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69歲生日快樂,也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

69歲生日快樂,也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

題記:也許我不應該用也許,但說話留餘地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今天是美國時間1月28日,波波維奇69歲了。這個哲學意味濃重的生日夜裡馬刺沒有比賽,不知今晚他會做些什麼。我想可能是在火爐前聽著音樂,品著上好的紅酒,隨便翻幾頁書,一不小心喝多了,披著寬大的睡袍在沙發上直接睡過去。美劇、電影里年過60的白人糟老頭都是這副樣子。

我真的很喜歡波波維奇,這份喜愛和籃球沒關係。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我不看籃球也不會認識這個人。若真在多年以後從其他人嘴裡聽到他的故事,我就會感慨:這麼有趣的一個人我竟然錯過了,實在太可惜。

最近一條關於波波維奇的「大」新聞是大概一周前他接受了TSN記者的採訪,期間這位名叫約什-萊溫伯格的記者問到波波維奇如何處理工作上的壓力,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關係。

「籃球不是我最愛的東西,就像我曾經說過的,不是我的生命,」波波維奇第一句話就讓記者嘴巴張成O型,「我並沒把所有傾盡其中,所以不管怎樣都還好。如果我們贏球,我不會因此特別激動,如果我們輸球,我也不會感到特別壓抑,我們只是繼續往前走。」他停頓了一下,接著說:「所以我想,我並不是一個真正純粹的『籃球工作者』。」

記得以前玩2K14,MC模式下的自建人物打完一場比賽都要參加新聞發布會,回答一些記者提問。這些問題一般有三個選項,如果你打的好,不能選「沒錯,哥就是這麼牛X」,而要選「我打的一般,都是隊友的功勞。」否則隊友、球迷評分就會下滑。雖然我一直沒搞清楚這幾個分數下滑了會帶來什麼影響,可很明顯,即便是一個遊戲也在教你:在NBA這個江湖中行走,要學會說一些場面話。

波波維奇對此的態度是:去TM的吧。

也是在那幾天,波波維奇做出了一個陣容上的變動,他撤掉了帕克的首發位置,自2009-10賽季以來,健康的帕克第一次替補出戰。賽後波波維奇面對採訪三緘其口,帕克則坦率的說:「波波告訴我,是時候把火炬交到默裏手中了。」這是一個讓人一開始感覺意外,想想又很能理解的決定,帕克雖然一直是馬刺鐵打首發,但今年他已經35歲了,過去幾個賽季一直傷病不斷。可貿然摘下球隊鐵打首發仍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若其他球隊這麼做了,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更衣室問題(比如……)。

又過了幾天,波波維奇在記者面前談到了另一位愛徒吉諾比利,他說:「雖然這聽起來有些怪,但現在執教馬努給我一種滿懷憂鬱的快樂,每一次球隊征戰客場,我都覺得這會不會是他在這座球館的最後一場比賽。」說完他又加了一句:「我比以前都更珍惜執教馬努,因為我感覺我就要失去他了。」

一邊對吉諾比利依依不捨,一邊毫不留情拿掉帕克的首發,看起來很奇怪對不對?這就是波波維奇,他總是在做這些看起來很奇怪的事情。

就像過去2個賽季在馬刺表現掙扎的阿爾德里奇,上賽季結束時他已經向波波維奇提出了交易申請。籃球角度看,趁著這個機會擺脫掉阿爾德里奇沒什麼,送出阿爾德里奇說不定還能換來更好的球星。

但波波維奇不這麼想,他作為一個年近70的老人,執教馬刺20年的功勛主帥,也許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傳奇教練。低下頭和年輕的阿爾德里奇進行了一場一對一的談話,談過之後主動承擔了「95%的責任」,以給了阿爾德里奇一份3年7230萬美元提前續約的合同為這次本可能鬧的很不愉快的事件划上了一個完滿句號。

當時有人說,馬刺怕是是失了智。因為留下阿爾德里奇之前他們還給了大加索爾3年4800萬美元長約。如此一來馬刺未來幾年的引援空間就被鎖死,這兩份合同在在過去一周炒得很熱的「倫納德可能離隊」的問題中扮演了重要論據。

有一個哲學(本意)上的理論叫「奧卡姆剃刀」,原句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意思是「切勿浪費較多的東西去做事,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事情」。於是才會出現「不知道哪家總經理犯了魔怔打電話去詢價倫納德,馬刺方面沒等對方話說完就掛斷了電話,對方只能:?!」這種事。

NBA確實是一個人來人往的大江湖。可自波波維奇拿起馬刺教鞭起,這支球隊就沒發生過超巨出走的事。一些「禪師和波波維奇誰更偉大」問題的參與者說:「你們刺蜜都講禪師運氣好,靠喬丹、科比,波波維奇沒有鄧肯,說不定也一事無成。」這話從詭辯的角度看可以說十分有道理,波波維奇和鄧肯確實相互成就。但鄧肯若沒有碰上波波維奇,會在其他球隊一呆就是生涯整個20年嗎?

每次談到馬刺,我都會想起賣拖拉機的NBA最窮老闆之一霍爾特說過:「我們運營球隊的方式是:性格第一,技術第二。」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只有三觀相近一群人湊到一塊兒,才能做好事情。」他還說過另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話,關於鄧肯和吉諾比利。多年前記者問霍爾特,如果鄧肯和吉諾比利到了生涯末期,會不會交易他們重建?霍爾特說:「不,我絕不會那麼做,我們會一直走到最後,直到死去。」

所以關於馬刺的故事應該是這樣:因為有霍爾特,他們有了波波維奇,有了波波維奇,就得到了鄧肯,鄧肯來了,帕克和吉諾比利也來了,GDP生涯臨近結尾,倫納德橫空出世,這幾個人身邊永遠圍繞著一批可愛的角色球員。也許你會說馬刺這20年的傳承都是運氣,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我們都是一類人,所以一起打籃球」的道理。

波波維奇不僅自己並不「最愛」籃球,也常教導手下球員不要太愛籃球。阿爾德里奇說:「他一直讓我們努力明白,生活遠不止籃球和NBA。」因此馬刺的球員看上去都不太務正業,他們投資拍電影,關心時政,參與社區工作,募捐賑災,籃球對他們來說只是一份工作,像波波維奇所說「是讓我支撐家庭的工具。」

「我希望球員能通過讀書、看電影、聽演講、音樂會領悟到一些道理,有自己的思想,這對他們,對他們的家人都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他人,理解這個社會。」波波維奇說。

我想這句話才是他真正的執教哲學吧:先招募一些有一定才華的籃球手,再教他們成為更好的人,讓他們在理解球隊戰術體系的同時,也理解這支球隊一直以來的文化,理解隊友,並在球隊需要的時候做出犧牲。

還是多少講一點和籃球有關的事吧,這20年,馬刺最常打最簡單也最繁複的擋拆戰術,基本理念是通過配合找到處於最佳進攻位置的球員。因此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馬刺都是聯盟最擅長傳球的球隊,這賽季他們場均助攻下滑到22.1次只排聯盟中下游,但場均二次助攻(直接助攻之前的一次傳球)仍有4次,全聯盟僅次勇士高居第二。

年少時,我們也常被教育「先做人,後做事」。長大後,我們才發現這個社會並非人人都會這麼做,於是這句金玉良言常被我們拋到腦後,只因它無法讓我們更迅速的獲得當下社會普遍意義上的成功。可好道理終究是好道理,也許你堅持下去,獲得的回報就可能比你想像中的更大。

波波維奇就是實踐這個道理的成功者,而他身上擁有的還不只是這一種優秀品質,對任何事都有自己的思想已經很難,永遠真實的表達更是不易,他不僅機智幽默,面對任何事也能處之泰然,他身在大洋彼岸,卻深諳老子「反者道之動」的真意。相比菲爾-傑克遜,或許波波維奇才更配得上「禪師」這兩個字。

所以歸根結底,波波維奇當然是一個偉大的教練,甚至可能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但他的戰術體系,執教能力,臨場調度,都不是他讓我喜愛的真正原因。我只是有時看著他,就會想:卧槽,從我現在到70歲(如果能活到那麼老的話),也要活得像他這麼酷炫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ba 的精彩文章:

被美國NBA巨星帶走的中國姑娘,原本是夜店女王

TAG:n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