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三國時代,曹魏政權基本統一中國北方,雖然不是大一統的帝國,但是卻曾經設置過五個都城。很多人都知道曹丕代漢之後,曹魏帝國的政治中心是洛陽,但是除了洛陽,曹魏還設立了另外四個都城級別的行政中心。

根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注所引《魏略》記載,「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為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陽,北循太行,東北界陽平,南循魯陽,東界鄭,為中都之地。」在曹魏五都中,長安和洛陽是千年古都,後世很多王朝依然以此二城為都城。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三國志》

現在的西安和漢魏長安、唐朝長安雖然在地理位置上略有變動,但大體可以說西安就是長安,西安依然是今日的一線大城市,西北經濟中心城市。洛陽在河南省境內是個普通地級市,加上地處西安和鄭州之間,被兩個城市的虹吸效應帶走了很多資源,但是洛陽畢竟是千年古都,歷史文化資源保存得很好,仍然是世界知名的城市。除了長安和洛陽,另外三個都城就僅僅是存在於歷史文獻中了,在現實中已經是默默無名的小城市了。

譙是漢朝的譙郡,是曹操的故鄉,作為龍興之地政治地位很重要。曹操起兵之初,即依靠胞族力量的支持,如以夏侯惇「裨將」,夏侯淵為「別部司馬、騎都尉」,以曹仁為「別部司馬」,曹純以「議郎參司空軍事」。上面四位,再加上曹洪,是曹操創業初期的五虎將,為曹魏之草創立下了汗馬功勞,故都得以封侯。晚一輩的曹休、曹真、夏侯尚,也很猛,曹操、曹丕父子都待之如家人。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鮑國安版曹操

除了對曹氏、夏侯氏很信任重用之外,曹操對鄉鄰也特別倚重,最典型者如許褚。許褚,譙國人,忠心耿耿,多次臨危救主,而曹操也視其為貼身侍衛,文帝曹丕也「甚親近焉」。曹氏家族的故鄉譙郡為曹魏集團的創業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力資源,所以區域政治地位重要是不難理解的。

曹丕在篡漢的過程中,還在故鄉譙郡製造了一些政治神話。據說東漢熹平五年(175年),譙郡出現黃龍,於是有術士說:「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後來,到了延康元年(220年),譙郡又出現了黃龍,這其實都是曹丕集團為了代漢而進行的政治宣傳。不過,曹丕要把戲做足,當年七月就帶著大隊人馬去了故鄉,「大饗六軍及譙父老百姓」。除了上述原因,譙郡還是曹魏南下攻擊孫吳政權的必經之地,以譙郡為五都之一,更加顯示了曹魏滅吳的戰略姿態。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曹丕

幾經歷史變遷,昔日曹魏的譙都,今天是安徽的亳州市,雖然不是很有名,是個普通的地級市,但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而且是很有名的藥材產地。

許昌到現在仍然還是這個地名,而這個地名還是曹丕起的。許昌在東漢的地方政治地理中叫許縣,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都許。許縣改名許都,成為東漢王朝名義上的政治中心。建安九年,曹操大敗袁尚,奪取鄴,不久曹操由許移住鄴,故許只是名義上之政治中心,而實際之政治中心已移至鄴。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漢獻帝

黃初二年,曹丕將許都改名為許昌,據說當時有一句讖言叫「漢當以許亡,魏當以許昌」。許昌對曹魏政權的意義極為重要,正是因為曹操迎漢獻帝於許昌,才使自己獲得合法性,正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實力雄厚的袁紹就沒有曹操那種政治眼光,郭圖說袁紹迎獻帝都鄴,袁紹不能從之,則是錯失良機。曹操把獻帝弄到許昌之後,「「帝自都許以來,守位而已,左右侍衛莫非曹氏之人者」,皇帝成為手中人質。

後來,曹操自己搬去鄴之後,許昌也僅僅是個名義首都,真正政權中心也就是曹操的霸府也就遷至鄴了。許昌今天是河南一個普通地級市。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于和偉版曹操

最後再說說鄴,鄴都今天僅僅是個小縣城,故址在今河北邯鄲臨漳縣西與河南安陽市北郊一帶。在漢末三國時代,鄴城可是顯赫得要命,是曹魏的興起之都,也是曹操魏王時代魏國的國都。建安五年的官渡之戰,曹操雖然大敗袁紹,但是還沒有攻取鄴城。直到建安九年,曹操擊敗袁尚,才奪取鄴城。在混戰的漢末,鄴城也算獨善,一直保持相對安定。建安九年八月曹操定鄴,九月即領冀州牧。

曹丕當皇帝之後設了五個都城,現在兩個很有名,另三個都是小城市

銅雀台

曹操把鄴城作為政治中心,開始在此大興土木、封官進爵。建安十二年春二月大封功臣二十餘人,皆為列侯,其餘各以次受封。建安十三年春正月,曹操在鄴城挖出一個所謂玄武湖。建安十五年冬,曹操在鄴城修建了歷史上有名的銅雀台,「銅雀春深鎖二喬」當然只是文人的胡扯。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受封為魏公,是年秋,建魏國社稷宗廟。到了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曹操晉封為魏王。

鄴城既是曹魏社稷宗廟所在地,也是承載國器之地,其地位近於聖地。明帝曹睿於太和元年(227年),「立文昭皇后寢廟於鄴」。文昭皇后就是明帝曹叡的親媽,也是那位美艷絕世的洛神甄宓。甄宓後來被曹丕賜死,明帝為其母立寢廟於鄴,自是為文昭皇后平反,也說明了鄴城之地位。曹丕後來定都洛陽,以明確漢魏禪代的合法性,鄴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曹魏的陪都,次一級的行政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朱言論史 的精彩文章:

司馬懿祖孫三代篡位得天下,最後為何亡國,就因為幾句民謠太厲害

TAG:朱言論史 |