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玉泉禪寺臘八節道偉大和尚開示

玉泉禪寺臘八節道偉大和尚開示

臘月初八的節日,

這個其實是起源於我們的佛教。大家現在通過微信上面的各個平台所發布的信息都知道,起源於我們釋迦牟尼佛在雪山六年的苦行。

我們看到佛陀修行的一個一個法相,六年時間一直在清苦地用功,整個身體都瘦弱如柴,暴露的身體骨骼似乎外面只是包了一層皮。這靠的是什麼?就是意志力,要不然一般人是很難挺過來的。釋迦佛他是非凡人,他以修行的意志力挺了六年時間修苦行,世間所有的苦行者再沒有比釋迦摩尼佛苦行修的更徹底和究竟,我們要這樣認知。

為什麼叫六年呢?

六年是我們一個人的生命生機能夠在大千世界運轉的一個環,釋迦牟尼佛超越了,這是非常重要的!是釋迦牟尼佛自己去選擇,自己靠自己的意志力來用功,來突破生命的極限。

很多人說佛教反對苦行,沒有強大的這種外境的歷練、自我意志力的突破,你的修行是不可能成就的。所以釋迦牟尼佛六年之後,他接下來要進入一個修行更加圓滿和徹底的境界的升華——第二個階段。就從雪山下來,到哪裡呢?到恆河邊上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牧羊女供養他的是乳米,喝完的時候,我們的佛陀體力充盈。

就像今天我們的禪堂裡面,出家師父們天天從早到晚懷著這種非常堅強的意志、密集嚴謹地修行,把功夫下到實處,每天外寮的師父們在做非常好的營養粥、非常好的健康飲食,營養充足,晚上還有大包子吃。吃完了,全身力氣充盈了之後呢,再專心一意地修行,身心合一。下來以後才有菩提樹下明心見性徹底的大徹大悟圓滿佛果的證成,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我們有一個觀念是什麼呢?不能說佛教是反對苦行,而是自己一輩子修行要有一次能夠讓自己這壺水燒開,不能夠只燒到80度,你就把自己修行精進用功的強大的精進力、強大的功力一下子退失了。就是持續地燒、燒、燒,直到燒開一回,這個很重要!燒開一回之後呢,這個人的我執和法執——個人自我身心的執著就會淡化了,對外面的物慾也會淡化。淡化不是說我們對外面的世界不關心,對外面世界不去工作、不去努力,而是不執著了,不會黏著在上面,培養了一種超脫、解脫、自在的這種狀態,依然在人世間生活。釋迦摩尼佛悟道了以後,49年行化於世間,跟一個菩通的長者一樣到處度化眾生。

所以今天的臘八粥,就是我們佛陀六年雪山苦行,挑戰自己生命極限之後,接受牧羊女的乳粥,我們要緬懷佛陀的功德,將從印度到中國的傳統習俗,由寺院——中國文化的傳統河床散發到民間的每個人、每個角落,讓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綻放著尊嚴之光,每個人的生命存在都是為修行成就無上正等菩提和人性當中最清凈、最高貴、最尊嚴而準備的。

中國人就常常講,我們吃的東西、行、住、坐、卧,都因為這個宇宙大地,因為有很多眾生為我們服務,他們的服務要更加有意義、有價值。我們每個人要在本分上面去修行,出家師父有出家師父的修行,在家居士有在家居士的護持和自己的修行,所謂男人有男人的義務,女人有女人的責任,一定要把本分盡到了,你的點就安,你的腳跟就定了,定位非常的穩,非常的清晰。這個綱舉起來了,然後呢,要行各種的六度萬行的目。綱舉起來了,目就張開了,所謂綱舉目張,要從發無上菩提為綱,修六度萬行為目;以自己本分為綱,以種種方便為目,全部展開。所以說,方便為究竟準備,究竟為方便定位,所以這兩種遙相呼應起來,你修行不成功都不可能,你人生不美滿都不可能,你不幸福快樂是不可能的,他是幸福、快樂、美滿、安樂、自在的。

這個大智慧是佛陀六年苦行以後,成道傳揚給我們今天臘八的精神,儘管有很多民間的說法,說臘八的各種故事,無非就是為我們每個人的修行成就無上法身服務。服務完自己之後,要反饋於眾生,用我們的愛心,用我們的智慧,用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和奉獻,就像今天在座的菩薩和義工,還有出家師父。

今天市長來了,我在做接待,他說:師父,你早上幾點鐘起來?我說:早上四點。他說:你都工作了半天了,我們才上班。

我說:那當然了,佛教幾千年的歷史,她的興盛發達,為這個社會承載了這麼厚重、這麼長遠的文明,那肯定是要有一批出家菩薩、我們在家的居士們每天都兢兢業業努力的結果。所以說臘八紀念的是什麼?紀念的是我們的偉大的佛陀他的修行的大智慧、大功德、大精進、大勇猛、大光明、大圓滿,我們要傳遞。每天給自己鼓勁,每天起來還要給別人鼓勁,所以,這種的臘八帶給大家的是安樂吉祥的。希望大家能夠如我們玉泉寺的法語「時時觀自在,處處妙吉祥」,才能對得起自己的父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自己的家人,對起這個殊勝的時代!

最後,師父把昨天晚上作的一個偈頌供養給大家:

回首往昔三千年,

又逢人間臘八天。

且喜靈山儼未散,

披雲帶月入玉泉!

謝謝!

眾答:阿彌陀佛!

維那:好,大家一起轉身向上,至誠頂禮和尚三拜!

大和尚:問詢,禮佛問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六度宛轉,止觀雙運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