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不懂拒絕的人活得最辛苦

給孩子說「不」的權利,不懂拒絕的人活得最辛苦

作者 |悠然

走過不長不短的路,遇見或近或疏的人,經過或濃或淡的事,成就了今日的我,但願以後的路,有你一起。

一個朋友讓我幫著改一個文件,雖然專業不同,我幫不了具體的忙,只是幫著潤色文字,改錯字。也花費不少時間。

另一個忙是幫別人家孩子起名。我是不願意的,小孩子的名字,又要吉祥,又要文化內涵,真是挺燒腦的。起不好,還會引人埋怨。

推辭了,但架不住別人一再說,還是說試試吧。

翻了楚辭,又在網上查了雞年孩子的取名禁忌,列出單子,選了幾個念著順口,字義不錯的讓朋友自己去選。心裡總還是忐忑。

然後我自己的事,是一點沒幹。

在別人眼裡,改個文章,起個名字就是分分鐘的事,我一個無所事事的家庭主婦要是連這點忙都不肯幫,就真對不起朋友。

我是不太好意思拒絕別人的人。當然這都是小事,對我的生活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可是我的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小念卻總是因為不好意思說「不」,而給自己帶來煩惱。

01

不懂拒絕 是給自己挖坑

辦公室里,就小念還是單身,她是晚輩,也就常幫同事們稍個盒飯,跑個腿之類的。

那幾個當媽的同事,都是一到下班點立刻衝到打卡處,急著回去接孩子。

剛開始,有同事晚上帶孩子上課,把手頭還沒完成的工作轉交給她。

漸漸地,即便孩子晚上沒課,也會讓她加會班,幫著把剩下的工作處理了。

剛開始還會說一大堆客氣話。漸漸地,找她幫忙已經成了一個習慣。

有一次她約了朋友下班吃飯看電影,碰巧有同事手頭的工作沒完成,讓她幫忙。

她說自己有事呢,真是不好意思。

同事一臉不高興:「昨天黃姐找你幫忙,你二話不說就幫了。我找你幫個忙,就這麼難。你又沒老公,又沒孩子,有什麼急事。」

小念當時氣紅了臉,嘴張了半天,也沒回出一句。心裡憋屈的難受。

搞得晚上和朋友吃飯看電影,成了自己的吐槽大會。

第二日,在電梯里碰見那位同事,沖人家點頭微笑。

但對方並沒有搭理。兩個人就此有了嫌隙。

幫一次忙,還落個感激。次數多了,就成了理所應當。

同事手頭沒處理完的事情完全可以回家接著做。

她沒來之前難道她們都不做嗎?

「我一單身姑娘怎麼了,我也有我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事情啊。」小念越想越氣。

最讓她難受的是前幾日,要好的大學同學說是要跟老公去看電影,享受二人世界。

但是婆婆不巧那日有事幫不了忙,就把孩子送到小念家,讓她幫帶上兩個小時。

這是孩子啊,可不是什麼物件,萬一磕了呢,萬一碰了呢?

可是同學都把孩子送到她家來了,「NO」在她心裡吶喊了一萬次,還是沒能衝出口。

同學把孩子的小毯子、小水杯、繪本、玩具一個個遞給小念。說「我娃特乖,你就給他讀讀繪本,玩玩玩具,千萬別讓他看電視。我們一會兒就來接他。」

經歷了同學夫妻離別後孩子的嚎啕大哭後,小念一點也看不出這個兩歲的娃哪點乖。

他把沙發的墊子全扔到地上,把桌上多肉的葉片一片片揪掉,把茶几上的堅果撒的滿地……

只要一阻止,立刻扯開嗓子哭。

同學來接孩子的時候,小念覺得兩個小時簡直有半世紀那麼長。

同學看著被弄得亂糟糟的客廳,卻笑嘻嘻地說:「你就當提前實習了,養孩子可不輕鬆呢。」

當了兩個小時臨時保姆的小念,打掃衛生用了近三小時,平復心裡的怨氣用了一個晚上。她說,以後,她打死都不幫這種忙。

02

「不」,為何難以出口

前幾日交大博士不堪導師壓力自殺,有心理學者分析,是交大博士不懂拒絕,卻偏偏碰到了掠奪性人格的導師。

導師需要人迎合,需要人稱讚,需要第一時間回應。

他除了學業,幫著導師澆過花,打掃辦公室,陪逛超市,拎包……有些是自己並不願意做的,但是他不敢說不。

他怕博士不能順利畢業,怕老師不放他出國深造。

表面的不敢拒絕,和內心對這種行為的厭煩,讓他的內心受著煎熬和撕扯。

當然他最終的自殺是因為各種壓力的綜合。

但是不敢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不敢拒絕不遠幫的忙,確實是件糟心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是怕別人說我們自私、小氣,但是也知道,更多時候,無原則的充當濫好人的結果並不一定能給自己帶來好人緣。

就像小念,她儘力用自己的下班時間幫助別人,卻被大家日漸習慣當成免費勞力,自己有事幫不了時,竟成了罪過。

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往往跟我們幼時的教育有關。

我們小的時候,大人往往希望我們懂事聽話,大方有禮貌。卻很少關注我們內心的真正的聲音。

在一次次嚴厲的教導下,為了表現的另別人滿意,為了得到認可。

我們盡量去滿足別人。卻常常更讓別人忽視,甚至成了被剝削的對象。

不懂得拒絕,有時候是在傷害自己。

03

讓孩子有說「不」的權利

有一天,小乖和一個小夥伴一起玩,臨分別的時候,那個小夥伴想要把小乖的多多(超級飛俠玩具)拿回去玩。小乖不肯。

小朋友哭了起來。

我做小乖的思想工作,問他:「小朋友拿回家玩一下,明天給你送來好不好?」

他搖頭。抱著多多不撒手。

還想再勸,小朋友的媽媽沖我搖搖頭。

她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小朋友去看鳥。

我很感謝她,沒有讓我繼續強迫小乖,做出他不願意的決定。

分享,應該是在自己樂意的前提下。

有時間,有精力,有意願的幫助才是真正的幫助。當你心無餘力,心有不甘時,最好選擇拒絕。

真誠的拒絕,比心不甘情不願的違心來得更真誠,也讓兩個人更坦誠。

某次,小乖喜歡上另一個小朋友的車,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換,卻遭到拒絕。

他難過地趴在我懷裡哭起來,說是別人不願意跟他交換玩具。想讓我去幫忙。

我安慰他:「那是小朋友的玩具,媽媽不能替小朋友做決定。但是你可以去問問小朋友,看看你有沒有別的玩具是他喜歡的,願意跟你交換的。」

被拒絕,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課。

在我們不願意的時候能夠說「不」,也學會接受別人的拒絕。

我們的個人價值,不會因為違心的幫助別人而得到提升,也不會因為被別人決絕而受到貶損。

拒絕,如同生存一樣,是一種權利。願我們都懂得。

*作者:悠然 曾經的媒體人,現全職陪伴兩個孩子成長,專註育兒與女性情感,正面管教認證講師。在紛雜的生活間隙,依然有仰望藍天的憧憬,文字或許是最好的方式。


擺脫無聊煩躁的生活

和我在樸素生活里找尋樂趣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朴趣

和我一起每天學一道別緻又易學的美食

掌握更多生活小妙招

體會不一樣的生活

盡在朴趣

歡迎您加入慈懷共讀,這裡有數萬人正在共讀好書,時間有限,我們只讀經典!共讀活動限時免費,趕緊加入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慈懷讀書 的精彩文章:

道德判你死刑,哲學證你無罪

TAG:慈懷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