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年輕人都玩瘋的「旅行青蛙」,為何在日本反應平平?

中國年輕人都玩瘋的「旅行青蛙」,為何在日本反應平平?

毫無預兆,一時間,大江南北,滿屏的青蛙。這蛙本來說的是,「KeroKero、褲襪褲襪」。到了中國蛙媽耳朵里,就變成了「呱呱呱」。這世間,所有當面聽到的話,未必就是原話。挺有意思、清新輕快的一款輕遊戲。引發大熱背後的東西或者更有意思。

1旅行與青蛙,出門和回家

現在誰都熟悉的旅行青蛙,日文原名《旅かえる》,寫成假名是たびかえる,讀出來是tabikaeru。旅者,出門遠行也。かえる,什麼意思?得看你怎麼讀。

所以,遊戲名字全部用漢字表達,可以是旅蛙,可以是旅帰る。

我敢打賭,遊戲原作者,是有意把原版遊戲名字寫成旅かえる的。這樣寫,無論是看,還是讀,腦子裡都會立馬呈現出「旅行的青蛙」的意思,也會意識到「出門旅行與回家」的意思。無論是哪一種意思,都符合遊戲主題內容。

妙絕了。霓虹人很喜歡巧用這種一音多義字。

其實,第一次看到旅かえる這幾個字,就想起了「nihonnjin」的故事。有次打工,午飯後休息,照例是和工友坐在牆角,一起抽煙。一個日本人問我,飯後抽幾根?我說「一根(一本,ibon)。」他笑笑,慢慢答道「我就知道,你不是日本人(nihonjin)。」愣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原來,兩根香煙的「兩根」,日語寫作「二本」,發音是nihon,和「日本」兩個字的發音一模一樣。

2那些景點那些禮

蛙寄回來的明信片,大部分都是日本著名景點的照片。整理一下,遊戲里有從北到南的一路風景和禮物。日本東北地區的,有青森縣的布滿鮮綠苔蘚的奧入瀨(深山溪流),有秋田縣的黑白相間入道埼燈塔。日本關東地區的,群馬縣的草津溫泉,裡面有賣那疙瘩窩窩頭一般的溫泉饅頭;長野縣的三佛同在、充滿了傳說的善光寺。關西地區的,名古屋的金鯱綠頂天守閣(名古屋城),京都海上長滿了蔥翠松樹的天橋立和洋蔥頭造型橋柱頂的宇治橋,還有葫蘆造型河道的兵庫縣的有馬溫泉。最南邊--九州的,大分縣的別府溫泉,湛藍湛藍的是接近一百度的溫泉水,籃子里裝的圓圓的溫泉蛋很出名;還有一看就知道年輪久遠的,鹿兒島縣屋久島上的繩文杉。

其實,遊戲中出現的,並非所有都是日本最出名的景點。不過,倒是忒有特色,溫泉特多(相信作者是愛泡溫泉的人),適合於小資浪蕩的那類。浪到哪裡算哪裡,累了,停下來慢慢泡湯(溫泉)。人生吧,就這樣過的吧--什麼一言九鼎的絕對權力,什麼動輒過億的賺錢小目標,什麼公司就是家的騙人謊話,其實統統與我無關。

3中國日本哪裡更愛養蛙?

話說這遊戲,是日本原創,清一色的日文畫面。可是,即使這樣,這養蛙之風瞬間就在中國大地上散播開來,俘獲芳心無數,博得母愛萬千。君不見,交流育蛙寶籍火熱朝天,尋蛙的提燈滿街皆是……

出於好奇,就在微信問了在日本讀書的兩個娃——究竟日本小年輕愛不愛養蛙?二娃說,我倒是愛死了,一會兒給你問問日本朋友。再問大娃,兩天沒回復;估計這時候做著實驗或者畢業論文呢!一點不奇怪,櫻花開的時候,要去東大念醫學碩士了;大年夜(冬假)還去打工,說是實驗太多,平時沒時間。再問問其他日本朋友,答道玩也有人玩,倒是沒有中國人那麼狂熱……

事實上,牆內開花牆外更香。這結果想來也對。

都說物以稀為貴,多了也就平淡無奇了吧。畢竟這個小小的島國,卻是世界一等一的動漫國度,遊戲產業在這個星球上也是數一數二。自小到大,任天堂的遊戲機,索尼的PLaystation,就算沒玩過也看別人玩過吧。

類似這樣養殖類遊戲,十多年前就有。2000年前後,養蟲蟲的bandai公司的小小遊戲機,幾乎是人手一個,從日本蔓延到中國。兩三年前,出品旅行青蛙的同一家公司出品的,養貓貓的《貓咪庭院》,說來大家必定也不陌生。當然,我們不否定這次的旅かえる,畫風清新簡潔,佛系玩法的淡淡而為,養蛙結果的不確定性,都能勾起蛙爸蛙媽的興趣和感情。

(貓咪庭院截圖)

對於中國年輕一代,我猜想:蛙與娃的同音,讓他們在遊戲中有更加強烈的當媽感覺。

4遊戲能讓假媽變成真媽嗎?

網說這虛擬當媽遊戲,是日本政府挖空心思的傑作。皆因近年來,日本人口老齡化和負增長的嚴重性與日俱增。政府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總得想點辦法去做點什麼吧。可是讓人家生孩子,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於是乎,通過一款清新遊戲先洗洗腦,稱得上「曲線救國」的經典案例了。

問題是,這年輕一代,會上這個當嗎?

玩遊戲也好,看電影也罷,凡是做得好的版本,大多能讓玩家影迷進入角色替代情景。從這次旅行青蛙勾起萬千中國蛙爸蛙媽無盡牽掛的角度來看,這一步是做到了。但是在日本卻是反應平平,沒有大熱。看來普及了高水平教育的日本年輕一代,相當成熟。大前研一(日本著名企業發展戰略諮詢頂級專家)所稱的低慾望族群,日本社會傳言的草食男女,並非空穴來風。其實,就算角色替代成功了,也是暫時的情感發動。我們曾有無數次這樣的經驗:看電影、玩遊戲時心情澎湃,再面臨家裡柴米油鹽,又再次回歸到冷冰現實。

日本政府註定要失望了——如果就靠旅行青蛙實現人口增長的話,還是切實解決好工資、物價、房價、教育費用、育兒負擔等一大堆問題,才有希望。

中國年輕一代會因為當了一回假媽,就變成真媽嗎?

我看也未必。越來越高的房價,無底洞般的育兒教育費用,擺在那裡。梁建章最近在呼籲對育兒家庭減稅、給補貼,也是從人口專家的視角看到了問題行將來臨。

但願老梁(梁建章)看錯了,我大梁也猜錯了。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當面聽到的話,都不是原話,聽者的理解才是真正起作用的關鍵所在。正要推送這篇文章時,我了解到網易團隊已經確認《旅行青蛙》並不是日本專門設計的「生育意向測試器」。遊戲歸遊戲,要讓假媽變成真媽,從老梁和我大梁所說的這幾個方面入手,可能更為實際。

【本文由梁堅原創首發於公眾號「日本浪蕩(ribenlangdang)」,歡迎微群、朋友圈等原文轉發。其他公眾號、微博、博客和網站等媒體平台進行轉載必須獲得授權,獲權轉載時務必註明作者和首發公眾號日本浪蕩(ribenlangdang)等信息。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需要授權請與後台聯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木頭

還有其他精彩內容

【更多內容請查看歷史消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浪蕩 的精彩文章:

TAG:日本浪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