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龍縣滇重樓病蟲害種類調查及防治

玉龍縣滇重樓病蟲害種類調查及防治

2008年玉龍縣對野生滇重樓進行引種栽培試種,通過幾年的探索與管理,試種園獲得成功,產生了良好的效益。但隨著種植年限的增加,種植規模逐年擴大,重樓面積已超過千畝,重樓的病蟲害也逐年顯現和加重,成為制約滇重樓產業發展的障礙。為此,2015年開始,展開了滇重樓病蟲害種類的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制定滇重樓病蟲害防治的措施。

經調查,玉龍縣滇重樓已發生的病害有5種,蟲害有2種,現分述於後。

1病害

1.1根腐病

屬真菌病害,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株殘體上過冬,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發病,5月進入發病盛期,其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很大。苗床低溫高濕和光照不足,是引發此病的主要環境條件,土壤粘性大,易板結,通氣不良導致根系生長發育受阻,也易發病。另外,根部受到地下害蟲危害後,傷口多,有利病菌的侵入。主要為害地下莖,造成地下莖腐爛。

發病的癥狀為根莖從染病部位開始腐爛,早期植株不表現癥狀,後期隨著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地上部水份供應不上,在中午光照強,蒸發量大時,植株上部葉片出現萎蔫,夜間不能恢復。最後整個根莖腐爛,地上植株萎蔫,逐漸枯死。

發病原因:主要是6~7月田間濕度大積水,氣溫高及根莖有創傷,易遭受病原物感染。

1.2猝倒病

由腐黴菌引起。發病的癥狀為從莖基部感病,初發病為水漬狀,並很快向地上部擴展,病部不變色或黃褐色並縊縮變軟,病勢發展迅速,有時子葉或葉片仍為綠色時即突然倒伏。開始往往僅個別幼苗發病,條件適宜時以發病株為中心,迅速向四周擴展蔓延,形成塊狀病區。高濕是發病的主要原因。

1.3白黴病

由半知菌類的柱隔孢引起,該病主要是葉片受害,發病初期,產生水漬狀灰褐色病斑,後病斑變成褐色,近圓形或不規則形,潮濕時病斑正反面有灰色或灰白色霉層,葉背更多;後期病斑成黑褐色,中心灰白色,病斑上覆蓋白色霉層,為病菌的子實體,有的病斑成潰瘍狀空洞,病斑邊緣的深褐色帶明顯。病菌以分生孢子在田間病殘體上越冬,第2年條件適宜時萌發侵染葉片致病,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傳播侵染其他葉片再侵染。濕度有利病菌生長萌發。

1.4黑斑病

許多真菌所致,侵染髮生在潮濕雨季,出現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葉斑,有時發生在葉柄、莖和花部。葉、葉柄、嫩枝、花梗和幼果均受為害,但主要為害葉片。

癥狀有2種類型:一是發病初期葉表面出現氣褐色至紫褐色小點,逐漸擴大形成圓形或不定形的黑色病斑。病斑周圍有黃色暈圈,邊緣呈放射狀,病斑直徑3~15mm。後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嚴重時植株下部葉片枯黃,早期落葉,病害從葉尖或葉基開始,產生近圓形病斑,有時病害蔓延至花軸,形成葉枯、花枯和莖枯,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開始侵染髮病,7~9月為發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擴大再侵染。

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條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發病早而重。低洼積水處,通風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當等有利於發病。

1.5炭疽病

由炭疽菌屬引起,葉片上產生點狀,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病斑,病斑中部淺褐色或灰白,其上高濕時產生黑點狀子實體,病斑邊緣深褐色至紅色。病害嚴重時葉片上多個病斑連接成片,枯黃死亡。病菌在土壤病殘體中越冬,第2年雨季來臨時侵染健株發病,並通過分生孢子盤突破寄主表皮,其盤上分生孢子借風、雨在田間反覆循環侵染進行為害,種植密度大、排水不良、陰雨多濕、多年連作田塊發病重。

2蟲害

2.1地老虎

多食性作物害蟲,種類較多,滇重樓生產中造成危害的有6種。其中小地老虎、黃地老虎,大地老虎均以幼蟲為害,主要為害滇重樓的幼苗,塊莖和根,使之倒伏或成不規則的凹洞。成蟲體長16~23m,翅展40~50mm,體灰褐色,雄蛾觸角雙櫛狀,分枝幾達端部。前翅前緣黑褐色,腎紋和環紋明顯,腎形紋外方有一黑條,亞外緣線以外灰褐色,端部為一列黑點;後翅黃色。幼蟲體表密布黑色顆粒狀小突起,背面有明顯的淡色縱帶;腹部各節背面前方有4個毛片;臀板黃褐色,有2條深褐色縱帶。

2.2金龜子

在玉龍縣滇重樓生產中造成危害的有2種,其中以白星花金龜的危害最為嚴重。成蟲體長約18~24mm,寬11~14mm。橢圓形,背面扁平,全體黑紫銅色,有綠色或紫色閃光。頭方形,前緣微凹。前胸背板梯形,小盾片近三角形,前胸背板和鞘翅布有不規則的白斑紋,並有小刻點列。老熟幼蟲體長24~39mm,體柔軟肥胖而多皺紋,彎曲呈「C」形,密生絨毛。肛腹板上具有2行縱向排列的刺毛。幼蟲生活於土中,一般稱為蠐螬,為主要的地下害蟲,咬食滇重樓的根、塊莖或幼苗。金龜子咬食葉片造成缺刻或吃光葉片,嚴重影響滇重樓的生長。

3綜合防治措施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協調運用生物防治、物理及生化誘殺技術和科學用藥等技術,逐步實現病蟲害的可持續控制。

3.1農業防治

3.1.1種子消毒:用種子重量0.3%的通菌特或種子重量0.1%的粉銹寧拌種,或用80%的402抗菌劑乳油1000倍液侵種,可以有效預防根腐病的發生。

3.1.2徹底消園:秋後清除枯枝、落葉,及時燒毀,可以減少翌年黑斑病的發生。

3.1.3合理密植:注意排水,加強通風。可以有效控制根腐病、黑斑病的病害。

3.1.4科學施肥:應施腐熟有機肥為主,適施化肥,增施磷鉀肥,可以使植株生長健壯,減少莖腐病的發生。

3.2物理和生化誘殺措施

3.2.1燈光誘殺。利用金龜子的趨光性,晚間用燈光誘殺成蟲。

3.2.2糖醋酒誘殺:糖、醋、酒和水按3:4:1:2配成糖醋液,並按5%加入90%敵百蟲,用盆或裝放在離地1m的支架上,667m2放3個,白天蓋好,晚上揭開,誘殺小地老虎成蟲。

3.3化學防治

加強病蟲害監測,結合病蟲發生特點,選擇對口有效藥劑和最佳防治時機,對症用藥,適時用藥。

3.3.1病害防治。(1)根腐病:發病初期用1%硫酸亞鐵或生石灰施入病穴進行消毒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0倍液生石灰水澆灌。(2)猝倒病:發病初期清除病苗後施藥。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或用75%百菌清1000倍液噴施;也可用石灰粉1份與草木灰10份混勻後撒施。(3)白黴病: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4)黑斑病:發病初期噴洒5%菌毒清水劑或5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炭疽病:發病初期用50%基菌特、75%百菌清、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

3.3.2蟲害防治。(1)地老虎:在地老虎1~3齡幼蟲期採用48%地蛆靈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48%天達毒死蜱2000倍液,25%勁彪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等地表噴霧,用敵殺死800~1000倍液或6%敵敵畏噴殺,3~5天噴1次,連噴3次。(2)金龜子:在成蟲盛發期用90%敵百蟲,800~1000倍噴霧或用90%敵百蟲667mz用100~150g加少量水稀釋後伴細土15~20Kg撒施。防治幼蟲:用上述方法製成毒土,撒播種子和毒土隔開,或用敵百蟲800倍液灌根,都有很好效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樓種植技術大全 的精彩文章:

TAG:重樓種植技術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