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打過孩子的父母,他們這麼說……

那些打過孩子的父母,他們這麼說……

點心君按:

上周,我們的互動話題是——

我們收到太多很棒的留言啦。

今天,點心君將整理好的留言發布出來。

這裡面既有大家的共鳴,

也有很多家長給了不錯的建議,

點心君看完,覺得果真是實踐出真知啊!

當然,獲獎名單也能在文末看到。

之前我們規則是留言點贊前三有贈書,

但今天還為各位留了一個驚喜在後面,

看看有沒有你哦。

留言集

互動

-

01

-

7個打孩子的理由

@文鈺

孩子沒有按照我的想法來

脾氣一上來,控制不住。

@戴運利

孩子墨跡,說了不改,就會動手啊。

然後又後悔。

真是一會親媽,一會後媽。

@多軒麻麻

大寶今年到了叛逆期

愛學舌,你前面說一句,他後面跟著學。

幹什麼都是我不會。

磨磨蹭蹭的,尤其早晨上學,喊不起來。

校車又快來了,急得脾氣上來了,

抓過來就是一頓打。

事後又覺得不對。

可校車總等你家寶寶,覺得面子過不去;

更重要是趕不上吃飯,得等到十一點。

以後盡量往佛系媽媽靠。

@蟲蟲媽

打孩子,因為學習態度不好

可以不會,可以做錯,可以不滿分,

但學習不認真又做錯,

不複習又有簡單錯誤,

必須打,忍不了。

@丹

我家的小孩子打得多啊。

家裡的電、火、刀這些東西不能玩

你跟他說一百遍都沒用,不打不長腦子、不長記性,把人氣個半死。

@鄭淑彬

努力搜索歷史上的體罰,最終發現,

僅有的一次在去年,女兒8歲的時候。

因為撒謊,「啪」,一個巴掌過去。

扇過之後,我後悔了。

腦子立刻下了死命令:

從今往後,再也不扇了。這樣太拙劣了。

孩子是可以教育的。

關鍵是用合適的方式,語言。

@小綿羊

不贊成打孩子的,但打過一次。

夜裡十一點,孩子鬧著不睡覺。

她用腳跺地板。

我警告她,會吵醒樓下的鄰居。

她不聽。

一氣之下,把她抱到沙發上,打了屁股。

那時候她應該五、六歲。

-

02

-

5種孩子的反應

@李潔

大女兒妙妙現在15歲。

在她兩歲半到三歲之間,我打過她。

一天,我們在樓下玩。

妙妙對著小夥伴扔小石子。

她剛學會扔東西,感覺很好玩,

不知道有危險。

我蹲在地上,把她趴在我腿上,

扒下褲子打她。

我說以後不準對著人扔小石子。

小夥伴教她說以後再也不敢了。

她堅持說:

"為什麼要扒下褲子來打屁股呀?

為什麼要扒下褲子來打屁股呀?"

過後,她走到小區門口。

幾個老奶奶逗她:

"妙妙,剛才誰挨打了呀?"

她指著門口的小狗說:

"看!看!一隻小狗!"

奶奶們又說:

"誰被扒下褲子來打屁股呀?"

她又指著小狗說:

"哎呀,這隻小狗好可愛。"

奶奶們又說:

"妙妙,是不是媽媽打你屁股?"

她指著小狗說:

"看,那隻小狗跑回家了呢。"

@王曄

曾經暴躁如我,經常打罵孩子。

把他當成大人對待,犯錯了就要懲罰。

每一次教訓了他之後,都非常後悔。

可每一次孩子都會主動來跟媽媽道歉,

擁抱我。

感謝這三四年,我們一起讀繪本,

常常在書裡面把愛說出來。

前陣子非常愛讀《桃花魚婆婆》。

孩子會心心念要去桃花魚婆婆家,

說阿秀婆一點都不凶,

說她超級愛小朋友們。

繪本里,

孩子看到阿秀婆變成了老鷹飛向空中,

而我卻被我的孩子感動了。

所以啦,我也慢慢學著溫柔起來了。

@睡不好的眼

有一次我正在塗護膚品,快遞來電話,

我扔下剛擰開蓋的化妝品就出門了。

回來後發現瓶蓋蓋好了,是孩子的傑作。

我對著孩子大吼大叫。

昂貴的化妝品萬一被他摔碎了,我心疼,

更重要的是玻璃碎片扎了他怎麼辦。

孩子被我的動作嚇哭了。

邊哭邊說,

是怕我瓶子里的水灑了所以才動的。

頓時我腸子都悔青了。

有時我們總以自己為主。

在失控的情況下多想想孩子,

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就不會做出後悔的事。

@萍萍

我也打過兩次。

一次是四五歲時,夏天給孩子洗澡。

跳進盆里,不願脫小內內,甚至反抗。

當時氣得我直接朝屁股上拍了兩下。

現在想想,或許孩子不願意洗澡,

應該遵循孩子的意願。

還有一次是一年級,作業不認真。

一急,又拍了一下屁股。

孩子哭了,我出去書房冷靜了一下。

孩子臉上掛著淚珠說:

「媽媽,你越發脾氣我越記不住。」

原來孩子有畏懼心理。

以後,每當想發脾氣的時,

我會冷靜一下,平復好心情來指導孩子。

現在孩子四年級了,生活、學習都很好。

@佛蓮

印象中只因學習貪玩不認真打過一次。

寶貝女兒深深刻在記憶中,

甚至經常問我是否愛她!

我常深夜沉思:

我把一個小天使帶來人間為了什麼?

是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還是成全我的完美!是否願意包容我平凡的女兒?

甚至真的只希望她健康快樂?

凡此種種,最後只給自己留了一個理由:

我愛寶貝女兒,勝過愛自己!

我只需陪伴,欣賞日漸長大的女兒就好!

-

03

-

8種打完孩子後的後悔

@圊圊????????????

孩子無理取鬧加上心情不好,

打過她一次。

不過真的很後悔!

事後給孩子道歉了

@章嘉欣

打孩子是自己真的被氣到了。

打好了就後悔了。

要多從小朋友的角度看問題

@567

我也是一個打孩子的媽媽。

雖然借口總是孩子考試沒好、

不聽話、不吃飯......

每當孩子睡覺了,我仍然無法釋懷、

無法原諒自己。

我以前只用手,後來用書、本子,

以後不知道會不會用棍棒?

孩子每次都原諒了我。

我想我可否控制自己???

@草草小鋪

一邊打一邊後悔。

經常還會問孩子會不會害怕發怒的我。

陷入過無數次深深自責。

覺得這樣不好,

但是又不知道怎麼矯正孩子的行為,

因為講道理根本講不通。

@張沫

打過很多次。

回想起來,都沒有拿得出手的理由。

是自己不夠好。

再耐心一些是可以避免的。

幸虧有些「揍」小朋友已經不記得了。

@陳大大大

打過。非常不乖的時候。

突然覺得為人父母要好好學習了

@一月中旬飛

一個人帶大寶寶。

可能是這個緣故,我有點產後抑鬱症

帶寶寶那段時間無意中就莫名覺得好煩。

孩子一哭停不下來,

就會激起心裡的火,動手。

打完後自己就會躲一邊,

覺的心裡好痛,好後悔!

現在寶寶7歲了,能溝通了,

就不怎麼動手了。

打這個事,一開始父母心裡就要有分寸。

@張莉 ORIFLAME

初為人母,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

孩子不按大人"規則"行事時,難免生氣!

但我不提倡打罵孩子。

父母要學習更科學的教育方法。

如果感到痛苦無助,

說明做父母的該成長學習了。

-

04

-

5個處理的好辦法

@小殿東左記

五歲了,沒打過一次。

記得默念,自己生的,自己親生的。

不行就一直默念,自己親生的。

@共立蒹葭

第一次打寶貝是她兩周半時。

她會在懵懵懂懂間犯錯。

在牆上畫畫,撕繪本書(她很小時在手的敏感期撕紙撕書都沒有苛責過,只是帶她一起修補,不過大了點後有些故意撕書),拉媽媽頭髮,不認真吃飯……等等小事。

我有個準則:

簡單直述做不對的地方,

懲罰打手心,只打手心。

這個準則不斷提醒自己,

慢慢自己的情緒也控制得很好。

打不是我們的目的,

不是我們發泄不滿的手段,

警示提醒的作用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為人父母要學習的實在太多了,

既要讓她明白犯錯的後果,

又要考慮到她的情緒和心理。

@小蜜蜂

跟娃爸開玩笑,若放在歐美國家,

我已經會因為打孩子面臨牢獄之災了。

打孩子理由各種各樣。

淘氣時三番五次耐心溝通失效,會動手打,每次打完心裡內疚心疼,

覺得當我的女兒非常的可憐。

可下次淘氣勸說不聽時,還是會動手。

為了控制自己失控,跟娃爸商量,

若我快失去耐心時,

娃爸要及時把娃帶離我,

讓我們暫時分開冷靜一下。

@擁抱明天

還記得第一次打寶寶,

是因為他把剛給他做好的米飯灑了一地,

還一臉洋洋得意的向我炫耀自己的「戰果」。那是我第一次歇斯底里的發火。

當然,做錯了事,必須要承擔後果,

所以我打了他的小手。

當時,我印象特別深刻,

他一臉無辜,流著眼淚,告訴我疼。

之後,我特別後悔。

育兒是一種修為,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

都應該彼此理解,換位思考。

後來,在教育寶寶的時候,

我都會心平氣和同他講道理。

「寶寶,你這樣做是不對啊,你看看,湯都灑了,萬一摔倒了怎麼辦?」

通常小傢伙都能聽懂我的勸告。

再到後來,小果凍愛上了繪本。

通過看繪本喜歡上了刷牙、

與人分享、表達對媽媽的愛。

色彩鮮明的繪本都是最好的教本,

滿足小果凍的視覺,

更教會了他許多道理。

-

06

-

4個讓人深思的提醒

@葦草

孩子若做了特別有損道德的事還是要打的,若是平時的調皮則不必。

@豬寶

頑劣孩童,

打人更多只是發泄了大人的情緒,

甚少教育孩子的實質用處!

更高的教育修為應尋求比打更有效的方法。

但對於更大一些的孩子,

對於品德方面的問題,

能不能,要不要用打的方式,我還不知道。還沒有經驗!

暫時覺得任何道理都不能絕對了!

@雲中漫步

讀完這篇文章,我太震驚了。

畢淑敏居然也經常打孩子,

更震驚的是她居然說得這麼理直氣壯,

打和不打都是愛?!

無怪乎,尹建莉老師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里評龍應台的一段話,說作家不一定真懂教育。我記得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里專門有一章是說打孩子的,題目就叫《不做穿西裝的野人》。她說我們現在討論該不該打孩子,就像一百年前人們討論該不該一夫一妻制一樣可笑。

我教育孩子的理念很多來自尹建莉的書,她的三本書我都有。第一次讀她的書顛覆了很多觀念。她的書讓我更了解教育,了解孩子,了解怎樣正確地愛孩子,受益太多太多了。

雖然現在她的教育觀念也有人提出質疑,但我始終認為她的觀念是最接近教育本質和兒童內心的,最人性的,因而是最好的,我一直在尹老師的指引下努力。

@愛依然

語言暴力更可怕吧。

這次大家留言都很好,除了點贊前三外,

我們又額外挑選了3位參與者,

一共6人。

@小綿羊、@圊圊、@蕾、

@共立蒹葭、@李潔、 @鄭淑彬

(趕緊後台告知地址吧!)

願愛與被愛

都溫柔無傷害

#贈書#

2016年國際安徒生大獎插畫獎得主

三次德國青少年圖書獎獲得者

溫馨、靜謐的家庭故事

讓孩子體味親情之愛

讓家長學習做父母之藝術

小兔卡爾故事集(全二冊)

(德)羅特勞特·蘇珊娜·貝爾納 著

孔傑 譯

蒲公英童書館出品

2015年02月

上噹噹網,5折購買《小兔卡爾故事集》

讓孩子體味親情之愛,

讓家長學習做父母之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蒲公英童書館 的精彩文章:

教育面前,誰是沒有野心的父母?

TAG:蒲公英童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