觀經濟政策、結構政策、改革政策、社會政策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提升國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水平。

講上面這些,6哥是想告訴朋友們,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增長,意味著內需拉動的經濟增長率已高於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率。換句話說就內需在經濟比例中的佔比增長意味著出口在經濟比例中佔比的減小,也就是現在出口創收在中國的經濟比重中不再是以前的一支獨大,甚至連半壁江山都達不到。那麼美國試圖通設置貿易壁壘,用貿易保護主義打壓中國的對外貿易,以達到遲滯中國的經濟發展,削弱中國的經濟實力,從而達到保護美國的經濟增長和發展,維護美國的經濟霸權的目的是徒勞的。這就是劉鶴在達沃斯論壇上公布「我國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60%」這一數據的主要目的之一,這是警告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西方發達國家,當然主要是針對美國。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最近美國的媒體、政客,我們國內的一些媒體和人不是在吵吵嚷嚷地說2018年中美有可能爆發貿易戰嗎?

打貿易戰,被波及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對外貿易,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過於倚重於對外貿易,一旦爆發貿易戰,這個國家的經濟必受重創。如果這個國家的內需拉動經濟增長超過出口貿易拉動經濟增長,那麼在經濟貿易戰中他的損失相對就小一點,內需在國家經濟中的比重越高,損失就越小,反之亦然。

就如上邊講的,我們的內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上來了,服務業在國家經濟中比重越來越高,已接近60%,簡單地講就是,爆發貿易戰後,對外貿易癱瘓或接近癱瘓,那麼我們可以短時間內啟動最大限度的內循環,以保證國家經濟的正常運行,而美國卻做不到。這又是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知道,美國的脫實入虛幾十年,產業空心化很嚴重,美國在玩虛擬經濟,在具體的產業生產中美國人只在產業鏈高端玩所謂的高科技,他們並不去,實際是不會、不能生產中低端產業產品,而中低端產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正是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資。

中國是全世界所有的國家中唯一的一個低中高端產業全占的經濟體。與美國不同的是,除了一些奢侈品,中國人的日常消費用品大部分是中國自己生產的,也就是短時間內不依賴對外貿易,中國也可以達到自給自足。而美國正好相反,除了所謂高科技產品、美債、轉基因糧食和牛肉等外,可以賣給他國的基本就沒有了。以往美國靠政治、經濟和軍事霸權強迫其他國家將自己的生產的產品輸送到美國,換取美國的毒美元,拿到的毒美元因為買無可買,只能用來購買美國的美債,這樣別國用自己生產的產品低價換到的美元通過購買美債又回到了美國人的手裡。也就是美國一直是使用脅迫手段通過技術性操弄美元,通過讓美元這張廢紙在別國的手裡進進出出騙取別國的產品。

如果別國拒絕用美元做購物中介,使用別國貨幣進行交易,或是以物易物,這樣一來,美國人吃什麼,用什麼,如何做到自給自足?除非用軍事手段強迫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向他們繼續輸送產品,否則美國必會因供需失衡陷入內亂。問題是它現在敢嗎?軍事強迫手段不敢用,美國人還得繼續生活,哪咋辦?還能咋辦,繼續跟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保持貿易往來唄!所以說特朗普小試身手,玩玩假摔還可以,跟中國打貿易戰,他有這個膽兒嗎?

另外一個就是中美企業對對方市場的依存度,中國對外貿易渠道的多樣化和中國這個龐大的供需市場決定了美國不敢跟中國撕破臉。

中國企業赴美和中國對美投資一直以來受到美國的打壓,所以相對於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一直很低。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會使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更低,美國的知名企業差不多在中國都有分廠或研發生產中心,而中國正好相反。

僅2017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就達1200億美元,進口了高達12.46萬億元人民幣的貨物,為各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投資和發展機遇。誰不想從中國的發展中分一杯羹,中國的市場對美國的企業,對美國意味著什麼,美國的政客和利益集團很清楚。

為了實現再工業化,及保護美國本土的企業和產品,特朗普現在是不擇手段地打壓他國及相關國家的企業,對於國家而言,必須在貨幣和貿易政策上對美國讓利,否則美國要麼退出相關的貿易協定,要麼就是使用各種手段進行威懾恐嚇;涉及到具體的企業,特朗普的要求是,除非把生產線搬到美國,否則將對這個企業生產的產品課以重稅。

除了以色列等個別國家,美國對剩下的國家幾乎使用的手段都是一模一樣的,具體到我們中國來說,雖然特朗普很想拿中國開刀,但是基於方方面面的原因,美國並不敢跟中國撕破臉,更多的是旁敲側擊和嘴炮。下面6哥通過一個事例來論證一下自己的說法:

特朗普不是幾天前剛剛簽發政令向進口的太陽能面板和洗衣機徵收高額關稅嗎?美國將對外國生產的太陽能設備徵收至多30%的新稅。特朗普還批准了對進口洗衣機徵收關稅,起始稅率為至多50%。這在許多人看來,這是特朗普已向中國掄起了貿易大棒,事實果真如此嗎?往以下看:

為保護美國本土相關企業,在洗衣機和太陽能產業打壓其他國家企業不是今天才開始的,現在出台這樣的政令只不過是為了壓縮他國企業的產品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且美國本土企業已向特朗普政府施加了壓力。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公司和太陽能板製造商SunivaInc等公司近月要求特朗普政府動用一項有爭議的貿易法賦予的權力,這項法律在關稅和配額問題上賦予特朗普廣泛的裁量權。這兩宗案例將初步檢驗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貿易政策及其要幫助美國製造商和工人的承諾。

特朗普競選時吹過牛逼的,儘管他不能全部兌現,象徵性的動作他也得做。通過打壓,美國之外的企業,要麼減少在美國市場的佔有份額,要麼把生產線搬到美國本土生產,現在的情況是,中國的企業選擇了減少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而韓國的企業選擇了把一部分生產線搬到了美國本土進行生產。

朋友們看看中韓對美出口的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的數額就明白了,2016年中國對美國洗衣機出口額為4億美元,太陽能電池出口額為13億美元,受影響的產品在該年度中國商品出口總額中僅佔0.6%。

2016年,三星與LG合計向美國出口了價值達到10億美元的大型家用洗衣機,三星與LG在美國洗衣機市場的份額分別為16%和13%,與美國本土的惠而浦38%的市場份額較接近。

也就是說特朗普批准對太陽能設備和進口洗衣機徵收高額關稅,受影響最大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的所謂盟友,比如韓國和鬼子這些國家。

所以說簽署這樣的政令,特朗普只是在試探,通過囊括眾多國家的泛泛制裁敲打中國,而他並不敢向中國單獨揮舞貿易大棒。理由是中國企業已經在開拓美國之外的更多國家的市場,進一步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2017年中國對美國太陽能板出口同比大降41%。與此同時中國也會拿出對等的報復措施,當然不限於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這兩個行業。

到這裡朋友們就應該明白了,所謂的中美爆發貿易戰那是美國的政客和媒體在竭力渲染鼓噪的東西,不過是想通過釋放預期,營造氣氛,以利於在之後的貿易中訛詐中國,逼中國在貨幣和貿易政策上對美做出讓步的把戲而已。但是到了咱們國內一些媒體和人的口中和筆下,一個特朗普簽發向進口到美國的洗衣機和太陽能電池征重稅就成了特朗普向中國揮舞貿易大棒,特朗普向中國打響了貿易戰第一槍,中美即將爆發貿易戰了。

別說它美國還不敢明目張胆地單個針對中國出台全面的貿易制裁措施,就是敢,你以為中國高層不清楚美國想幹什麼嗎?你以為中國的商務部等相關部門是吃素的嗎?真像一些人說的那樣不堪,中國早讓美國唬退,甚至是扳倒了,美國還用得著天天圍著中國唧唧歪歪,瘋狂地跳騰嗎?

從這次參會中國派出的代表可以看出,與美國、法國、加拿大這些國家派出一把手親自與會不同,中國派去的是專業的財經人士,這表明中國與美國(西方)喜歡把什麼樣的論壇都搞成政治舞台不一樣,中國更希望通過介紹自己的經濟發展成就,提出解決經濟問題的建議和計劃,給出發展經濟的中國方案,讓達沃斯經濟論壇回歸它的原本職能,與大家分享中國的發展經驗和成果,而不是把達沃斯論壇當成一個擂台,跟誰PK,與誰爭鬥廝殺。

劉鶴的演講中談到了中國今後三年的工作重點,即金融風險、環境、精準脫貧,這三個領域表面上看都是我們內部要著力解決的問題,其實與外部的博弈息息相關。演講中還提到了中國承諾金融業更加開放這個話題。這就是明確告訴世界,我們準備做什麼,你們需要注意什麼,你們應該怎麼做,當然告知的對象是那些願意搭乘中國發展便車,想分享中國發展成果的。

一些媒體和人借特朗普與會大肆渲染美國對達沃斯論壇的重視和美國在這次論壇的份量,什麼美國要重新回歸,什麼美國要重塑世界經濟老大的形象,什麼美國要借達沃斯論壇給全世界敲黑板,劃重點,要糾集其它國家圍攻中國等等,這些露骨的捧臭腳的言論讓6哥起了一身雞皮疙瘩,但居然就有那麼多的人相信這些馬屁言論。

唉!這世界明顯是傻子太多,騙子不夠用。

去年的達沃斯論壇上中國最高領導已經給出了解決世界發展問題的答案,也開出解決經濟難題的藥方。上邊已經說了,中國不希望把經濟論壇看和搞成政治舞台,沒必要,也不會在參會者的代表的身份上跟美國(西方)搞攀比,該說的去年達沃斯論壇上已經說了,該講的去年也講了,中國的內外政策一直具有連貫性,不管誰參會,其它國家都能看和讀懂中國的意思。劉鶴此次參會不過是對去年中國方案的具體實施進一步落實而已,是要告訴與會者,甚至是全世界如何抓藥,尤其是抓中藥的劑量和熬制方式而已。這就跟一個醫院只派了一位科室專家主治醫師參與會診,而院長並沒有去一樣。

相對於中國的確定性,美國顯示出的更多的不確定性,直到特朗普參加達沃斯論仍然是這樣,兩個典型事件足以說明一切,一個是關於美元指數,一個關於TPP。

美財長姆努欽在達沃斯論壇的發言中表示弱勢美元對美國有好處,力挺美元指數走軟。此言一出,原本就跌跌不休的美指更是急跌。為了安慰市場恐慌情緒和國際上的美元持有者,特朗普急慌慌地表態稱,姆努欽的評論被斷章取義了,美元會越走越強,我,美國總統,希望看到強勢美元。

為什麼同一件事美國的賬房先生(姆努欽)和名譽董事長(特朗普)會說出完全相反的話?到現在誰能確切地說出美國到底是支持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

其實強勢和弱勢美元美國都喜歡,因為這是兩種美國屢試不爽洗劫他國財富的手段,但糟糕的是美國不能同時喜歡並運用這兩種手段。從競選到上任,特朗普似乎一直跟耶倫不對付,不對付的原因表面上看是,耶倫力挺強勢美元,特朗普贊成弱勢美元,但在實際的操作中,特朗普不但沒有扯美聯儲的後腿,還在美聯儲不停加息和縮表的基礎上,玩了把大減稅,想聯手推高美元指數,強行吸金。但在幾個月的時間內美指並沒有如期一直保持上揚趨勢,衝破100點的關口後短時間內又跌破100的關口,現在跌到了90以下,原因何在?不就是因為美國的經濟面實際早已支撐不了美國的股匯龐氏騙局,人為強拉上的美元指數終因「體力」不支掉下來了嗎?

如果說弱勢美元有利於出口,還能平抑美國的對外逆差的話,那麼現在應該正是美國的出口貿易的利好時機,且貿易逆差也應該在減小,但事實是不但刺激出口的預期沒有達到,連逆差也在不斷地擴大。

對現在的美國來說,強勢美元達不到吸金預期,弱勢美元也達不到提振出口,減少逆差的目的,也就是現在強勢和弱勢美元美國都玩不轉了。面對這個狀況,姆努欽只能用「弱勢美元對美國有好處」來掩飾美國經濟的尷尬現狀,企圖讓人們相信美國經濟仍很堅挺且適應能力還很強,強勢和弱勢美元對美國來說都不是問題。可問題是既然美財長力挺弱勢美元,那麼你讓美元持有者情何以堪,無視他們的利益,把他們當猴耍?更要命的是你讓那些成天跪著往上舔美元指數,忽悠一大票傻子換美元的奴才該如何自圓其說?以後拐呀,輪椅啊之類的還怎麼出手?

還不是問題,特朗普不是及時發聲替姆努欽辨解了嗎?強勢美元,美國喜歡強勢美元,所以大家繼續換美元,到美國投資、建廠、辦企業。

可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到底該相信誰?姆努欽?特朗普?美國高官試圖在達沃斯論壇上通過釋放信息穩定外界對美元的恐慌情緒,增加人們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但由於高官之間釋放了相互矛盾的言論,不但使原有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反而引發了更大的問題-信任危機,美國現在到底誰說了算?誰代表美國官方的聲音?

我們來看另一個有關TPP的事件,達沃斯論壇期間特朗普故作神秘地跟CNBC的記看說,「我將告訴你一個大新聞。如果我們能敲定一個比之前好得多的協議,我會加入TPP。」。

不管美國加不加入TPP,最起特朗普的這一表態是把美國的信譽又透支了一次,儘管美國的信譽已成了一個篩子。

當初是誰把TPP貶得一錢兒不值,又是誰一上任就把TPP給斃了呢?不就是特朗普嗎?現在怎麼又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美國又要考慮加入TPP了?就準備這麼臉不紅,心不跳地自打臉嗎?

在不少人看來,現在的特朗普代表的美國就跟參加宴會賭氣離席的那一位一樣,總以為大家會很在乎他(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總以為他(她)鬧情緒離開宴席,跨出門廳後,會有很多人追出來,甚至為了留住他(她)會做出許多讓步,答應他(她)許多要求,事實是除了美國的幾個奴才,沒有誰會去理會美國的撒嬌,別說追出來拉他(她),連個勸的也沒有。尷尬的美國只能自我解嘲,在宣布退出WTO後,又說條件合適就重新考慮加入WTO;斃掉了TPP後,現在又講如果我們能敲定一個比之前好得多的協議,我們會加入TPP。

關於TPP這事兒,在過往的文章中做過多次分析,儘管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TPP,但鬼子卻拼了命地挽救TPP,理由有很多,但有一條是6哥一直強調的,即沒有美國的允許,鬼子是不敢繼續操弄TPP的。鬼子之所以敢操弄並一副十分賣力的姿態,說明特朗普政府並不反對鬼子繼續操弄TPP,如果美國不允許鬼子操弄,它連半個不字都不敢說,就別說操弄了。所以呢,6哥當時就判斷是美國允許鬼子操弄,自己在等現成的,等到鬼子把TPP搞得差不多了,美國順手把它的主導權拿過來,大概就這麼個套路。現在特朗普表示美國有可能重新加入TPP,還不就是因為TPP的原11個成員國完成了協議談判,達成了共識,並計劃於今年3月8日在智利簽署貿易協議嗎?

對大多數國家和人來說,大概是見慣了美國的蠻橫和張揚,對美國的相對示弱反而沒有適應過來,總覺得即使示弱也肯定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或一個很大的陰謀,其實沒那麼嚴重,是特朗普上任後橫衝直撞了一年後發生這一套基本行不通,現在放軟身段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別國對美國的誤解,緩和美國與相關國家的關係,有網友把特朗普參加達沃斯論壇概括為和解之旅,6哥認為也可以這麼理解。你只要看看特朗普在達沃斯論壇期間的所作所為和他的言論,大概就能體會出這層意思來了。

除了吹噓美國的經濟面有多好,投資環境有多棒,忽悠國際資本到美國投資,替美國經濟接盤外,剩下的就是特朗普試圖竭力向人解釋清楚「美國優先」的意思,他說美國優先不是美國獨行,作為美國的領導人,我會永遠把美國放在第一位,就像其他國家領導人永遠把他們的國家放在第一位一樣。美國的繁榮也會帶來世界的繁榮。對於歐洲盟友德法等國領導人的冷諷熱嘲,特朗普選擇了沉默;對一向被他不看好的主流媒體這次也一改以往的不友好態度,還要讓人們相信美英關係一直不錯,並非傳言中的不和。。。。。。呵呵!美國也有今天!

其實這些問題對美國來說都不是真正的問題,靠對這些枝枝葉葉的修補根本不能解決美國發展所面臨的真正問題,美國想要真正解決發展面臨的問題,就必須首先處理好如何與中國相處的問題,但很可惜至少到目前為止,顯然美國並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至於說中美之間爆發貿易戰,我看是一些人想多了。

用手指長摁或手機掃描下面的二維碼直接打賞轉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6哥的話 的精彩文章:

美國禁售華為,我們為什麼不禁售蘋果?

TAG:6哥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